打开ChinaNews阅读

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亮点纷呈

解放日报2017-09-18 09:29:08

  原标题: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亮点纷呈 公益,让城市温度直抵人心 上海打造“公益之城”,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于2017年9月15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开幕,活动为期三天,倡导“人人公益、处处公益、随手公益、快乐公益”的公益生活方式,延续"公益之城"建设理念,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一个人,因公益而更具魅力。一座城,因公益而更显卓越。今年5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一目标,公益是对“有温度”的最好诠释和表达。今天,你公益了吗?一个有温度的城市,需要人人参与公益,处处可见公益。上海把“公益”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吸引和动员全社会各界人士,“广怀仁爱之心,广行济困之举”,展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公益慈善新形象。公益,让上海这座城市更温暖!建设“公益之城”,做出“上海特色”。近几年,上海在以“公益之城”建设为核心、不断建立制度化公益体系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法律空白。上海层面出台了“两部地方性法规、一个实施意见”。“两部地方性法规”,分别是2009年制定了《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明确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关系;另一个是2012年出台的《上海市募捐条例》,这是全国募捐领域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强调政府监督管理的责任和统一募捐信息查询、限制成本支出比例等。“一个实施意见”:即2015年印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规范培育,推动慈善组织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上海先后制定一些政策。如,2009年上海制定《关于鼓励本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民生服务的指导意见》,2012年制定《社区公益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导则》,2014年制定《上海市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若干规定》,2015年以落实上海市委“一号课题”研究成果为契机,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本市社区社会组织的若干意见》。2016年,财政局下发《关于本市公益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给予税费方面的支持。

  目前,全市社区社会组织4515家,占登记总数的30.4%,其中社区公益慈善类1593家,占36.96%。

  资源统筹形成“蓄水池”

  建设“公益之城”资源统筹,主要包括基金会资助公益项目、公益捐赠、福利彩票公益金等三方面。

  近三年,全市基金会公益事业支出61.24亿元,受益人群1500余万人次,涉及公益项目10800余个。其中,教育类占比29.16%,社会救助占比36.05%,文化类占比9.18%。同时制定《上海社区基金会建设指引》,大力推进社区公益基金会发展,形成社会资金“蓄水池”。

  上海公益捐赠方面呈现以下特点:政府推动和民间发展相结合,民间力量日益显示出良好发展态势;突击性捐助和经常性捐助相结合,经常化的社会捐助日益成为主体;依法登记的组织和“草根性”组织相结合,基层社区慈善公益类组织正逐步发展;捐款捐物与义务服务相结合,义工志愿服务成为新的慈善亮点;“节日加温”和“四季如春”相结合,制度化的日常慈善帮困已经蔚然成风。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上海各种新兴慈善业态萌生发展,网络募捐、联合劝募、社区义卖、微公益等创新形式,让慈善透出勃勃生机。2016年度社会组织接受社会捐赠为42.14亿元。

  2016年度全市福利彩票销售额为44.98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4.11亿元。市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实际使用46864.8万元,主要用于扶老类20个项目,共计35727.2万元;助残类2个项目,共计704.3万元;救孤类3个项目,共计892.3万元;济困类1个项目,共计306.6万元;其他社会公益类11个项目,共计4605万元;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项目4629.4万元。

  回应需求展现活力

  上海将公益之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放在社会治理创新、民生福祉改善的大局中来谋划。将社会治理创新的难点作为公益之城建设的突破点,将民生改善的重点作为公益之城建设的着力点,公益之城建设效果不断显现,影响力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人空巢化、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催生了大量老人照料、子女抚育、家庭关系调适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另外,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带来的失业、贫穷、生活压力等问题,催生了大量就业援助、社会救助、心理调适、职工帮扶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正是这些庞大的社会需求,成为公益之城建设的动力源泉。2016年度全市社会组织共开展公益活动项目3.31万个,举办各类公益活动84万次。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997个,政府补助项目2359个,受益对象715万人次。在回应社会需求、大力发展公益慈善项目中,涌现了一批品牌性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蓝天下的至爱”、“千万人帮万家”、“九九关爱老年人”等传统慈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而“梦想中心”、“一个鸡蛋的暴走”等新兴慈善品牌方兴未艾,彰显了公益慈善的蓬勃活力。

  跨界合作搭建平台

  公益之城建设需要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从上海实践看,形成了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资金为补充的财力投入机制;注重建立社工、社区、社会组织“三社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资源补充作用;注重建立社工、志愿者“两工联动”机制,通过调动广大志愿者参与,进一步扩充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力资源。

  下一步,上海将着力推进几个方面:一是广发“公益之声”,市民政局与SMG合作建设了全国首家公益性新媒体演播和发布中心。二是打造万家“公益基地”,对接公益服务与公益需求,展示公益文化,支持公益创业。计划在2020年建成1万家。三是推行“公益护照”,由公益基地对志愿者发放,与身份信息挂钩,具有唯一性,对公益服务时间和公益捐赠内容进行权威记录。四是推出“公益发布”,将在第七届公益伙伴日上首次发布,通过量化的公益数据,体现上海公益慈善发展水平,增进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扩大慈善公益事业的影响。五是借助信息化手段,研发制定上海市“公益地图”,公益组织和市民都可进行搜索和查询,做到供需对接。

  注重“五有”,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当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阶段,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成为社会治理转型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创新转变,“有空间”

  近年来,上海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创新思想,转变观念,尊重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

  政府职能转变,让渡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存空间”。凡是社会有能力承担的,就放给社会;凡是社会组织可以积极作为的,就依靠其发挥作用;凡是政府能购买服务的,就向社会购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将原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事务性管理服务,通过购买的方式,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接,进一步开放社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

  突破瓶颈问题,拓展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空间”。2016年6月,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从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综合监管等多个环节入手,解决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取消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中项目管理费不超过10%的比例限制,充分考虑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人力成本,优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定价机制,为社会组织发展留足空间。

  有序发展,“有实力”

  截至2017年8月底,全市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14693家,其中社会团体401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0277家,基金会399家,另有备案的社区群众活动团队2.76万个。

  近年来本市社会组织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数量快速增长。2012年以来,全市社会组织增加近4000家,年均增长率为7.2%。本市每万名户籍人口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9.8个(全国平均为5.1个)。二是实力稳步增强。至2016年底,全市社会组织净资产462.17亿元,总收入为490.14亿元,总支出为452.91亿元,年均增速都超过10%。三是结构不断优化。本市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等四类社区社会组织大力发展,占登记社会组织总数的30.7%。全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达到33.99万人,其中专职人员占到74.6%,35岁以下人员占28.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4.0%。

  双轮驱动,“有保障”

  为调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上海坚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专项资助“双轮驱动”,扶植初创期的社会组织发展。2016年末,全市社会组织总收入中来自于政府的资金达到113亿元。

  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制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市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浦东、静安等13个区制定了本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相关文件,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从2009年以来,闵行、浦东等9个区先后设立规模从1000万到1500万不等的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制定相应资金管理办法,助推社会组织发展。

  建设平台,“有支撑”

  近年来,上海市以平台建设为支撑,积极构建功能健全、体系完整的社会组织发展服务支持网络。

  加强功能性服务平台建设。首先初步形成了“一库、一网、一平台”的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体系。“一库”,即社会组织法人信息库;“一网”,即“上海社会组织”政务网;“一平台”,即上海市社会组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府购买服务平台,与财政预算平台和政府采购平台对接,实现对政府购买服务从预算、招投标、过程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全过程平台化管理。

  加强载体性服务平台建设。首先,加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已建成社会组织服务中心239家,实现了市、区、街镇三级全覆盖的服务网络支持体系。其次,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截止2016年,全市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逾亿元,建成各级孵化基地办公场地面积共计6万余平方米,入驻各类社会组织近400家,成功孵化社会组织近300家。再次,推动社区基金会建设。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社区基金会60家。最后,鼓励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推动社会组织自律自治。目前,全市已建成区、街镇社会组织联合会20家。

  紧贴社区,“有作为”

  本市重点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截止2017年8月底,全市共有社区社会组织4515家,其中公益慈善类1662家、社区生活服务类1495家、社区矛盾调处类392家和社区文体活动类966家,在创新基层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丰富社区服务供给。社会组织在社区为老、助残、济困、青少年关爱等多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增进社区和谐共融。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睦邻互助、心理咨询、社区矫治、司法调解等活动,在调解邻里纠纷、调处社区矛盾、引导居民合法有序反映诉求等方面积极作为。促进社区自治共治,比如组织引导居民围绕社区公共议题和社区事务,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共商共议、共建共享的良性社区自治共治机制。提升社区精神文明,组织开展公益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公益之申”评选,一座城的公益力量

  今年6月29日-7月15日,近200家机构和个人报名参加了“公益之申”年度公益榜单评选。这是一场由上海市民政局支持和指导,上海公益新媒体中心和SMG融媒体中心发起,联合沪上多家媒体和高校共同举办的公益榜单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公益典范,挖掘公益故事,营造公益氛围,彰显公益力量。

  截至8月25日,全部视频总播放量已超百万,8万余人次参与点赞投票,所有入围机构招募意向志愿者人数达3500人。最终活动评出“年度十佳公益机构”“年度十佳公益项目”“年度十佳公益故事”三个榜单,并分设人气奖项。这些奖项都在“公益之申”年度盛典晚会上一一揭晓。

  点评人:徐家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此次评选活动参评机构、项目和故事有以下特点:公益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涵盖筹款类、音乐艺术类、支教类、能力提升类、网络慈善类、安全宣传类等。知名机构、项目和人物踊跃参加,说明这个活动有相当的吸引力和权威性。部分名不见经传的机构、项目和人物崭露头角,反映公益的活力与可持续性。品牌意识逐渐树立,不少机构从一个、两个品牌,慢慢发展成多个品牌,形成品牌群。公益营销已然开始,公益机构越来越认识到,资源就在社会,要向政府、企业和社会传递自身的价值与追求,才能产生强有力的公益回馈,在社会中培养公益精神和公益理念,这样的共识逐渐产生。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