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沪上高校纷纷设立高额育人奖

东方网2017-09-12 13:36:29

  “名师”是“名校”的鲜亮标志。在第33个教师节当天,上海交通大学召开2017年“教书育人科技创新”表彰大会,隆重颁发了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12位老师和2个集体获得首届教书育人一等奖,45个科研团队获得科研成果奖,最高个人奖15万元,团队奖30万元。

  今后,在每年的教师节大会上对教书育人获奖者进行表彰,将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新传统。事实上,申城多所高校正纷纷拿出重奖,希望借此形成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氛围。

  评奖对象涵盖各类教师群体

  “教书育人奖”并不简单等同于教学奖,其评奖对象范围涵盖奋斗在学校“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一线的各类教师群体,包括一线教师、研究生导师、思政教师、学生科创及社团指导老师、优秀党支部书记、班主任等。在评选过程中,将思想引领和师德师风评价放在首位,突出教师的实际贡献和水平,尤其是考虑候选人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是否有突出贡献,是否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刘西拉、来新民、高晓沨、张荻、范金燕、董占海、李志勇、杨志彪、郭晓奎、陈虹锦、施索华、孙麒麟共12位一线教师获得一等奖受到交大隆重表彰。他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执着和坚守,有着长期一以贯之的对学生的投入。

  比如,农业与生物学院杨志彪每学期给学生及家长写一封公开信,每逢同学生日都会送一本书,并题写赠语。所有活动费用都是他个人全额资助,每年要花掉上万元;电信学院计算机系教师高晓沨用15年的沉淀,带领学生打破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33年的特等奖获奖纪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张荻则在承

  担繁忙的科研工作同时,始终不忘教学,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基础课,近三年他指导的研究生中,每年都有人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李志勇老师在完成国家重大科学计划的同时,17年坚守三尺讲台……

  曾经有人认为,思政或者教学工作只是“良心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症结。其中根本原因在于,考核评价上对教育教学很难合理量化,资源分配和薪酬结构上对教育教学也无法体现增量。

  交大意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学校层面要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关键是学院对教师考核中,要重点研究如何把思想政治表现、教育教学成效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与核心内容,以及如何对学院资源进行相应的合理配置。

  今后,学校每年将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教师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教书育人奖”的奖励结果将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长聘体系与荣誉体系评聘、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广大教师中旗帜鲜明地树立“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价值导向。

  奖励育人正成为鲜明的风向标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交大这并非唯一一家重奖教书育人的上海高校。当下,正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对于自身根本的回归。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等教育“双一流”的创建,人才培养更是根本。不仅奖励教学,更奖励育人,正成为鲜明的风向标。

  就在上周,复旦大学举行的“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教师节座谈会上,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刘钊分享了从教32年的经验,一批从教30年乃至60年的教师和他一起获得了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据悉,这是复旦大学首次表彰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和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希望借此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氛围。

  据介绍,新出炉的“张江树教学名师奖”可称得上华理有史以来最具分量的教学大奖。该奖项将秉持“宁缺毋滥”的评奖原则,每两年评选一次,共分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和二等奖6名。学校将对获得特等奖的教师,授予荣誉证书,并颁发奖金50万元;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教师,授予荣誉证书,并分别颁发奖金10万元/人和5万元/人。

  根据评选通知精神,“张江树教学名师奖”得主应是“为人师表、师德高尚,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创新,教学成效显著,得到同行普遍认可的在职的优秀教师”。根据这一原则,参评该奖项的教师还需在师德品质、教学经历、教改成果、团队建设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符合一系列具体条件,整个评选工作可谓优中选优。

  除了奖励教学名师以外,学校还为广大兢兢业业奋斗在教学及相关岗位上的教师设立了“教学贡献奖”,激励和表彰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以此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加强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学贡献奖”分为“教书育人奖”和“教学管理奖”两类,奖金为1万元/人,从今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

  据悉,这两个奖项既面向本科教育,也面向研究生教育。学校希望通过这些教学奖项的设立,引领广大教职工倾心投入教育教学事业,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