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长宁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协同

解放日报2017-09-11 10:35:54

  原标题:以新的产业突破口跳出资源环境依赖,以提高城区品质反哺产业发展生态 长宁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协同

  8月初,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携集团多位高层从北京南下,与长宁区政府签署了一份涵盖多个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起,这个国内餐饮O2O(线上到线下)界的“老大哥”,将与长宁区一同探索构建“智慧商圈”“大数据+产业引导基金”“智慧城市配送”体系等新平台,集团未来的新总部也将落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

  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外。美团点评中的“点评”,正是在长宁孕育成长的大众点评。另一方面,长宁区是“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前人种树,使得去年长宁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超过了98%。其中现代服务业税收比重超过76%,并在过去五年中实现了17.5%的年均增速。

  目标成为“国际精品城区”的长宁,正在加速转型,成为上海航空服务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和时尚创意产业的新高地。

  在长宁区区长顾洪辉看来,当可开发的空间资源遇到“天花板”,城区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只有找到新的产业突破口,才能跳出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走出一条以产业带动城市更新,以城区活力激发产业潜力的融合发展之路。

  三大产业各有来头

  如今上海中心城区的产业发展有一条共识,就是既要有集中度、也要有差异性。集中度,就是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尤其是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差异性,则是各区挖掘自身潜能,服务上海、服务全国的立足之本。

  决定差异的正是产业布局。去年7月,长宁区发布了上海首部区级层面的产业发展指导目录。“7+3”的现代服务业占据了长宁产业发展的绝对主导:航空服务、信息服务、现代商贸、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社会服务和会展旅游等七大现代服务业分支,涵盖了区域经济的重点领域;高新技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则是“十三五”期间长宁新的布局。

  上海60%的航空企业都注册在长宁,发展航空服务业并不令人意外。同时,长宁信息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的传统优势,又为时尚创意、文化创意、数字媒体等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与二者相比,“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更像是信息服务业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在长宁本土融合后,破茧成蝶的新贵。2013年初,迎来而立之年的姚宗场正开启自己的第三次创业。他创立的国内首个“互联网+洗涤”服务平台泰笛洗涤,那时刚刚在长宁区注册不久,姚宗场既要充当“程序猿”写代码、做开发,还要亲自担纲“送洗小哥”,把控每一项服务环节。长宁古北国际社区的外籍居民和虹桥开发区的写字楼白领,都是泰笛洗涤最早的一批客户。

  随后不久,长宁区域内的菜管家、易果生鲜等老牌电商和互联网企业相继将触角渗透到百姓生活末梢,如电商界的“老字号”菜管家就开设了“网订店取+社区直投”模式的线下体验馆,长宁区也相继开设了30家“智慧微菜场”。作为后来者的泰笛洗涤则加速拓展线下配送领域,开发出鲜花、绿植等新配送业务,公司规模也扩大至1500余人,年缴税额近3000万元。

  “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成立后,一年来试验区新增相关企业832户,同比增长13.8%,产业集聚度、创业活跃度和民生渗入度均明显提升。产业发展战略,也同城市更新战略一起,成为长宁区“十三五”期间两大重点城区发展战略。

  “五步走”稳扎稳打

  “政府懂得企业需求,企业才能更懂城市所需。”区领导说,确定重点产业看似走出关键一步,但更关键的是根据长宁的区域需求细分产业链,使细分产业能在此发挥出最大价值。

  长宁将产业发展分为“五步走”,首先就是为三大重点产业分别制定了总体方案,并在《产业指导目录》中明确划分“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和“关注支持”三大优先级。如航空设计、航空贸易、航空运行等航空服务业中引领性强、产业带动力足的细分领域,就被设定为优先发展级,今后想要落户长宁的航空服务类企业,可比照自己在该优先级中的位置,选择是否在长宁发展。

  “选好的更要选对的”,是长宁产业发展一以贯之的策略。那么,如何识别企业与城区的匹配度?“五步走”中的“第二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第三步”分产业制定实施意见、对外公开企业扶持政策,无疑为长宁广纳贤才良将创造了先机。

  2015年7月,长宁区率先在全区10个街镇的17个园区和1家律师事务所累计32处地址开展集中登记地备案,“一址多照”的商事登记改革为诸多从事时尚创意、互联网技术运用的成长型企业解决了登记地的困扰。一年后的7月,长宁再度发力改革,率先在全市试点“一照多址”,区域内不扰民、无公共安全隐患的“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内资企业增设经营场所时,只需在原有执照上新增地址,无需办理分支机构新执照。

  一晃一年又去,截至今年7月,首批获颁“一照多址”的互联网美发企业“南瓜车”已经在长宁开设了6家线下门店,增长速度甚至快于一般的实体美发店。

  位于金钟路981号的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应该是沪上外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中知名度最高的地方。今年5月起,所有来上海工作的境外人士都能在这里一次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海外人才居住证以及海外人才居留许可,上海1/4外籍人士居住的长宁,也因拥有上海首个区级外国专家局,成为吸引国际总部企业和研发中心落户的又一因素。

  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诞生,离不开政府内部形成的共享机制。理顺工作机制,将与产业发展有关的部门也变成一条产业链,正是长宁产业发展“五步走”中稳扎稳打的第四步。最后一步是成立产业引导基金,也是最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打好组合拳的一步。

  根据《长宁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母基金)设立方案》,长宁区政府将出资10亿元人民币作为引导基金,围绕航空服务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时尚创意产业等三大重点产业投资组建“3+X”个子基金,以政府资本撬动招商,以招商撬动更大规模投资,预计未来三大产业的社会投资额最高可达50亿元。

  与城市更新相辅相成

  自今年初长宁区“十三五”规划提出三大产业发展战略以来,仅仅过了半年,128家航空服务业重点企业完成全区税收就同比增长了30%,117家“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重点企业和145家时尚创意重点企业税收涨幅分别为7%和8.5%。

  与此同时,长宁“十三五”期间另一项发展战略——城市更新战略,与产业发展有了深刻的交集。

  在今年7月发布的《长宁区建设国际精品城区指标体系》中,跨国公司总部数量、行业领先内资企业数量这些产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与城市慢行步道长度、区域降尘量出现在同一张表格中,52项指标涵盖了城区功能国际化、街区国际化、文化魅力提升、生态改善、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等方方面面,可见长宁充分认识到,“产”与“城”密不可分、唇齿相依的纽带关系。

  顾洪辉表示,下一步,长宁区将对三大重点产业的发展做好“加减乘除”管理。“加法”,即提供企业服务,解决“问题清单”;“减法”,即简政放权,进一步缩短企业最关心的发证周期;“乘法”,则是将制度创新持续铺开,以信息化手段深化人才引进“单一窗口”、市民办事“全区通办、全网通办”,“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除法”,则是区域生态环境的再造。

  “城市更新挖掘了城市空间资源,提高了城区品质,进而反哺产业发展的生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