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探索老小区非机动车库标准化改造

解放日报2017-08-22 09:57:28

  原标题:西部集团探索老小区非机动车库标准化改造:电控门感应人车,谁都无法带走别人的电瓶车

  每位停车居民,都要持有两张感应卡,一张随人、一张随车,只有两卡同时被系统感应到,才能入内停车。而停好车以后,也无法把信息不匹配的、属于别人的车从车库里开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老小区里的非机动车库什么样?许多居民脑海中都会跳出一幅“不那么美好”的画面:地下空间阴暗潮湿,电线乱拉、车辆乱停,还有管理员住在地下室。然而标准化的非机动车库应该是什么样?恐怕许多人都没见过、也难以设想。

  最近,普陀区西部集团完成了对3个旧小区车棚的大改造,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全新的车库颜值高、技术含量更高,一套智能识别系统把关,任凭谁都无法把不属于自己的车开出自动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电气火灾事故屡禁不止

  发生在非机动车库里的安全事故,总是不绝于耳。

  去年10月,宝山区华和路和静安区灵石路接连发生两起非机动车库起火事故,导致数百辆非机动车被烧毁,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去年12月3日,浦东一小区非机动车库因电瓶车充电起火,造成81岁车库看管人死亡;今年6月14日,长宁区虹桥路一小区非机动车库发生火灾,一对74岁的看车夫妇一死一伤……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服务于小区居民的公共设施,变成了毁人财物、夺人性命之地?一些物业管理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非机动车库面临管理混乱、入不敷出的情况,导致消防设施、安全设备都不齐全,电气火灾事故发生过后难以施救、难以控制局面。

  针对这种情况,西部集团于今年年初对下属物业公司管理的218个小区的300多个非机动车库进行排查,查到的问题也不少。发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人员住宿问题。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原有非机动车库多采用人员看管模式,看车人为管理方便,往往吃住在车库,相对密闭的空间中存放生活电器、杂物等,埋下安全隐患。

  同时,不少业主为图方便私拉电线,给电瓶车充电,一旦出了故障极易发生火灾。除了电瓶本身质量可能存在问题外,充电过程中,自行在拖线板上使用未穿管的电线,很容易因为超负荷而引起电器线路短路。

  检查中还发现,非机动车库里的消防设施也不完善。许多车库里从没装过简易喷淋消防系统,在火灾发生初期,错过了阻止火势蔓延的最佳时机;逃生通道标识不清和车库照明不足也给被困人员在撤离过程中造成了诸多不便……

  车库电控门设计“玄妙”

  怎样改变非机动车库的这种混乱局面?小打小闹、小修小补肯定解决不了问题。西部集团在长风街道、宜川街道、石泉街道分别挑选了三个基础比较好的小区,“大动干戈”对非机动车库进行标准化改造试点。

  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如今三个小区的车库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记者前往走访。宜川五村赵家花园的非机动车停车库,从外面看有点“神秘”左右两扇电控门大门紧闭,门旁和正上方,各有一个感应装置。正巧有居民推着电瓶车准备入内停车,正上方的感应器识别出了车上安装的一条芯片,亮了一下,居民再刷了下门卡,经过两道感应验证,右边的门平稳移开、放行。居民停好车准备离开,又从门内刷了一次卡,这回左边的人行门打开,宽度只容一人通过、无法人车同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这种设计有啥玄妙之处?中山物业负责人陶纹介绍说:“这是一种智能化的人车管理模式。”每位停车居民,都要持有两张感应卡,一张随人、一张随车,只有两卡同时被系统感应到,才能入内停车。而停好车以后,也无法把信息不匹配的、属于别人的车从车库里开走。这就从技术上杜绝了车辆失窃、用问别人借卡停车的问题,实现了无人化的自动操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这个清爽透亮、无人管理的高科技车库,不止只有这些功能。每个车位都配备专用充电插座,一旦开始充电,系统就会自动记录充电时长、电压和电流情况,当出现异样时,充电插座就会自动断电并向管理终端报警,这种过载保护及夜间定时切断电源功能,从根本上杜绝了火灾的隐患。每辆入库车辆充了几次电、电瓶情况是否稳定,全都记录在案。

  原先,这个车库乱哄哄、黑漆漆,旧铁门终年不上锁,全靠物业雇人翻班管理,管理员睡觉的房间还占据了一部分停车空间。如今,改造一新的车库,除了一套冰箱大小的控制系统之外,其他空间都腾给了非机动车,整个车库可容纳120多辆车。

  通过在车库里的高清监控摄像头,物业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车库情况,对发生的意外情况第一时间作出响应,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也很容易取证。为此,西部集团还专门开发了一套简便易操作的后台管理系统,“门外汉”都能无障碍操作。

  小区物业管理员老李打开手机“VMSgo”软件,马上就看到了车库内部以及小区角角落落的动态画面, 20多个高清探头拍摄到的画面可自由切换,也可四格画面同时显示。老李还能在电脑上熟练操作整个管理系统:“每名车主车辆进出、充电的情况都有记录,6个月车子不挪窝的,我们就会联系居民挪车,僵尸车的问题也顺带解决了。”现在,老李可以腾出更多精力为小区做些建设性的工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

  收费低廉,但也比原来负担轻

  居民们对车库改造这件事都觉得很满意。家住长风二村的沈雪林老伯说,原来他的电瓶车停在乱哄哄的车库里,很不安全,车兜里一直放着接线板,每次充电只能自己拉线。 现在不但车库的环境完全不同,还可以扫二维码充电,充值50元送50元。“平均下来充一次电只要5毛钱,可以开一个礼拜,买买小菜,送送外孙上学,比骑共享单车还要划算啊。”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

  记者看到,每个车库的墙上都公布着价目表,价格的确便宜。因为车库由不同的物业公司改造和管理,因而收费有些区别,赵家花园车库的收费是,电瓶车20元/月/辆、助动车25元/月/辆,康复车30元/月/辆,自行车8元/月/辆;长风二村的收费是电瓶车和助动车15元/月/辆,康复车30元/月/辆,自行车6元/月/辆。居民说,这些价格和以前停在破车棚里是一样的,但是感觉完全不同。

  这么低的收费标准,物业公司能收回成本吗?中山物业公司负责人陶纹算了笔账,就拿赵家花园来说,两个标准化车库的设备设施费用总共20万元左右,一次性支出虽然高,但后续使用费用反而比以前大大减少。以前,每个车库用4名管理人员翻班,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算,一个月的开支就将近1万元。而现在无人管理,只需要每周打扫一次就行了,而且每月还有一笔租金进账,比以前减负不小。

  岚皋路40弄岚皋大楼一共有三栋大楼,每栋大楼下都有属于本楼居民的停车库,完全足够居民放车,是三个试点小区中硬件条件最好的一个。改造中,地下空间被划分成一个个独立空间,清楚区分了自行车区域、电瓶车区域和残疾车区域,每辆车都有各自的固定位置,改造价格也高达20万元。这里的物业经理也说,老式售后公房小区的物业维修资金很低,很难支撑这笔费用,只能由物业先拿出来。此外,他们还引入“第三方”电瓶车云智能充电系统,居民通过微信扫码或者投币的方式,就可以自动完成充电,价格很便宜,包月25元就可以充35次,等第三方收回成本后,双方也会协商分成机制,通过月租金和收费充电这项微利收入来逐渐摊薄成本。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6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7

  在这三个小区的试点基础上,西部集团有意进一步推广非机动车库标准化改造,但目前遇到的难题是改造需要投入的前期启动资金比较大,物业难以全权承担下一步各家物业公司将争取街道支持,把车库改造经费纳入到同心家园建设或小区微改造项目中,造福更多老小区居民。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