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绣花精神”养成于问题导向

文汇报2017-08-08 09:10:42

  原标题:原闸北、静安两区“撤二建一”后,瞄准“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新目标,助推城区管理效能和品质再上高峰  

  静安:“绣花精神”养成于问题导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新静安在落实“绣花精神”、网格化管理、市容卫生等方面卓有成效。静安区标志性红顶别墅与周围绿植的组合,可称得上是绝佳搭配。袁婧摄

  在上海,有一项起步于“迎世博”、覆盖全市各街镇的市容环境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每半年考核一轮。到目前为止的18次测评中,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在中心城区中17次夺冠。而从去年开始,曾经位列“末位方阵”的彭浦新村街道和芷江西路街道,排名以“不一般”的速度上攻,摘掉了“一般”的帽子。

  2015年,原闸北、静安两区“撤二建一”,新静安区有了纵深发展的广阔腹地,但客观上,“二元结构”成了城市管理的一块短板。新的条件下,如何担当起“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重任?静安区的回答是:坚持问题导向,将“绣花精神”植入广大干部队伍中。区委书记安路生这样注解:在深度融合基础上,静安区特别需要提振队伍整体素质,为各项改革发展提供理念和组织保证,“当硬件比拼到了一定阶段,接着的,就是城区管理者理念和思想的竞争。”

  7月底,在上半年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静安区委、区政府出台《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区品质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城区建设和管理的两大标准体系,并酝酿出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一切,直指“绣花精神”的入脑入心,助推城区管理效能和品质再上高峰。

  “绣花精神”,就是“带着问题走得深”

  周惠珍,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前不久,她多了一个身份———作为“二级路长”分管成都路与常德路之间的一段南京西路。

  一个多月来,周惠珍“荡马路”的时间远远超出近年来的总和。她眼观六路,看道路立面、灯光绿化,还要看交通秩序、各种乱象。不过,在连续炙烤的高温天中,她发现,“一级路长”比自己巡得还要勤快、还要细致———整条南京西路的“一级路长”正是区委书记安路生。

  最初几次,管段的“二级路长”们常常以“交接棒”形式陪同书记“巡路”。但“交接棒”很快被否决:不能你找你的问题,我找我的短板,要一起走、一起看,相互学习借鉴。“二级路长”们的“战线”一下子被拉长为整条南京西路。问题因此也被迅速“聚焦”:南京西路上地铁站点密布,非机动车乱穿行、乱停放时有发生。

  书记带队巡路,同步拉了一个“南京西路路长”微信群,解决方案第一时间出台:南京西路成都路、南京西路陕西路、南京西路华山路设置三个“卡点”,公安布设力量定点执法处罚,流动警力同步巡查,街道则配备人员集中收储违法停放的车辆。

  静安区“路长制”于今年6月全面启动,25位局级干部挂帅“第一路长”推进246条道路精细化管理,全区300多名处级干部任“二级路长”跟上。仅以周惠珍分管的这1800米南京西路段沿线为例,“路长制”施行以来,处理非机动车乱停放74起、暴露垃圾58处、占道堆物10处、井盖破损1处、市政立杆损坏1处、架空线线缆箱掉落1起。

  实施精细化管理,责任是关键。在静安区,“路长制”被视为思想行动、责任意识上的示范引领,目的在于推动更多资源集聚基层,统筹解决疑难杂症。最终,形成这样的问题解决路径———对发现的问题,能解决的迅速解决,重大设施问题纳入“美丽城区”统筹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通过建章立制批量化解决。

  “绣花精神”,就是“敢于拆解难题的精气神”

  彭浦新村街道,面积3.81平方公里,人口15万,是全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这里,低水平业态不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环境问题多,因此成了那个常在测评中“排名倒数”的尴尬角色。“绣花精神”的植入,让该地区成功“逆袭”———最近两次测评,彭浦新村街道两连跳,排名提升八位。

  “‘绣花’的针脚走线一定要落在关涉老百姓痛痒的地方”。自2015年起步的“美丽家园”建设持续攻坚,啃下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硬骨头”,但硬件的一次投入容易,更深层次问题则需要管理者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对管理体制机制大胆改革探索。

  彭浦新村街道就“铆”上了小区物业管理,以“装潢垃圾清运”说事儿,给物业公司做规矩。

  以往,为了免交清运费,物业公司习惯将小区内的装潢垃圾随意堆放在路边,一整夜就能垒起一座小山。街道建立起小区装潢垃圾清运平台,物业收储垃圾后能像“叫外卖”一样迅速对接清运公司。同时,平台与67个居民小区、30多个物业机构签下合约,每个小区设立指定堆放点,由居民监督物业的规范收储和上报流程。年终考核时,达到优秀的物业,给予相关补贴;对于发生两次违规堆放的物业,将实行一票否决。平台建立以来,整个7月,全街道住宅小区清运装潢垃圾共2970吨,散落到街面的不足一车。

  铆着“痛痒”涉难啃硬。放诸全区,“绣花精神”化作一组组数据,让百姓觉得,至少“眼门前”的事都能管好了———近两年,静安区将物业管理服务的责、权、利全部下放给基层,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建立起物业管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截至目前,该区共劝退108家物业公司,对218个三万平方米以下住宅小区物业进行整合归并。

  “绣花精神”,就是“将一般项目做到不一般”

  在静安寺街道,17个闪闪发光“第一”背后的数据更值得咀嚼:依托网格化管理,每天路面保洁清扫频次为四个班次;环卫一体化作业,管路面也管设施、绿地、围墙内外;每天活跃在网格中的各类联勤联动力量百余人,人员及摊点容易集聚的地方有管理力量接近24小时固守。这里,还有一张无形的大数据网络,将每个区域的热点时时推送;社区建起微网格———人人都是发现者,人人也可以成为管理员。

  “人人手中都有绣花针,针脚细致又绵密。”这是书记心中的理想状态。目前,静安寺街道对应11个居民区的32个党支部,在社区党建引领下设立了32个微网格,又在商务楼宇密集区设立了五个楼宇微网格。37个微网格里,以党员率队的志愿者们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这些微网格,被植入了公共管理的“全要素”概念———不仅谈管理,更关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

  微网格的微循环下,愚谷邨南北弄口和垃圾厢房被三位社区志愿者“调理”得“气色绝佳”;小店集中的愚园路静安段也开始争创全国首个城区高品质管理示范街。一个共识在实践中逐渐成形:一个小区管得好不好,就是看垃圾箱、门卫室;放大到一个街区、城区的管理水平,就是看那些一般区域、一般项目,如果连“一般”都做好了,那么,其他的肯定“不一般”。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