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共享床铺“下架” 这些花式“共享”的利弊你知道吗?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伴随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井喷”,“共享”两字被推到大众面前,共享经济掀起一场场资本“狂欢”,一系列的共享产物也应运而生了。
近日,京沪等地相继推出了一种扫码即睡的床铺,大家感叹:“在上海,连最私密的床都能‘共享’啦!”。更有网友们脑洞大开,热情讨论着下一个“共享”的会是什么。“照这速度,共享女朋友应该也快了”、“何时可以共享房子呀?”、“什么时候可以共享马云的钱,绝对爆搜。”脑洞特大想法很多,但很快,上海和北京的共享床铺就被下架了。其实,除了共享单车、共享床铺外,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共享产物,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它们的优势在哪,又存在哪些短板?这些“共享”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共享洗衣机:卫生状况成隐忧
图片说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内共享洗衣店,一名学生正准备使用共享洗衣机。(点击查看组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的学生宿舍楼出现了一家共享洗衣店“淘洗洗”,店内摆放了洗衣机、烘干机、洗鞋机等17台滚筒烘洗设备。店内的“共享洗涤设备”与过去的自助投币式洗衣机不同,大学生们随时随地能通过微信公众号,查看本地空余机位,一键下单、手机支付。
不过,与共享单车不同的是,用户在使用共享洗衣机的时候在卫生状况上有很大的顾虑,如果要想实现应用的大规模推广,这无疑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共享健身房:违反生物钟的健身科学吗?
在上海,全时段运营的健身房突然走红,手机上通过相关软件搜索,结果就达到40余条。
在这种24小时运营的健身房,深夜、凌晨时段健身的大有人在,他们扫码开门,全程自助。价格低廉,时间段比较灵活,是很多下班较晚人群前去锻炼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深夜和凌晨时段,健身房无人值守,这种“自助式”健身足够安全吗?这种违反生物钟的健身科学吗?相关问题还需运营方完善,更值得健身爱好者自我排查,深入思考。
共享办公:保安能不能24小时值班?
图片说明:WEWORK(威海路)24小时开放,图为夜间工作场景。
共享办公,又叫柔性办公、短租办公、联合办公空间,也被称为创客空间或众创空间,脱胎于美国“WeWork”的共享式办公室。
传统租赁的办公场所需要装修布置买家具,再加上租金、物业费、电费等支出,增加创业成本。这种共享型联合办公空间(Co-workingSpace)受到创业者追捧。在这里,只需付工位费,带上电脑和创意便可“拎包入驻”。
共享办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桌长椅,好几个座位,别家企业的员工可能就坐在你对面或旁边。还有一种相对“封闭”,单独一间间玻璃房,俗称“包间”。包间有大有小,小的只有一个座位,大的可以容纳几十个。包间价格相对贵,但私密性好。有老板是这样租的:给员工们租外面的大混间,自己单独再租一个小包间。这样看起来,似乎就是传统办公空间的“微缩版”。
共享办公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有人提出,保安能不能24小时值班?如果涉及保密文件或重要财产,共享办公的环境太过人多且杂,租客们一般只能到“外面银行另租保险箱”。
共享医疗:可看作一种补充的社会保障方式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市场与患者体验部主任陈蕾表示,目前共享医疗方式包括在线问诊,以及目前政策允许的多点执业、医生集团等模式。基于知识盈余、患者刚需、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的共享医疗产品,有望释放医生的重复性工作,跨空间、跨地区解决医疗资源不均、医患矛盾问题。
不过,除了这些共享医疗方式,也有创业者在探索更多的“共享医疗”的逻辑。
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保险系主任魏丽教授认为,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补充的社会保障方式。
共享雨伞:遗失率居高不下
2017年7月14日,上海,两把五彩共享雨伞出现在虹口区海宁路一公交车站,引来几位市民好奇围观。大家都在讨论共享雨伞如何解锁和计费,一位市民还好奇的撑开了其中一把共享雨伞,仔细研究雨伞的构造和细节。
但由于共享雨伞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少有大额的融资,企业也因此缩手缩脚,投放量更是极其有限,无法起到集聚效应,而有计划的企业,投放日期也一推再推。另外,共享雨伞还面临着道德风险的考验,雨伞的遗失率居高不下。
共享KTV:维护成本高所以用户“买单”
共享KTV是类似电话亭的个人唱K房,一般被安放在百货商场、影院或电玩城。配有点唱板、屏幕、耳机、话筒及隔音设备。
共享KTV克服了传统KTV约人、订房的繁琐,不用特地挑时间、地点,更不怕遇到麦霸。共享KTV支持现金、微信、支付宝付费。
也有用户提出了“收费较高”的质疑,相关运营人士表示,收费高主要是由于机器的成本和维护费用较高,另外根据每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价格也略有调整。据悉,80后、90后贡献了KTV行业81.1%的消费,但是77.3%的年轻用户表示去KTV消费的频率正在降低。与此同时,过半“90后”用户更注重线下消费的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