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洋女婿”的无现金生活体验

新华社2017-07-06 09:02:12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阿福在上海一家菜场买菜时使用手机支付费用(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德国人托马斯,今年29岁,10年前来上海做交换生,并结缘一位上海姑娘,成了中国“洋女婿”。现在托马斯不但熟练使用中文,还会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被大家称为“阿福”。 6月22日,阿福体验了一回不带现金在上海生活出行的经历。菜场买菜、游览景点、租用共享单车等,阿福都能顺利地使用手机支付。“我十分喜欢上海,在这里生活,出门拿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阿福说。上海,这个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的城市,正被移动支付悄悄改变着。来自支付宝方面的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六成电费都由线上支付完成。在上海,超过98%的出租车支持移动支付,还可以用支付宝充值交通卡,街头小店和流动摊位也大部分都能用支付宝。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阿福在上海一家菜场买菜时使用手机支付费用(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在上海城隍庙,阿福在使用手机支付后离开店铺(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阿福在上海城隍庙观看“西洋镜”表演,并使用手机支付费用(拼版照片,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阿福在游览上海城隍庙时,租用共享单车并使用手机支付费用(拼版照片,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