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蓝胖子”,年轻人引领情绪消费
来源:解放日报  |  2025-04-08 10:13:57

  原标题:顶流文化IP“哆啦A梦”入驻,264米长的安义路又成网红 “转角遇到蓝胖子”,年轻人引领情绪消费

“转角遇到蓝胖子”,年轻人引领情绪消费_fororder_1

  小女孩与哆啦A梦雕塑合影。

“转角遇到蓝胖子”,年轻人引领情绪消费_fororder_2

  展览特别设置的限定周边快闪店人气旺。

“转角遇到蓝胖子”,年轻人引领情绪消费_fororder_3

  专门为上海定制的“小笼包”版哆啦A梦漫画。 均 解放日报记者 海沙尔 摄

  “童年回忆杀,出片天花板!蓝胖子带你穿越任意门。”市民“小饭团子”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留言,“速冲!”

  刚刚过去的这个清明小长假,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的安义路再次成为上海的网红打卡地。不少市民游客直奔此处,冲着“100%哆啦A梦&FRIENDS巡回特展”大陆首站而来。静安嘉里中心周边的公共空间转化为巨型漫画书页。

  这个小长假,从静安区安义路的蓝胖子狂欢,到虹口区今潮8弄的爵士乐与花鸟市集,上海的公共空间正被文旅商体展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

  追展转化为消费新动能

  清明小长假,不少外地游客为“蓝胖子”专程来上海,为了买到哆啦A梦上海限定款

  日本经典动漫角色“哆啦A梦”,由藤子·F·不二雄创作。它用一个装满幻想的四次元口袋,守护每个人心中那个“相信奇迹的孩子”。这个来自22世纪的猫型机器人,是最具知名度和情怀感的国际化IP之一,在不少国家有着跨越不同年龄段的粉丝。

  作为“首发上海”系列30场重点活动之一,这场特展也是“100%哆啦A梦&FRIENDS巡回特展”大陆首站。117个1:1等身比例的哆啦A梦雕塑,包含多个哆啦A梦漫画、动画、电影的经典及创意造型,其中有不少为上海限定设计。800平方米的“100%哆啦A梦动漫艺术展览厅”,八大主题空间构筑沉浸式漫游体验:复刻作者创作场景的“藤子工作室”陈列着泛黄的手稿复印件;“大雄的漫画阅读室”用裸眼3D技术让漫画格跃出墙面;“秘密道具档案馆”集中展示45件经典道具的实体化创作。策展方AllRightsReserved创始人林树鑫强调:“我们与创作者藤子家族直接合作,确保每个细节都100%还原原作精神。”

  藤子·F·不二雄的二女儿、FujikoPro社长胜又日子站在静安嘉里中心南广场,望着12米高的巨型充气哆啦A梦说:“上海充满能量,正如父亲笔下那个充满奇迹的未来都市。”

  这种能量直观体现于哆啦A梦在上海的人气。开展以来,这里成为网红拍照打卡地。不管是专程而来,还是路过,人们都会举着手机连拍多张照片。“转角遇到蓝胖子军团,像闯入了二次元结界!”一位正和哆啦A梦合影的市民兴奋地说。

  这种能量更直接转化为消费动能。3月29日开展首日,展览特别设置的限定周边快闪店排起长龙。自带香气的“铜锣烧”毛绒钥匙圈、紫薯色调哆啦A梦盲盒、狸猫造型毛绒玩具等50余种独家纪念品,吸引人们抢购,排队一度需要耗时3小时。市民橘子当天“抱”走哆啦A梦的周边“全家福”,一次性刷卡1.5万元。

  特展的官方海报上,“打雪仗”毛绒玩具钥匙圈、“鼻子气球”毛绒玩具钥匙圈、“100%朋友召唤铃”毛绒玩具早早宣告暂时售罄。“很多周边我都喜欢,错过这次可能就买不到了!”市民李先生一口气购买了近9000元的周边,拎着两大包离开。“这是我们小时候守在电视机前的回忆。”

  跨城消费潮进一步印证首发经济的吸引力。清明小长假,不少外地游客为了“蓝胖子”专程来到上海。从青岛飞来的“80后”情侣消费超7000元。“上海首发经济的魅力在于,我们不用再飞香港抢新品。”从杭州坐高铁过来的“00后”动漫爱好者小陈的背包上挂满叮当作响的动漫徽章,此行就是为了买到哆啦A梦的上海限定款。

  消费不仅仅是交易行为

  中国文化消费市场迅速回温,年轻消费群体引领的“悦己消费”“情绪消费”趋热

  这场特展带来的沉浸式消费是多元的。从宁波过来的胡女士预订了静安香格里拉酒店的哆啦A梦官方联名餐食。单价488元、588元不等的下午茶套餐,需提前一天甚至更多天预订才能吃到。此外,静安嘉里中心内多家餐饮商户推出哆啦A梦主题餐食,精致餐品结合哆啦A梦经典造型创意,装点市民游客哆啦A梦世界沉浸式一日游的好心情。有体验者在社交媒体分享:“用餐完毕,印有哆啦A梦的纸质餐垫和插牌可以带回家收藏。”

  “这不是简单的流量收割,而是情感共同体构建。”林树鑫说,这一巡回特展上海站不仅给大家带来一场跨越年龄、跨越国界的盛事,更希望展览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引领性,能充分融合文旅商,激发城市文化消费新活力。在他看来,近年来,中国文化消费市场迅速回温,年轻消费群体引领的“悦己消费”和“情绪消费”越来越热,文旅商体展融合互促。这股消费潮流推动全国各大城市争相构建有互动性、社交性的文化场景来盘活消费力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的打卡主体几乎没有明显的年龄段区间。下至抱在手里的幼儿,上至“60后”“70后”,几乎都沉浸其中。购买相对高价周边产品的,以“80后”居多。在免费展区,“00后”小林用平板临摹手稿,身旁“70后”母亲哼唱着1991版动画主题曲。这种跨代际的情感共振,恰如胜又日子所言:“哆啦A梦不仅是IP,更是通往纯真年代的任意门。”

  “情绪消费已成为文旅经济新引擎。”林树鑫说,展览通过“IP+体验+消费”的多元场景,精准触达“Z世代”的悦己需求与“80后”的怀旧情怀。

  在哆啦A梦入驻前,264米长的安义路曾因“安义夜巷”出圈。而“安义夜巷”为限时步行街,在限定时间内沿街布满流动商贩。有评论指出,“夜巷”一词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能让人联想到久违的“夜市”,产生情感连接,也带出“街巷更新”的新潮感。

  当文化基因注入商业肌理,消费不再仅仅是交易行为,而是情绪价值的供给。2024年11月2日和3日,“安义夜巷”摇身一变,成为“悦在静安”全民健身轻脂营,也为持续一个半月的2024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火热揭幕。264米长的安义路被划分为轻松运动、热汗运动、核心运动、趣致运动四大区域,俨然一个露天潮流趣味运动嘉年华。

  2025年清明小长假,4月5日和6日,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暨“从春天出发·到人民中去”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虹口区专场,在沪上海派潮流新地标“滨港商业中心”展开,连续两天带来充满青春力量的音乐舞蹈演出“托璞司春季公演”与“视觉飞扬”公益展演——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二十周年献礼,为商圈注入春日活力。三天小长假期间,在新旧共鸣的海派街区,潮集集第六回“發發世界”花鸟市场、“爵士江南”跨界系列音乐演出、“踏青去”工作坊等多元活动同步进行,为市民游客带来春光里的假日文化享受。

  这种“文化+商业”的裂变效应,在闵行龙湖天街也得到量化印证。3月29日,龙湖上海闵行天街中庭化身立体文化舞台。包括文艺演出、文化市集、体育嘉年华、摄影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沉浸式美育嘉年华。当天,由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颛桥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闵行区“城市美育日”主题活动举行,龙湖上海闵行天街商场客流同比提升10%。

  “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情感升级。”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说,“当一座城市把卖场变成剧场、展览空间,把商圈变成社区,把购物变成共情,它收获的就不仅是GDP数字,更是一种可持续的、有机生长的城市生命力。”

  首发经济让流量变销量

  此次特展全球设十个站,把上海作为大陆第一站,是因为上海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展览

  117个哆啦A梦不仅带来欢笑与回忆,更用“萌力”证明:借助文化情怀,能释放更大的文旅消费潜能。上海正以首发经济吸引全球目光,书写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篇章。

  “我们非常喜欢上海。2024年夏天,我们在北外滩做了哆啦A梦角色扮演展示,反响特别好。”林树鑫说,“此次特展全球设十个站,我们把上海作为大陆第一站,是因为上海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展览。”

  上海是国内外品牌首发、首秀、首展、首店的集聚高地。首发经济也是上海大力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包括安义路在内,在文旅商体展的融合发展中,静安的高能级首发、首秀、首展持续吸睛,以首发经济撬动品质消费。罗意威LOEWE亚洲最大精品店在静安嘉里中心盛大启幕,为静安首发经济再添国际标杆。2024年,静安引进各类首店234家,数量规模居全市第一。百余场高能级首发活动落地静安,2024年3月,苹果、星巴克、罗意威三大国际品牌在南京西路商圈“三首齐发”;2024年10月,静安高端消费品牌企业盟可睐Moncler年度大秀带动品牌第四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4年年末,静安首次创办的上海国际体育潮流文化节以超高人气吸引客流集聚,成功打造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实践新样本。政府部门、商圈载体、品牌企业、互联网平台多方协同发力,将“流量”变“销量”。一周内,南京西路商圈客流周环比增长18%,销售额环比增长22%。多轮次投放的消费券覆盖区内890个品牌、1161家商户、245家酒店、74个展览演出产品以及138家体育场馆。消费券一经投放即“秒空”,整体核销率超96%,带动消费增长4.5倍,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热门演艺项目持续升级消费新场景。2024年,静安现代戏剧谷举办期间,24部剧目集中展演104场次,上海首演率超80%,剧场票房总收入超千万元。静安音乐节吸引近40万中外市民游客现场参与,拉动周边商圈客流同比上升20%。作为静安独特的文化标识,“艺术苏河”逐渐吸引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苏河皓司等一批顶级艺术机构入驻,以优质的文旅项目持续为苏河湾区域引流赋能。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静安文旅将进一步打响文旅节庆大品牌,创新文旅节庆大产品,让流量聚起来、人气热起来、消费旺起来。

  这场以首发为支点,以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城市更新试验,正在解锁消费新场景,重塑人与城的互动关系。(解放日报记者 李君娜)

编辑:闫宁钰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