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院两次手术助外国友人重获健康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1-21 17:25:29

  36岁的欧女士(化名)来自欧洲,长期遭受三叉神经痛的折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神经外科为其先后成功实施两次手术。日前,被疼痛折磨十多年的欧女士摆脱病痛,生活恢复正常。

上海四院两次手术助外国友人重获健康

欧女士(左四)与主治医生合影

  欧女士病程长达十四年,且就医之路曲折,在其本国医疗机构一直未能明确诊治。2024年8月,欧女士随丈夫从欧洲回上海探亲,在此期间疼痛发作,无法正常饮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于是,她就近前往上海四院就医,排除牙源性疼痛后转诊至该院神经内科并行三叉神经核磁扫描,结果提示右侧三叉神经根部与一处细小动脉关系密切,随即至神经外科进一步诊治。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海涛仔细询问病史后,了解到欧女士自十多年前开始右侧面颊部阵发性疼痛发作,后逐渐发展至后上方牙根部及耳前,严重时可累及后下牙、鼻旁、前额等处,七年前左侧面颊部也开始疼痛。

  起初欧女士曾在本国当地医院口腔科就诊并先后拔除多颗牙齿,但疼痛始终未见缓解。期间,曾于该国医院疼痛科反复诊治,并服用过常规止痛药物,但效果不明显。张海涛初步诊断其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让她先停用此前服用的药物,改为低剂量卡马西平治疗几日观察效果。

  一周后,欧女士再次找到张海涛,表示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发作明显缓解,但服药后副作用明显。欧女士临床症状完全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点,故诊断为“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鉴于欧女士病程较长,病情逐渐加重,且药物副作用明显,建议手术治疗。

  考虑到实际情况,张海涛医师决定前期先最大程度缓解当前左侧三叉神经痛症状,整场手术在机器人精准定位下进行,全程约30分钟。术后麻醉苏醒,欧女士左侧颜面部多处疼痛即刻消失,术后第一天就完全恢复正常进食,观察两日并复查头颅CT结果无异常,遂顺利出院。

  2024年圣诞节前夕,欧女士和丈夫再次联系张海涛,表示:“欧洲医生给的建议和你们一样,但我们更信任你们。”

  随后,欧女士不远万里再次到访,在张海涛副主任医师的精心安排下,按照之前的分期方案,行右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

  2024年12月26日,神经外科团队再次为欧女士实施手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麻醉苏醒后,欧女士右侧面部疼痛完全消失。

  “欧女士属于发病率极低的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上相对复杂困难,在争取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兼顾安全性。”张海涛说,近年来,神经导航机器人在PBC手术方面的应用得到普遍认可,在导航机器人辅助下,可确保穿刺精准,完美体现“精准、微创”的外科手术理念。(文/图 陈姬 陈霞琼 肖鑫)

编辑:狄权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