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1岁的王老伯罹患罕见肿瘤,生命在生死边缘徘徊时,经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多学科接力治疗,王老伯在该院复查时显示,身体指标已恢复正常。
王老伯紧紧握住上海四院泌尿外二科主任周铁的手
2024年10月26日,王老伯在家中突然昏迷。入院后检查,血压呈过山车样变化,时而200/120毫米汞柱,时而80/40毫米汞柱,心律不齐,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仅为85%。医生立即为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启动绿色通道,将其转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抢救。
“当时患者血压测不出,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方宗平介绍,床旁超声心动图显示,王老伯心脏几乎失去收缩功能,心脏超声下射血分数仅10%,生命垂危。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方宗平带领团队迅速反应,决定立即使用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成功将王老伯从死亡边缘拉回。在此过程中,医疗团队时刻监控他的生命体征,调整ECMO参数,确保他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维持在稳定状态。
病情稳定后,方宗平团队考虑患者可能是嗜铬细胞瘤引起的儿茶酚胺心肌病。主治医师黄源仔细查看了王老伯过往十几年的体检报告,医院组织多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最终明确诊断。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且复杂的肿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体内释放一种叫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像狂风暴雨一样肆虐,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心脏在超负荷工作中受损,甚至突然停止跳动。”该院泌尿外科二科主任周铁介绍说,王老伯就是因长期高激素分泌引起心脏损害导致的儿茶酚胺心肌病,诱发了心衰。
随着王老伯病情逐步稳定,上海四院医学团队又面对另一项艰难的抉择——何时手术切除肿瘤?为此,全院又专门为王老伯进行3次多学科联合会诊。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终于迎来手术时机。
2024年11月15日,周铁领衔泌尿外二科医学团队为王老伯实施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组术前展开多学科讨论,准备多个应急预案,多个学科严阵以待。在周铁团队抽丝剥茧的精细操作下,王老伯的肿瘤最终被完整切除,手术耗时4小时30分钟,总出血量不到200毫升。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肾上腺肿瘤,发病率大约在2-8/100万人。症状典型的病人会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这是因为肿瘤过量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多巴胺等激素等引起的。约80-90%以上的患者会存在阵发性或者持续性高血压。”周铁介绍,除了嗜铬细胞瘤外,肾上腺的其他疾病也要引起重视,如果长了肾上腺结节或者肿瘤,一定别忘了查一下肾上腺激素是否正常,同时要注意定期复查是否变大或者癌变。(文/图 陈姬 陈霞琼 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