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以“关怀始于心,护理暖于行”为主题的人文护理论坛在上海举办。人文护理论坛聚焦全球健康与护理挑战、护理教育的全球转变以及人文护理在危重患者中的体现等主题,通过推动海内外护理界专家深入讨论护理服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为与会者提供国际视野下的护理教育新思路。论坛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表示,近十年来,中国护士数量迅速增长,每年增幅约8%。到2023年,中国护士总数超过560万人。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作主旨演讲
吴欣娟介绍,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的护理事业内涵不断拓展,护理工作不仅是执行医嘱等,还包括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功能制护理到小组制护理,再到如今的责任制护理,护士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还注重心理支持;不仅在医院里开展护理,也强调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跟踪性随访。
和睦家医疗副总裁、和睦家医疗首席护理官沈晓雁作主旨演讲
和睦家医疗副总裁、和睦家医疗首席护理官沈晓雁认为,护士应给患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护理,为患者及家人带来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支持医生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聚焦诊断和治疗。她特别强调护士提供的人文关怀。
上海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蒋红深入探讨了患者视角下的就医体验与人文关怀护理之间的关系。她希望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提供个性化护理、开展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以及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等,全面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推动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香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林佳静分享科技赋能护理内容
香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林佳静教授以“护理教育:从全球转变到范式转变”为题,分享科技赋能护理内容。林佳静教授表示,护理教育的范式转变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护理理念和实践的全面升级。这一转变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以应对AI时代的要求。
论坛现场
在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顾莺阐述了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提升护理质量。她指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需要明确的抓手,而以人为本、基于循证的临床思维恰好能提供有效的管理思路。(文/图 于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