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一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制定实施第三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合力推进18项长三角重点合作事项,加快实施10项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专项行动,奋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狄权
据介绍,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占全国比重23.9%提升到了2023年的24.4%,2024年前三季度增速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长三角“万亿城市”从2018年的6个增加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1/3。从质量看,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8年的2.81%上升到2023年的3.34%,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第九,首次跻身前十。
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方面,长三角正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第三批41项需求任务清单已对外发布,组建了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6441台(套),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已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7000次,支持金额超1.7亿元。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联合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在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4辆来自长三角地区。
在一体化发展制度保障方面,目前累计已有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应用实现跨省“一网通办”,2024年还创新推出长三角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跨省就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免申即享”。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开通,全长163公里的沪苏湖高铁年底具备通车运营条件;连接起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的机场联络线2024年也将投入运营。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加快构建,年度新建公共充电桩超12万个,车桩比达1.55,提前完成年度1.9以内的目标。
在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方面,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五市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点。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两期累计投资了47只子基金、52个直投项目,覆盖底层项目近1000个,为长三角地区培育了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顾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项目化、清单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一是推动落实长三角地区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统分结合、压茬推进,切实把165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二是扎实推进18项长三角重点合作事项,尤其是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方面,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给,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进展。三是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五五”思路谋划,争取谋划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要制度,加快区域一体化新探索。(文 于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