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狄权
9月7日,“中医正青春——文化艺术邀请展”在上海明圆美术馆举行,该展览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和上海明圆美术馆联合主办,从器(中医器具)、物(药物)、理(医理)、愿(愿景)四个维度,打造7个相互映射的空间,借助视觉、嗅觉、触觉等,带观众穿越古今,体悟中医所凝聚、绵延的东方美学和生命哲学。
展览现场 摄影 狄权
走进展厅,一股中药香气扑面而来。在经由当代艺术创造性语言转化后构建的中医文化空间里,处处都是文化创意。除了各类留存的珍贵中医器具,带观众感受老物件在传承与变化中磨砺出的历史灵韵;多件展品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中药材的四气五味,带人们观物性,识药理;艺术家们借创作凝练中医文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朴素精神。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接受媒体采访 摄影 狄权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贾杨表示,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内涵丰富。“除了最直观的中医疗效,我们还会感叹名中医灵动的书法,感叹他们打太极拳、八段锦时飘逸的身姿,这些都是中医之美。”贾杨指出,中医从古到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此次展出的艺术作品体现了时代气息,这就是‘中医正青春’的含义。”上海明圆美术馆馆长凌菲菲表示,中医传承离不开年轻人,希望此次展览能够让中医更好地走近年轻人,让他们对中医有更深刻的了解。
贾杨馆长向观众介绍作品 摄影 狄权
展览现场,除了传统的书法和绘画,展览引进大量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在此次展览筹划中,我们希望借助艺术家的眼睛、心灵和画笔,用新颖的手段展示中医美学精华。”贾杨说,这是一次古今冲撞、中西汇通的有益尝试,带观众多角度思考生命的价值。当日的展览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驻足欣赏。
据了解,通过此次布展,主办方希望探索创新中医走向世界的道路。 在展览筹备中不少艺术家认为,在向世界传递优秀中华文化过程中,更希望让全世界民众知道,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之美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的健康和发展。
艺术家尹呈忠创作的《存在之谜》 摄影 狄权
艺术家尹呈忠创作的《存在之谜》采用传统的大漆材料结合麻织物等,通过自然剥蚀的体块与色彩构图,令人心生遐想。尹呈忠表示,来源于漆树的漆除了作为涂料、用来绘画、制作漆器外,其实还有药用价值。在药典中,漆树的花、叶、子均可入药。这位艺术家表示,其在作品中使用的材料具有东方文化的意蕴。
作品《书写之花》 摄影 狄权
墨可以用来书写、作画,也可以入药。展厅内一幅富有意境的画作吸引众多目光。艺术家王劼音的《书写之花》体现了墨迹之美。墨也被称为“乌金”,除了是一种创作书画的原料,还是一味中药。展厅另一边,一幅古老的注册商标讲述了墨的药物价值。贾杨介绍,这份注册商标中的“八宝五胆药墨”就是含有墨的中药,可以治疗皮肤烫伤等。
展厅里,在多幅以拓印药用植物为主题的作品中,艺术家拓印了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并进行着色,同时,在画面上留下花朵、汁水,气味和形态的印记。艺术家刘真辰相信,这一系列作品具有诗意,会对观者的身心产生疗愈作用。
行为装置《熏蒸》 摄影 狄权
在名为《熏蒸》的行为装置前,艺术家张羽表示,熏蒸是一种中医疗法,他把疗法转换成艺术创作方法:把熬煮后的中药置于两层宣纸之间,经过中药“熏蒸”的宣纸呈现不同的晕染效果。他说,让中国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除了在形式上的创新,更需要呈现文化内涵。
纤维装置作品《生长》 摄影 狄权
一套主题为“草木药染”的纤维装置作品《生长》引人注目。艺术家邵旻介绍,中药中的本草也是中国传统的染料。此次选取多种用于黄色的染料,比如:红花、姜黄、槐花、栀子跨越先秦到清代不同时代。这就是“药然同源”。其作品《生长》的含义在于颜色是从植物中生长出来的。据她介绍,不同中药材能够呈现不同的黄色。这套装置作品以古法药染技艺,将网纱面料染色后缝制成多根圆柱,并按五行方位排列,展现中国本草色彩的文化意蕴。
展厅阅读区,观众在阅读中医古籍。摄影 狄权
除了各种形式的展品,主办方还在展厅设置了阅读区,阶梯式摆放近百本复制后的中医古籍供观众阅读。贾杨说,要做一名好的中医医生,需要遍阅中医典籍,此次展示的中医古籍复印本,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文 于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