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上海开埠180周年 熊月之讲上海开埠初期的难事、趣事与意外事

2023-06-14 17:30:1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彭丽 |责编:石悦

  日前,“纪念上海开埠180周年—讲好上海故事系列活动”首场报告会在张江科学城举办。活动由教育部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筹)、上海江南书院等共同主办,希望展现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以提升城市软实力。

【原创】纪念上海开埠180周年 熊月之讲上海开埠初期的难事、趣事与意外事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0614140636_副本

熊月之作《上海开埠初期的难事、趣事与意外事》专题报告 供图 上海江南书院

  当日,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上海江南书院院长熊月之作《上海开埠初期的难事、趣事与意外事》专题报告。据介绍,1843年以后到1864年二十多年间,上海实际上有过两次开放。第一次开放,即开埠通商,设立租界;第二次开放,即1853年以后租界向华人开放,华洋混处,上海城市重心北移,范围扩大。第一次开放决定了上海与外部世界特别是欧美世界的联系,第二次开放决定了上海城市内部的结构,影响了上海在整个中国的城市地位。

  熊月之指出,第一次开放,上海地方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平实地履行国际条约,通过华洋分处、分设海关、划定租界、避免冲突等方式,平缓地度过了因开埠带来的冲击,在被动中有主动,营造了较为宽松的营商环境,也顺应了江南地区投身国际贸易的内在需求。

  第二次开放,因上海居民遭遇突如其来的战乱,当租界成为华洋混处的共同空间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错综复杂作用的结果导致中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熊月之认为,“这是寓居在上海的外国人与寓居在上海的江南人,讲究实际的智慧结晶。这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秩序,也可以说,这是当时寓居在上海的中外商人的智慧结晶。”

  1853年,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超过广州,跃居全国第一。到19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中外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方面,上海在“五口”中已处于遥遥领先位置。据悉,到19世纪五十年代初,上海已有外侨二百多人,住宅一百多幢;建有英国伦敦会、美国美以美会、美国浸礼会等教堂;设立有英、美、法、葡、荷、丹、普鲁士、汉堡、瑞典与挪威等国领事馆;另有墨海书馆、洋文书馆、《字林西报》等文化机构;医院、药店、银行、学校及娱乐场所也次第兴建起来。五口通商,为何上海独盛?熊月之认为,综合而言,这与地方民情风俗、文化传统,地方官处理事务的眼光与能力,都有关系。

  上海开埠以后,也发生过一些现在看来的趣事。“最早抵达当时上海县城的外国人,都是英国人,他们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高鼻、深目、卷发,与中国人相貌颇为不同。开埠以后的上海本地人,第一反应是好奇、围观。上海人商业头脑向来发达。见有那么多人喜欢围观西洋人,有人就明白这是个商业机会,于是动了赚钱脑筋:卖票,有偿参观。”熊月之指出,“对于这则史料,不少人曾表示怀疑,但是,后来看了外国人的通信,特别是他们写的笔记,这才得到证实确有其事。不光在上海城里是有偿参观,在乡下也是一样。”究其原因,上海有经商传统,但没有仇洋传统,所以没有反入城斗争,也没有发生强烈的中外冲突,除了好奇,就是赚钱。(文 彭丽 于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