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届“医德之光”“医德楷模”选树活动举行

2023-02-24 09:47:17|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石悦

  原标题:沪上8位医界泰斗荣膺“医德之光”、15位医务工作者当选“医德楷模” “为患者而医”是不变的追求

  第二届“医德之光”“医德楷模”选树活动2月23日揭晓:王鸿利等8位80周岁以上、从医50年以上,德高望重的医界泰斗荣膺“医德之光”选树人物,王育璠等15位医务工作者当选“医德楷模”选树人物。

  86岁的王鸿利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也是中国检验医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检验医学专业创始人之一,曾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他专注“血栓与止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勇闯“玻璃人”手术禁区,带领瑞金团队为血友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护航,行医近60年,他真正做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尽心尽力尽责任”。

  102岁的国医大师朱南孙教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她是中医药文化长城的修缮人和保护者,参与创办上海第一个独立建制的中医妇科,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她出身中医世家,悬壶济世八十载,接诊患者百万人次,为诊治妇科疑难病症,她建立了“朱氏妇科”特色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百岁高龄的她依旧坚持每周坐诊,“为患者而医”是她不变的追求。

  89岁的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他是我国中医肿瘤学科创始人,以“扶正法”治疗晚期肺癌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准。他治学严谨,真情对待患者,常说“中医药能治疗肿瘤,我们要有唱主角的信心和勇气”。

  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教授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名誉所长,他首次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被国际肝病学奠基人称为“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他大半生与肝癌搏击,让患者的生存期从五年、十年延长至二十年、三十年。

  86岁的巫善明教授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原院长兼肝病科主任,半世纪征战传染病防治领域,他创建了国内首家产科肝炎病床,研制抗乙肝病毒药物,为数万患者带去新的希望。

  103岁的李国维教授是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原院长,学贯中西,在妇科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贡献卓著,百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坐诊两个门诊。他常说,“我的医术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要病人需要我,我就愿意为他们奉献一份光和热!”

  90岁的欧阳仁荣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原院长、血液科主任、教授,也是仁济医院血液科创立者之一,深耕血液病领域70多年。他打造了“白血病规范化分层治疗”,重点攻关血液肿瘤,他常对后辈说,“我们要仔细诊治每一个病例,因为病患是把生命托付给了你。”

  89岁的俞瑾教授是全国名中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原中医科主任,从医半个世纪,对20多种不孕疾病开展系列研究,前往海内外讲学,更多次奔赴我国偏远地区送医下乡,被尊称为“世界外婆”。她说,“我真的很开心,能给千万个家庭带去幸福,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此次“医德之光”“医德楷模”选树活动还产生了15名“医德楷模”,均为一线岗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主办方表示,选树活动旨在彰显卫生健康行业新风,持续深化文明行业创建,鼓励广大医务人员积极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记者 顾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