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延承再焕新 上海泗泾古镇开街
来源:解放日报  |  2023-03-17 10:14:47

  原标题:原汁原味保存千年古镇风貌,量体裁衣植入新业态 泗泾古镇开街,这里有“风花雪月”

【文化旅游】千年延承再焕新 上海泗泾古镇开街_fororder_5

松江千年古镇泗泾完成修缮开放。 记者 李茂君 摄

  ■“风”是由吴门琴派领衔打造的“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

  ■“花”是入驻丁氏宅的小林漫画“等一朵花开”阅读艺术空间

  ■“雪”坐落于管氏宅的“南村映雪”,也是松江最美书店之一

  ■“月”是位于程氏宅的“月栖华明”,是茶文化研究中心和乡音茶馆

  泗水悠悠,古风巍巍。作为松江历史文脉荟萃之地,千年古镇泗泾孕育了文学家陶宗仪、报业巨子史量才、中国教育先驱马相伯;诞生了十锦细锣鼓、江南皮影戏;留下了福田净寺、安方塔;保存了江南水乡独有的烟雨长廊、明清建筑。

  泗泾古镇3月17日正式开街。通过全要素规划推动下塘历史风貌焕新、全场景融合推进文保建筑活化利用、全业态联动培育融合创新文旅品牌,古镇历经多年保护性开发建设后终于要与市民见面了。日前,记者先睹古镇新貌。

  打造8个泗泾古镇独特IP

  泗泾古镇是松江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全域总用地面积共15.52公顷,200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2014年被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7年5月,泗泾镇启动风貌区保护性开发建设。

  过去多年,泗泾古镇主要以动迁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主,已经动迁超2000户居民,基本完成主干道路面修缮和供水管网、燃气管网铺设。

  临近开街,年近八旬的老街居民李德复又一次来到福连桥,看着重新热闹起来的古镇老街,十分欣喜,“我家祖祖辈辈十多代人住在老街,一直盼着古镇再次繁华”。李德复是《人文泗泾丛书》编写者,常年负责整理记录泗泾的民俗风情、名人乡贤,也希望为古镇建设出一份力。“泗泾镇因水而兴,河多桥多,我们脚下这座横跨下塘街的福连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目前松江仅存的3座大型古石桥之一。”李德复说,要原汁原味保存千年古镇的风貌,就先要将“江南水乡”品牌运用好。

  行河而船、跨河而桥、依河而街、因河而镇——在泗泾古镇历史发展脉络中,“水”是重要元素。泗泾于元代建镇,有“郡东十八镇,泗泾第一镇”的美誉,水系运输发达。如今,泗泾古镇依然保存了完整的街河格局和经典的水乡风貌,主街两侧多为砖木结构两层小楼,房屋进深直抵泗泾塘,户户相连,沿河贯通。沿河建有河埠头,航运上下货便利,临街和临河的底层门面均开设店铺或商行。

  泗泾商旅公司总经理沈涛告诉记者,泗泾镇一直在思考如何开发利用好泗泾古镇,究竟是将其变成供游人参观的成片古宅,还是重点建设某个纪念馆,抑或者只作简单修缮,都曾是摆在案头讨论的焦点。通过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召开专家咨询会,泗泾镇最终决定古镇保护开发要惠及居民,形成“水、街、巷、塔、寺、廊、桥、院、坊”九大江南水乡景观的一揽子方案,打造安方晓月、中医仁寿、烟雨长廊等8个泗泾古镇独特IP。

  根据史料还原老宅样貌

  漫步在古镇街头,两边是青砖黛瓦的老宅子,脚下有踏着石板路发出的嗒嗒响声;坐在临河的窗前,可见横陈的拱桥,桥下轻舟来往。古镇沿河民居留存有数段百余米的烟雨长廊,呈现出泗泾水乡古镇特有的建筑风貌。目前,沿街已修缮完成对外开放的宅院,实现整体修旧如旧、细节修旧如新,引进入驻的项目也以文化为主,处处透露着文人雅风,游客可看可参与。

  据悉,泗泾下塘风貌区有39处文保,已完成包括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等在内的15处文保的修缮验收。另有17处文保已全面启动勘察设计,预计至2025年,风貌区文保修缮基本完成。

  “在修缮好的老宅中,不少墙上挂了个木牌。如果写着‘保留’二字,就说明这堵墙是原来的老墙。”沈涛说,每座老宅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修缮不只是修修补补,还要根据史料,尽可能还原它的样貌,恢复历史记忆。除了还原古镇建筑风貌,泗泾古镇还通过引进优质社会资源的方式,让文保建筑活起来。以马相伯故居为例,经过修缮和功能升级后,故居以独特的江南元素、多样的展陈形式还原马相伯一生。整个故居的墙上、展柜内,不仅有马相伯生平经历和卓越贡献的图文介绍,还有他童年使用过的书籍、文件等实物展出。

  赋予古镇生命力成长性

  来泗泾古镇感受“风花雪月”,指的是古镇“风”“花”“雪”“月”4个打卡地。

  “风”是由吴门琴派领衔打造的“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这里原是蒋氏宅,经修缮焕然一新。

  “花”是入驻丁氏宅的小林漫画“等一朵花开”阅读艺术空间。之前,泗泾镇邀请小林漫画作者林帝浣到访古镇。如今,古宅中展售小林漫画的原作手稿、相关书籍和衍生品。

  “雪”坐落于管氏宅的“南村映雪”,也是松江最美书店之一。书店依托原有古宅修旧如旧,有青苔石阶、木质书架、雕花门窗、翠竹绿水。“南村是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寓居泗泾的‘南村草堂’,‘映雪’则取自藏书家孙道明所建的‘映雪斋’。”店长介绍店名由来。

  “月”是位于程氏宅的“月栖华明”,是茶文化研究中心和乡音茶馆。“月栖华明”取自陶宗仪的诗句“风月沼萍云影淡,月栖径竹露华明”。

  仅仅捧红一两个网红店,并非泗泾古镇建设的核心内容。“风”“花”“雪”“月”背后,泗泾古镇希望以“人文松江”为主线,串联起松江优质文化软硬件,用好千年古镇人文禀赋,构建传统地域特色与新锐潮流文化相融合的沉浸式场景。

  “不能将古镇建成千篇一律的商业街,要赋予古镇生命力和成长性。”泗泾镇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古镇开街以“具有人间烟火气、充满时尚艺术感”为目标,量体裁衣植入新业态。

  目前,希尔顿格芮精选酒店、赵氏工坊、嘉风印传金石文化馆、鲁班艺术馆等业态先后完成意向签约,探索实践多姿多彩的文化类业态和夜间经济。除了新业态,曾让报业巨子史量才念念不忘的“阿六汤圆”,也将以区级非遗的形式进入古镇。史料记载,居于泗泾镇的史量才爱吃“阿六汤圆”,到了《申报》馆后还对这道民间美食念念不忘,每次回泗泾都要吃一碗。此外,国家级非遗“泗泾十锦细锣鼓”、市级非遗“松江皮影戏”等,泗泾特色民俗活动项目“南村讲堂、古镇戏台、评弹天天演”等也将走进古镇,丰富文旅体验。(记者 李成东)

编辑:彭丽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