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视服务升级为“双窗口运作”

2022-10-27 15:36:02|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冯薇薇

  原标题:上海影视服务升级为“双窗口运作”  影视企业、剧组可选择就近办事

【文化旅游】上海影视服务升级为“双窗口运作”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0月26日报道: “在上海拍摄有难题,就去巨鹿路709号。”过去几年,这里提供了影视拍摄、版权交易、版权纠纷调解等服务,已成为上海影视产业环境的窗口和缩影。

  10月26日,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上海市版权服务中心一同乔迁新址,正式在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揭牌。搬迁至产业基地、新挂牌的服务机构规模大了不少,而原先的巨鹿路服务窗口也已搬到位于中山南二路的上海数字文旅中心,实现“双窗口运作”。今后,影视企业、摄制机构等可选择就近办理相关事项。

  当下很多咨询类服务都转移到了线上,为何扩大线下窗口的规模?协会和机构负责人于志庆表示, “所有的服务讲究的是温度,线下沟通所体现的服务质量,是难以取代的。”

  于志庆介绍, “双窗口运作”一来可以让更多的服务内容得以直接呈现,让有需求的单位一目了然;二是也更方便了服务对象, “很多摄制机构、单位都在郊区运作,他们可以任选一个方便的点,就近办事。”此外,作为服务窗口的后端协调平台,巨鹿路的办公室仍然保留,方便工作人员在收到服务需求后高效运转,让服务一如既往保持灵敏的触角。

  位于巨鹿路709号的影视服务窗口,堪称上海影视服务的金字招牌。由于整体规划的需要,该服务窗口不久前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政务服务中心一起搬迁到了位于中山南二路2419号的上海数字文旅中心。

【文化旅游】上海影视服务升级为“双窗口运作”

位于产业基地的窗口

  10月26日,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以及服务窗口所依托的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上海市版权服务中心等两大机构,共同搬迁至位于闵行的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办公场所规模大幅提升,机构首先想到的是拿出办公区域里的大面积来打造“第二服务窗口”,实现影视服务的“双窗口运作”。

  现场可以看到,位于产业基地里的服务窗口有7个,包括行业协会的服务窗口、影视摄制服务机构服务窗口、版权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版权纠纷调解中心服务窗口、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服务平台服务窗口、法务咨询窗口和文化金融服务工作站服务窗口。 “办公条件改善之后,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拓展服务广度、提高服务深度,”于志庆说, “众所周知,从2014年的服务机构挂牌成立至今,我们给影视产业提供的服务细分领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涵盖了摄制服务、版权交易、法律服务、金融服务、产业投资等板块;服务流程也越来越健全,全国很多兄弟单位甚至把我们的工作机制当成了模板。”

  其实,如今服务窗口的“材料提交”功能已经大幅弱化,很多服务事项都已经实现了“线上收件”“线上解决”。受疫情影响,线上似乎显得更安全。这种背景下,为何还要强调线下实体窗口的功能?于志庆解释说,线下窗口的沟通效果,是线上流程所无法取代的, “服务的根本还是人,很多问题尤其是咨询和纠纷调解,线下的交流更能释放善意、体现用心程度。服务的温度,才是‘上海服务’能成为品牌的精髓。”

【文化旅游】上海影视服务升级为“双窗口运作”

剧组送的锦旗

  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透露,疫情对影视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原本热闹的剧组拍摄服务,今年确实减少了很多, “但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单位并不少。”北京一家剧组此前已经在英国拍完了三分之一的内容,剩下的内容需要在国内城市完成, “他们特意来找我们咨询政策、拍摄环境,甚至连上海的文化发展基金扶持怎么申报,事无巨细都在问我们。”耐心和细致的解答,让上海成为他们拍摄的第一选择城市。

  剧组《人生·路遥》在上海感受到了服务的温度。他们在上海的拍摄工作结束后,需要转战陕西继续拍摄。考虑到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差异,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主动联系了陕西省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提前为剧组的转场拍摄做好准备工作,针对包括剧组人员人数、所涉及的拍摄地、初步的拍摄计划、场景置景方案、疫情防控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细致的沟通联络,以确保剧组落地能够快速顺利地进行拍摄。

【文化旅游】上海影视服务升级为“双窗口运作”

工作人员办公桌上贴的的提示

  “时代在发展,服务方式在更新,但服务的核心永远不能变。”于志庆说,在影视产业遇到困难的当下,服务更是重中之重, “这对恢复行业信心、带动产业回暖,具有重要作用。”

  一位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在机构发布搬迁公告后,巨鹿路的服务窗口延迟了一个月才搬迁, “虽然发了公告,但为了防止有人没及时看到扑空,我们安排了值班人员留守”。这个小细节正是上海服务有温度最好的体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