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滩,非遗传承人金伟国的鸟哨与鸟共鸣
来源:解放日报  |  2022-12-15 09:52:52

  原标题:从捕鸟人到护鸟人,62岁的金伟国协助科研人员进行候鸟环志工作 在东滩,他的鸟哨与鸟共鸣

【图说上海】在东滩 上海非遗传人金伟国的鸟哨与鸟共鸣_fororder_1

崇明东滩的大滨鹬。 郑运祥 摄

  初冬时节,候鸟迁徙,东滩湿地芦花飘飘,飞鸿倏然影下。刚一放学,一个8岁的小学生就跑出校门,径直奔向东边的海滩,站在海边吹响竹哨,时而悠长、时而急促的哨声将鸟鸣声模仿得惟妙惟肖。在辽阔无际的崇明东滩海岸上,一人、众鸟在哨声中达成奇妙的和谐。

  这支悠扬的鸟哨,一吹就是几十年——这个当年的小学生,就是现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鸟哨”的传承人金伟国,他能将一支小小的竹哨吹出60多种候鸟的叫声。从童年初与鸟哨结缘,青年时又以捕鸟为生,到如今成了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的鸟类管理员,他口中的鸟哨功能神奇:以往,吹哨是为了“骗”得各种鸟类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如今,吹哨是为了协助保护区科研人员进行候鸟环志工作,为跟踪候鸟的迁徙路径提供帮助。

  从捕鸟人到护鸟人,半个多世纪过去,62岁的金伟国依然在东滩吹着竹哨,与鸟共鸣。

【图说上海】在东滩 上海非遗传人金伟国的鸟哨与鸟共鸣_fororder_2

马来西亚自然学会发来的环志照片。资料

  捕鸟:被赋予新使命

  金伟国是崇明区陈家镇八滧村的村民,村子紧邻长江入海口的东滩湿地。位于崇明本岛最东端的东滩是欧亚大陆东岸发育较完善的河口潮汐型滩涂湿地之一,也是全球鸟类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亚”线上的重要中转站。

  以前,“捕鸟”是东滩周边村民的营生手段之一。据金伟国回忆,早年间,同村家家户户基本都会捕鸟,他90岁高龄的父亲金尚文也曾是职业捕鸟人。8岁时,金伟国便决意要学会这项祖传秘技。于是,“书包一扔、跑去海边看鸟”成了他童年时期放学后的固定行程。向鸟学习4年后,被他的哨声吸引来的候鸟日益增多:“我一吹哨子,鸟就成群结队飞过来!”13岁那年,他第一次凭着竹哨独立捕到一只翘嘴鹬,自此成为职业捕鸟人。

  1998年,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私下捕鸟被立法禁止。虽然金伟国收起竹哨当起了泥水匠,但能够模仿60多种鸟鸣声的高超技艺却依旧广为流传,前来东滩进行鸟类调查和科学研究的人员纷沓而至,请他捕捉活鸟,用以研究鸟类迁徙情况。2004年,身怀绝技的金伟国成了保护区的鸟类管护员,鸟哨被赋予了新的责任。

  环志:见证人鸟缘分

  志愿护鸟二十余年来,金伟国利用自己熟悉滩涂地形的优势,主动担任对偷猎者实施夜间伏击执法行动的向导。管护工作之余,他还协助保护区科研人员进行鸟类环志、旗标系放的工作。每天,他都潜伏于芦苇中,用竹哨声吸引鸟下来,他捕到鸟后,科研人员会为鸟儿套上环志,测量体重、翅膀长度后再将其放飞。通过标记,科研人员能够跟踪鸟的迁徙路径,为全球鸟类迁徙情况提供原始数据。

  金伟国坦言,不少关于鸟的事,即便是最基础的知识,都是来保护区后才知道的,比如鸟的名字。如中杓鹬,土名“麦环”,因为立夏时节,这种鸟喜好在麦田里来回飞;青脚鹬,土名为“干叫叫”,是这类鸟叫声的象声词。

  近日,一只由崇明东滩保护区环志的编号为“N69”的大滨鹬在马来西亚境内被目击并拍摄到清晰照片。经查询,该个体为东滩保护区科研人员于2016年3月28日环志的个体。这也是这只大滨鹬时隔6年再次被目击。今年,由崇明东滩“出发”、带着环志“护照”飞往世界各地的候鸟,已被爱鸟人士发现了15种、132只,其中不少鸟的环志工作都有金伟国的参与。

  环志加深了金伟国与候鸟之间的羁绊,人与鸟之间“跨越太平洋来相见”的奇妙缘分因环志而实现。金伟国告诉记者,2008年,他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鸟类研讨会,有位研究员捧来一只鸟,左腿上有两个旗标,上黑下白,这是崇明东滩特制的标记。研究员告诉他:“这是你放飞的鸟,已经从崇明飞来澳大利亚了!”当时心头的自豪感,金伟国始终记得。

  鸟哨:吹到“牙齿掉光”

  近年来,随着崇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珍稀鸟类“现身”东滩。今年候鸟“大部队”基本都已抵达保护区,鸟群中以小天鹅、大雁和各种野鸭为主的雁鸭类水鸟占多数。根据保护区开展的最新一次水鸟调查,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27只,黑嘴鸥1只,黑脸琵鹭2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904只,白琵鹭293只,鸿雁55只,白腰杓鹬11只。今年,东滩保护区已开展水鸟同步调查13次,调查到水鸟近百种、23.3万余只次,共环志水鸟34种、880只,完成雁鸭类环志及采样134只。

  “新朋友”的到来,让金伟国的鸟哨有了江郎才尽的危机感。“飞来东滩的鸟种类越来越多,原本会吹的60多种鸟鸣声不够用了,学都来不及呢!”

  竹哨虽不起眼,要想学好却难。金伟国告诉记者,保护区给他找了两个徒弟,专门学习鸟哨的吹法,目前虽已跟他学了两三年,但能吹的鸟鸣声依然不多。“金哨子”准备吹到何时?“要一直吹到牙齿掉光、嘴里漏风吹不响为止。”

  (见习记者 沈思怡 解放日报记者 茅冠隽)

编辑:彭丽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