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 推动上海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

2021-09-09 10:47:21|来源:解放日报|编辑:赵春晓 |责编:赵银平

慈善超市 推动上海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_fororder_120909_p1

  图为外滩街道慈善超市。 海沙尔 摄

  从品牌服装、时尚鞋帽到二手书籍,各色商品整齐排列,甚至还为顾客专设了“试衣间”。最近,位于福州路480号临街的外滩街道慈善超市冲上大众点评超市便利好评榜第一名,翻翻吊牌,不少商品以市场价格三至七折出售,蛮有“竞争力”,吸引了不少年轻白领、社区居民前来“淘货”。

  目前,慈善超市实现全市街镇(乡)的覆盖,累计建成233家。此外,全市慈善超市地图已在市民政局网站上线发布,市民可查询慈善超市的地址、电话等信息,就近支持、参与慈善事业发展。

  慈善超市,是指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借助超级市场管理和运营模式,为困难群体和居民提供物质帮扶、志愿服务和商品销售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早在18年前,全国首家慈善超市——镇宁路慈善超市在上海成立。在政府部门积极推进下,各区纷纷探索推广这一新型慈善服务形态。

  多年来,上海慈善超市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各街镇(乡)开展慈善活动的重要平台。慈善超市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大量吸纳社会资源并用于慈善活动,从全局推动本市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第一家店亮相到如今冲上热搜榜单,慈善超市一路走来,其运营模式也呈现多元化。2018年,上海发布《慈善超市设施和服务规范指引》,要求慈善超市应具备款物募集、困难群体救助、商品销售、慈善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和便民服务六项功能,增加了商品销售和慈善文化传播两项功能。

  目前,上海慈善超市有三类运营主体:一类是由街镇(乡)政府运营的慈善超市,这种类型占全市总量的44.7%;另一类是由社会组织运营的慈善超市,占全市总量的37.7%;第三类是由企业运营的慈善超市,占全市总量的17.6%。

  在外滩街道慈善超市内,笔者见到了志愿者于丽颖,她是一名热衷公益的外企白领,开在南京东路商圈的这家慈善超市,让她眼前一亮。除居民捐赠的二手书外,所有商品都是全新正品,部分来自社会企业库存。“这样既能确保价格低廉,也能让社区居民愿买、爱买。”如今,于丽颖每周六或周日来慈善超市兼职一整天。

  此外,线下的“慈善超市”还被赋予了链接社区的功能,它们不仅出售公益商品,也成为凝结社区各类公益资源的“枢纽载体”。外滩街道慈善超市内,有一面“微心愿墙”,已成为连接社会企业、受助人员的“爱心桥梁”。

  从无到有,从局部设立到全面推开,上海在慈善超市服务内容、运营模式上不断求新求变,并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委托有资质、有爱心、懂经营、会管理的社会组织来管理和运营。

  疫情期间,全市慈善超市充分发挥社区慈善服务平台作用,在帮助社区困难群众的同时,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助力抗疫防疫,建立社会慈善资源与社区治理联动机制,慈善超市已成为夯实上海慈善事业的基层服务平台和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