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邻里汇":"家门口客厅"打造美好生活共同体

2019-12-12 10:52:13|来源:解放日报|编辑:李佳艺 |责编:石丽敏

徐汇区"邻里汇":"家门口客厅"打造美好生活共同体

在长桥四村,一支拥有约8名常驻成员的民乐队在“邻里汇”建设中顺利组建。 舒抒 摄

  2016年起,徐汇在上海率先打造“邻里汇”,初衷是为了补足中心城区家门口养老服务不足,解决社区公共服务空间少、资源散、功能弱,以及社区治理缺乏有效抓手和平台的问题。

  三年过去,全区13个街镇均实现了“大小邻里汇”全覆盖,这一“家门口的客厅”逐渐得到了居民打心眼里的认同。

   “关门”与“开门”的背后

  2016年,乔鏖刚到康健街道寿昌坊任职居民区书记。这位年轻的“80后”顿感“好难”——当时大部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就是抓一把瓜子、坐在楼道口,晒太阳“嘎讪胡”。但凡居民区要召集志愿者或是搞活动,参与的也总是几张“老面孔”。

  恰逢徐汇区正为试点建设首批“邻里汇”寻觅合适空间,位于寿昌坊小区南侧的一处闲置仓库进入大家视野。2017年开春,寿昌坊“邻里汇”建成投用,一开始有两扇门,分别位于沪闵路高架一侧和寿昌坊小区内。没多久,考虑到居民的各种担心,居委会封闭了小区里的大门。可这样一来,寿昌坊的居民想去,就必须绕道。乔鏖和同事们都觉得这样不行,“邻里汇”不仅没有方便居民,反而增加了老人走大马路的风险,“门还是得开。”

  这一次,“邻里汇”的门不仅再次打开,封闭的围墙还变成了栏杆。一天,大约50位居民把乔鏖围在中间。其中一半人“质疑”居委会,“关上的门怎么又开了。”另一半人则比居委会更先一步回应,“我们居民也要进出‘邻里汇’,为什么小区里就不能开一扇门?”

  “最后主要依靠‘谁都会老’这句话说服了大部分反对‘开门’的居民。”但乔鏖还有更重要的收获。通过这次两方持不同意见居民的讨论,他发现“邻里汇”不仅是家门口的客厅、家门口的助老服务点,更是所有居民参与议事、民主协商的理想载体。

  挖掘小区能人聚集“邻里汇”

  2015年,谢丽英来到长桥四村担任居民区书记,眼前的景象让干了20多年社区工作的她心里发蒙。“房子旧、老人多,小区里以前还有面粉加工厂,居委会楼下还有一个开了20余年的棋牌室,每天都有居民去打牌。”

  谢丽英口中的“棋牌室”,就是如今长桥四村“邻里小汇”——“常思汇”的所在地。以前,老年人要来二楼的居委会办事,必须走上陡峭的楼梯。“下雨天时别说老人了,我自己就摔倒过。”

  2017年,谢丽英向街道申请将居委会所在的小楼纳入“邻里汇”建设范畴。居民区党总支还不断挖掘小区能人,让他们聚集到即将“开张”的“邻里汇”。在乔鏖“舌战群儒”的同一时段,谢丽英终于在小区找到了一位让她激动不已的“能人”——刚从江西回沪的老胡。

  今年1月,由居民们集思广益后得名的“常思汇”正式启用,采用了“长桥四村”的谐音,也体现了居民们的美好愿望。而“能人”老胡的民乐队也在同一时间组建,拥有约8名常驻成员。有了乐队之后,读报组、编织组也自发地涌现出来。在谢丽英看来,“邻里汇”讲求的“美好生活共同体”,不仅是不同居民能在同一地点共同享受美好生活,还要让大家把在“邻里汇”得到的正能量带回家。

  把服务活动汇集在同一空间

  把客厅“缩小”后,星罗棋布地“镶嵌”进居民区,是徐汇“邻里汇”体系建设进阶的第二步。这让正在自主推进“居委会不用办公桌”、建设服务型居委的枫林街道看到了新切入点——居委会腾出的空间,可以直接变成“邻里小汇”,服务、活动汇集在同一空间,把人心真正聚起来。

  “邻里小汇”怎么建?谨斜居民区书记陈刚与同事们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在小区调研,几乎所有居民都提到,小区老人多,虽然社区卫生站已经设在这里,但仍希望增加老人活动场地和医疗服务项目。

  今年6月,谨斜居委“邻里小汇”建成,居民们用“锦鲤”的谐音“谨里坊”为其命名。居委会原来的8张办公桌精简为2个共享工位,办公室变成多功能会议室,腾出的空间里开辟了老年助浴,摆放了9张舒适的按摩椅,小区周边的理发店还定期来这里为老人理发、剪指甲,还有社会组织每周来带领老人们做手指操、教老人们使用微信。

  如今,83岁的吉传锦老伯伯每天早上都会先去公园逛逛,然后到“谨里坊”坐坐。一旁的夏阿姨则和姐妹们上编织课,“这是我刚织的帽子,漂亮吗?”夏阿姨问记者,一脸笑容。(记者 舒抒)

  原标题:徐汇区13个街镇“邻里汇”全覆盖,补足社区治理平台不足

  “家门口客厅”打造美好生活共同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