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表演《养猪阿太》。新华社 发(资料)
■本报记者 王志彦
老一代的浦东人都记得,上世纪70年代,浦东说书《养猪阿奶》曾一度风靡全国。时隔40多年后,这一题材以《养猪阿太》之名再度登上舞台,受到新一代观众的欢迎,还由此入围今年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老戏新唱”的背后,是浦东说书在北蔡的重生,是十几年来文艺工作者的坚持与守望。
编写续集再创辉煌
在上了年纪的“老浦东”心中,创作于1974年的《养猪阿奶》代表着浦东说书的巅峰时刻。那一年,在龚路文化站工作的曹刚强以当地“养猪状元”夏福官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参与创作了《养猪阿奶》。该剧演绎了一个养猪场里夫妻竞赛的平民故事,一炮而红。次年,该剧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文汇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先后报道。“那真是轰动一时,也让浦东说书的名号第一次响彻全国。”曹刚强回忆往昔难掩兴奋。此后,苏州评弹、东北二人转、云南扬琴说唱、四川清音等10余个曲种,相继将《养猪阿奶》移植演出。
2016年,刚从浦东广播电视台退休的曹刚强接到浦东说书的保护单位——北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邀约:“希望曹老师能创作浦东说书的新作。”曹刚强决定为《养猪阿奶》创作“续集”。续作《养猪阿太》讲述了主人公阴差阳错,重操养猪旧业的奇事。故事还得从阿太舒适的退休生活说起,女儿香兰送来一盆“三色彩蝶”兰花让她养,不料被一只小猪当做零食吃进了肚。兰草被吃,令人心疼不已,没想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认领这只“闯祸”的小猪。于是,仁慈的老太将破碎的兰草和被遗弃的小猪一起精心照顾。后来小猪长大并剖出一个宝贝,这会儿大伙儿却纷纷变了脸,都咬定这猪是自己的。其实,老太心里清楚,这猪的主人是残疾人阿良。老太直言不讳告诫相邻,不要占便宜,要老实做人,最终把猪还给了困难户阿良。
“鞋有样来袜有样,先要自己脚有样”,形容“打铁还需自身硬”;“养儿子眼泪鼻涕多,养囡儿猪油蜜糖多”,形容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黄鳝鳗鲢捉相打,一样滑咾一样长”,形容他人做事“狡猾”……在《养猪阿太》中,幽默生动,又极富生活气息的浦东俚语俯拾皆是。押韵的词,本土的话,身边的事,和着醒木噼噼啪啪、钹子叮叮当当,让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让非遗“活”在生活中
《养猪阿太》不仅寄托了浦东群文人再创辉煌的希望,更肩负了让文化遗产继续发光发热的使命。浦东说书又称沪书、农民书、钹子书,以“说唱因果”(有说有唱)方式,使用浦东方言,融入浦东民歌的一些音乐元素,借鉴了评话、评弹等曲种的某些表演手法,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随着城市加快发展步伐,原先的茶馆书场逐渐消失,浦东说书逐渐式微。1987年春江沪书团全体转业,从此上海专业的浦东说书演出团体不复存在,浦东说书濒临消失。2005年,浦东新区北蔡镇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普查、抢救和挖掘工作。
在被确立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之前,浦东说书的生存状态非常窘迫:找不到一处像样的演出场地,演员后继无人,在浦东年轻一代中很少有人知道家乡有这门乡土艺术。很多浦东说书艺人本身文化程度有限,作品和表演艺术采用师徒口口相授,能被系统记录下来的资料数量有限。十多年来,北蔡镇工作人员寻访10多位老艺人对浦东说书历史与艺术发展道路进行回顾,组织拍摄申遗纪录片,为浦东说书保留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如今,浦东说书陈列馆内陈列了大量从老艺人身边收集而来的服装、道具、手稿、老唱片、磁带、照片、光盘等物品。仅珍藏于陈列馆内的纸质文献就包括长篇说本27本、现代短篇话本9本、老艺人手稿21本、开篇唱词232篇,展示着浦东说书全盛时期的印迹。
除在物质、器物层面对非遗进行静态保护,北蔡镇还进行动态保护。2008年起,北蔡镇中心小学、北蔡中学设浦东说书传承培训基地,并编写浦东说书的教材,改变了过去口传心授的单一传承方式。传承培训基地开办至今,系统培训中小学生1000余人。2009年4月,消失了许久的浦东说书公益书场在北蔡镇文化中心重新开张,至今已举办1500多场,观众人数达7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