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锟
日前,市经信党委举行了一次中心组联席学习会。200多名系统干部聆听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教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的辅导报告。
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在听完报告后说,这次主题教育对经信系统而言,就是要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持把推进产业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把注重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作为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标志。
工作千万条,但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不能变。市领导多次提出,上海不唯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GDP。当前,上海产业经济面临的挑战多、压力大、任务重。经信系统干部职工深感,只要保持战略定力,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年前五个月,上海工业投资依然保持平稳增长,完成389.2亿元,同比增长18.8%,中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尤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5G等关键领域加紧布局,正在为下一个十年的上海经济持续发力蓄能。
前不久,上海承担的国家“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芯片研制再获重大突破。上海兆芯发布国内第一款采用16纳米工艺、主频超过3.0G赫兹的中央处理器(CPU)芯片。“这款芯片的发布是国产CPU的里程碑,为我国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所长魏少军如是评价。
实践反复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所在,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事关国计民生,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在产业应用上出实招,是第一要紧的事。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说,在时下最热的5G领域,我们正联手三大运营商打响“双千兆宽带城市”品牌,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5G网络建设先行区、创新应用示范区及产业链企业集聚区,充分发挥5G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效率运行、市民高品质生活的赋能作用。刚刚发布的上海加快5G网络建设和应用实施意见提到,到2021年,上海将累计建设3万个5G基站,培育100家5G应用领域创新型企业,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无论是落实“四个论英雄”要求,提高经济密度,还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最终都要靠企业来完成。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多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换位理解企业不易,为市场主体提供更精准有效的制度供给。而这,也是经信系统主题教育的重要落脚点之一。
之前的大调研中,不少企业提出政策“找不到”“看不懂”“难操作”问题。市经信委旗下“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平台迅速行动起来,着力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
比如,在平台设立“政策匹配”栏目,为企业“一对一”量身定制政策。只要企业输入名称、注册时间、注册资本、投资、研发、经营情况等基本信息,系统马上在几秒钟内生成个性化政策匹配报告。同时,还集结入驻企业服务云平台的近500家中小企业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题讲座、主题论坛、政策培训等活动,当场解答企业问题,帮助企业零距离对接政策资讯,诊疗政策理解上的堵点难点。
目前,“上海市企业服务云”注册用户43.7万个,服务店铺总数511个,提供服务产品6212个,完成服务6万个,解决企业诉求1874个,发布企业政策2468项,累计访问量594.5万人次。上海市中小企业办负责人说,“企业服务云平台的目标就是:实现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企业反映投诉有门、政策申请有方、寻求专业服务有效,为企业生存发展铺平道路,让在沪企业获得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