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前一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垃圾分类成为上海市民法定义务。
垃圾怎么分类?这个问题可难不倒崇明区长江小学三年级的小郑同学。昨天晚上吃完饭,他给收拾垃圾的奶奶唱了一首开学第一天新学的“四色垃圾分类歌”:“蓝色垃圾不一般,可回收垃圾都是我的美味餐,你可知我要是吃掉废纸整一吨,可造出好纸八百五十多公斤;绿色垃圾是厨余垃圾,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贝壳茶渣我都爱……”祖孙俩带着分好类的垃圾送到小区的四色垃圾桶,一旁值班的志愿者连声称赞:“分得很准确!”
新学期,垃圾分类成为崇明中小幼学校的“必修课”: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分学段的垃圾分类区本教材及课程覆盖全区——垃圾分类从小做起,小手牵大手带动家庭和社区的环保理念,成为崇明的全新尝试。
“垃圾分类”有全区统一教材
开学第一天,东门中学八(4)班的黄允雯带来了自己的寒假作业——一套用废旧纸箱改造的四色分类垃圾桶:从桶身设计、标识绘制到踏板制作,全部由小黄自己完成。这是2017年垃圾分类进课堂之后,孩子们学到的新本领。
2017年,崇明区率先推出了《垃圾分类》(中学版)学习用书,用作全区初中每周一节垃圾分类拓展型课程的教材。2018年,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版本的教材也相继出炉。
记者发现,三本教材非常“生活化”:不仅有面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编排,同时以崇明垃圾分类的现场和实例作为插图和标识。比如让幼儿园的孩子在游戏中了解垃圾有不同的类别;小学的教材则请学生以小调查的方式,了解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的意义和处理过程;初中则加入了上海市“绿色账户”的知识,结合生活常识亲身体验。
“绿色理念”融入学科教育
垃圾分类也走进了更多学科的教学。
东门中学的开学第一课,衍生出了多彩多姿有关垃圾分类的课堂:七年级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钟敏和学生们讨论文言文中古代垃圾分类的情况:“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人家扫除之物,悉倾于门外,灶烬炉灰,瓷碎瓦屑,堆积如山……”;数学课上,学生们根据垃圾分类的调查数据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九年级的思想道德课上,夏美红老师正在上“资源节约型社会”一课,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成为最直接的切入点;就连体育课的投篮教学,也请学生们根据不同垃圾进行分类“入框”的游戏……
在长江小学“童趣”食材花园,学生们在专业社工的指导下利用树叶、废报纸、木屑进行堆肥,种上蔬果,体验“变废为宝”和土壤改善的实践。
“垃圾桶改革”也已成为全区中小学的新实践:如今,每个班级的垃圾桶都已实现干湿分类,每个校园都有四色分类垃圾桶。
小手牵大手带动家庭社区
去年,崇明中学施佳彧、施倩和李书涵三位学生曾对城桥镇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发现,还有43.5%的居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据此,他们提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对于垃圾处理的资源和回收利用了解少”是如今垃圾分类的难点。
“这几年,高中生着眼于垃圾分类以及生态环境的研究型学习课题越来越多,”崇明区生态教育研究所所长郑耀虎说,这也激发了同学们自主地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宣讲。东门中学的志愿者社团每年都会利用寒暑假走进社区进行宣传,他们创作的“垃圾分类减量歌”朗朗上口,分类指南还被做成折扇送进社区。
“在校园中、课堂里实践垃圾分类,让绿色生活的理念走进学生们的心中;同时小手牵大手,让孩子影响家庭,走进社区,带动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这是我们的目标。”崇明区教育局副局长黄乃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