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技术”引得务川“水往高处流”
解放日报  2019-06-24 13:55:56

  ■本报见习记者 朱凌君

  对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红丝乡上坝村的村民高文华来说,今年的生活大不同——家里终于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彻底告别了之前看天吃饭、背桶打水的日子,五十亩茶园也因为有了灌溉水源,收成不错。背水背了大半辈子,高文华对自来水“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即使现在,他有时还会特意拧开家里的水龙头,只为听听哗哗的水声。“我从来没有想过,让村民都能够拧开家里的水龙头竟是如此有成就感的事情。”上海市第二批援黔干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钟争光感慨。

  水的问题关乎脱贫关键

  缺水,上坝村不是个例。以前在务川县,用上干净水是个稀罕事。务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虽然县域水资源总量较丰沛,但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天上水”蓄不了、“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结构性、季节性饮水困难多发,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

  山里的村民喝水用水,主要依靠自然降雨的“望天水”或小水窖蓄水,不少人因此患有肝胆疾病和结石疾病。若是遇上旱季,得背桶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去提水,村民们往往是站在半山腰望着流水潺潺的溪涧,却喝不上水。

  2016年7月,上海援黔干部钟争光和张匀,刚到务川县任职,便马不停蹄地四处考察,上高山、下河谷,调研各村的困难与问题。他们没想到,青山绿水的务川最缺的是水,而制约大多数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最大阻碍,也是缺水。当地“有名”的深度贫困村天山村,全村756户3280人,有半数喝不上干净的饮用水,因为缺水,村里只能选择烤烟这样耐旱的作物,种植结构单一。而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以前也不是没想过办法。为了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务川县修过提水设施,用柴油和电力驱动的都有,投入不小,效果有限。久而久之,提水设施多数都被废弃了。钟争光算了一笔账,务川县大多数的村庄距离取水地的水泵扬程都在700米以上,使用电力提水项目每立方米水的成本要超过70元,而多数村民本身就是贫困户,根本用不起这样的水。

  怎么办?上海援黔干部们意识到,水的问题关乎脱贫关键。经过多次的考察和论证,自然能提水项目应运而生。自然能提水项目的原理并不复杂,即通过水流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将低海拔处的水源提到高海拔处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再通过管道,将干净、安全的水源输送到每家每户。优势在于,不用额外的能源驱动降低了群众的用水成本,并且后期运营维护的投入较低。

  “异想天开”的方案真的有效

  一次偶然的机会,钟争光了解到,上海一家科技企业在云南省剑川县的自然能提水试验工程取得了成功,便联系对方的技术团队到务川实地考察调研,并初步论证了这项技术的可操作性。

  不过,实施过程一波三折。云南的试验工程扬程大约在100米,但务川的项目提水高度大多在700米以上,此类工程没有先例,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对于务川这样的贫困县来说,失败意味着高额的成本。村民也不理解,觉得“违背常识”,甚至一度以为这些上海干部“异想天开”。

  解决方案先从试点开始。2018年4月,扬程460米的试点项目涪洋镇小坪村自然能提水项目通水成功,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安全用水问题,也给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信心。试点项目投资预算200万元,其中上海支援的资金有100万元。此后,红丝乡上坝村和分水镇天山村的两个项目相继完工,在资金投入方面,来自上海的资金以及引入的社会资本占到了很大的比例。截至目前,已完成的这3个项目有效解决了4个贫困村609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包括贫困人口1492人。

  “争光水、匀万家”

  村民的生活用水解决了,生产热情也高涨起来。小坪村借助高山平地的优势,栽种了黄蜀葵、桑葚、梨树、清脆李等作物,并且规划了高山冷凉蔬菜以及猕猴桃、八月瓜等产业。去年村民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天山村的10万羽林下养鸡场的生产性用水也通过这个项目得以解决。

  在上坝村的项目点附近,村民已经开始种植油茶、天门冬等经济作物来增加收入。高文华家里的50亩茶园用上了灌溉水源,今年预计能收入20万元左右,明年可能还要扩种。他4年前盖新房时执意要装上的热水器现在也派上了用场,不再是多余的装饰物。67岁的上坝村村民傅尚强也很高兴,他的后背上由于背桶摩擦留下的疤痕还清晰可见,前不久,因长期缺水不太洗澡的他在通水后,终于痛快地洗了个热水澡。

  村民们都说,曾经把脊背磨破的桶,如今上海援黔干部替他们背了。还有人把通到家门口的自然能提水项目称为“争光水、匀万家”,取了上海援黔干部钟争光和张匀名字的谐音。上海的援黔干部们并不自满,总结项目的经验,打算为解决云贵高原高海拔地区群众安全饮水和产业用水问题探索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有效模式。

  从这一根根水管里,可以看到的是,结合地区优势和地方实际的精准扶贫路径。

编辑:刘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