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子精神”代代相传 上海各界人士手植红树纪念钟扬教授
新华网  2019-04-04 11:01:43

  新华社上海4月3日电(记者郭敬丹、吴振东)引种红树林,许上海一个美丽海滨,是已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的心愿。3日,复旦大学“清明忆钟扬”手植红树活动在上海浦东临港钟扬红树林基地举行,社会各界人士70余人各自亲手种下一株红树苗,以表达对钟扬的深切思念和崇高敬意。

  红树林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可以保护上海的海岸线。2007年,钟扬带领团队开始尝试红树北移,2011年,钟扬团队将10种红树植物引种到临港南汇嘴的海堤内侧。试种红树的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但钟扬的愿望不曾变过:“希望50年甚至100年以后,上海的海滩也能长满繁盛的红树,人们提起上海的时候,会毫不吝啬地称其为‘美丽的海滨城市’,这是我们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钟扬没有等到红树林繁盛的那一天。2017年9月,钟扬在赴民族地区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因在高原植物学基础研究、少数民族科研教学骨干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贡献,他被先后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斯人虽逝,红树常存。2018年夏天,在上海南汇新城镇政府、临港港城集团的支持下,50亩的钟扬红树林育苗基地落户临港新城。而今,在科研人员精心呵护下,十余种红树幼苗正在育苗大棚里茁壮生长,随后它们将被移至滩涂上适应环境,最终长成一片自然繁衍、自我更新的红树林。

  复旦大学红树林团队负责人南蓬说,红树如果能在上海落地生根,除了表观遗传学的变化,红树与抗寒抗冻相关的基因上发生的改变,也将具有重大理论研究价值。

  “我会沿着钟扬老师的足迹,把红树林事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希望变成现实。”南蓬说。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活动现场,钟扬夫人张晓艳教授将一株红树幼苗赠送给复旦大学希德书院的学生代表。她希望未来有更多青年学子加入守护红树林的队伍中,让钟扬的家国情怀和“种子精神”发扬光大。

  “钟扬就是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就是一株固岸护堤的红树,他始终秉持矢志不渝的初心,深深扎根祖国大地。复旦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红树林基地建设,把这里作为学生校外实践和劳动教育的重要基地。”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说。

  据了解,复旦大学近年来持续宣传钟扬同志事迹,弘扬钟扬同志精神。此次“清明忆钟扬”活动是今年学校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追缅英模,进一步团结激励全校广大师生不忘初心使命,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凝聚起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编辑:刘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