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牢记嘱托勇为人先 改革创新砥砺奋进
人民日报  2019-02-12 09:58:14

  90%

  上海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品牌,目前已有1274个事项接入在线服务平台,90%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99%民生服务事项全市通办。

  1+6

  2014年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上海开展了“1+6”改革。所谓“1+6”,就是调研形成的1个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

  229

  2017年2月,上海宣布对229名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进行了规范,其中137人的亲属退出经商办企业活动,11人调整现任职务。

  前不久闭幕的上海市两会上,落实总书记和中央交付上海的新的三项重大任务,成为会场最热的话题。“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总书记连续5年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作出的指示要求,为上海指明了新的发展定位,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是做好上海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更加自觉地把上海发展放到全国、全球的坐标系中思考谋划,更好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实践中探路先行,更好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发展,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奋力开创上海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重温嘱托,回望历程,上海干部群众表示,正是总书记的殷殷重托、一路指引,擘画出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的新蓝图;正是总书记的依依深情、始终关怀,激励着这座超大城市奋力书写创新发展的新传奇。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自贸试验区一张负面清单,引发制度创新与突破提升

  临近春节,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装备产业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仍在加紧建设。特斯拉项目打破了外商在中国建汽车厂只能合资的旧规,成为上海自贸区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最新案例。

  2013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

  当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次日凌晨,国内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出,列出190条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这份负面清单以“中国速度”迭代更新:2014年版缩减到139条,2018年最新版只剩下45条。

  总书记对自贸试验区倾注了深切关怀。从2014年到2017年,每年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他都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鼓励上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强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要求“着眼国际高标准贸易和投资规则,使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说,对自贸试验区战略,总书记运筹帷幄,看得很长远。建设自贸试验区,不仅有助于降低关税、便利贸易,更是以开放倒逼改革,对国内的行政审批制到备案制、行政收费到免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一系列改革,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制度创新高地。比如独创的自由贸易账户,已有56家各类金融机构建立分账核算体系,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郑杨说,自由贸易账户支持下的企业跨境融资方案,基本实现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一起利用的目标。

  华领医药技术公司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提出者。“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我们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公司创始人陈力说,这一创新让新药的研发、生产环节细分可外包,资金、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牵挂在心。2016年3月5日,他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通过制度创新,“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国际名牌香奈儿早春系列唇膏,在法国上市7天后,就摆进上海专柜,过去起码得3至5个月。这得益于“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行备案制”的制度创新。由此,香奈儿口红中国市场销售量增长35%。国际著名化妆品公司纷纷选择在浦东完成货物清关,品牌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2018年,成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年”。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上海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品牌,目前已有1274个事项接入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90%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99%民生服务事项全市通办。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科创中心建设聚焦“国之重器”,催动原始创新迸发

  2018年7月,上海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完成临床三期试验,10月提交新药申请,并计划展开全球临床试验。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李林介绍,在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发领域,上海开始进入“丰收季”: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造出仅含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率先通过体细胞移植技术培育出非人灵长类动物——长尾猕猴“中中”“华华”,近期又攻克疾病模型猴的构建难题;国家每年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中,每三款就有一款来自上海张江……

  “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在会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李林感慨:“总书记很早就已经清楚看到自主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对于发展的重要性。”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在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2016年两会上,总书记再次要求上海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落户张江的首个大科学设施“上海光源”工程,201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院士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两次问起上海光源项目的进展情况,“可见,总书记对上海科技发展多么了解,对创新驱动战略多么重视!”

  当年一个上海光源项目,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蛋白质设施、超强超短激光、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活细胞成像等一批“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设施集群。一大批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被吸引而来,张江实验室、李政道研究所等瞄准国际前沿问题的科研平台面世,微纳电子、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等研究高地凸显。

  “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年复一年,叮嘱犹在耳畔;回顾来路,更懂其中深意。如今,科技创新对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在“核高基”、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水污染治理等领域已取得一系列关键核心突破。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优化,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正在上海加快形成。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探索一条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

  “我发言时讲了几个老百姓的故事。总书记说,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好。”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老代表”的时任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记得清清楚楚。

  201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总书记要求上海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他还强调,“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两会结束不久,上海马上轰轰烈烈开展了“1+6”改革。

  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2014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从街道体制机制入手,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所谓“1+6”,就是调研形成的1个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

  2015年,上海全面完成街道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取消招商引资职能,让街道集中精力抓党建,抓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强化“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服务”的职能定位。“过去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一个窨井盖归18个部门管。”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沈永兵说,通过改革,街道内部整体性、协同性更高,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从此成为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词。

  2019年1月25日凌晨5点,伴随着最后两根路灯电源线被拆除,淮海路武康大楼周边区域架空线入地合杆工程正式完工。密布的“蛛网”被清除,居民们抬头可见舒朗的天际线。而一年前,这座95岁的优秀历史建筑,还几乎找不到一处不被电线杆、架空线、空调外机等遮挡的立面。

  细节决定成败,决定着能否让老百姓更加认同和满意。2018年,上海组织全市开展大调研,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用高科技手段应对社区治理中的顽疾,用微更新让老式社区更加宜居,用精细化服务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发扬“绣花”精神,采取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城市变得更美,百姓生活变得更好。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在改革创新最活跃的“经络”上,搭建制度“防火墙”

  “是你继续为官从政?还是你家属继续从商?”在上海,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对此必须有所选择。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上海团审议时,肯定上海市委针对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意见,要求上海在试点中按照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规定稳妥实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他强调,“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

  两个月后,上海市委公布实施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领导干部须将亲属经商办企业情况向组织作专项报告,并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进行明示。

  从制度制订到颁布实施,领导干部们接受了一次党的纪律和规矩教育。看上去把干部管严了、约束紧了,实质是用制度保护了干部,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

  2017年2月,上海宣布对229名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进行了规范,其中137人的亲属退出经商办企业活动,11人调整现任职务……至此,整体规范工作基本完成,作为制度纳入常态化管理。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2018年,上海又出台“七个不得”,为国企领导干部划“红线”。同年10月,市国资委系统44家市管国有企业约350名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填写了登记表,对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经营业务往来、投资融资合作、企业改革改制等7个方面的利益冲突情况作出说明。

  “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标看齐,是我们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保证。”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廖国勋表示,在改革创新最活跃的“经络”上搭建制度“防火墙”,在回应群众普遍关切中解决突出问题,上海将坚持标本兼治,扎紧扎牢制度笼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上海干部群众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关键要在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实践中磨砺精气神,激流勇进,敢于攀登,不负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殷殷嘱托,在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编辑:刘征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