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14号楼404室4个人,都准备考研,真棒!”前天,来自贵阳的上海大学新生杨瑞龙刚来报到,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上海的沈嘉楠、江西的陈志斐、安徽的李俊辉。四个男生准备打造“学习型寝室”。今年,上海大学首次在按大类招生的2863名新生中实行 “按照趣缘分配住宿”。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通过登录网络系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内容申请住宿,学校据此尽可能地匹配安排。所有四人寝室中,作息习惯一致率达到100%,学习意向一致率82.85%,休闲兴趣的一致率44.85%。如此大规模“定制”室友,在沪上高校尚属首次。
宿舍申请表共有四道选择题,分别是:本人作息习惯是早睡早起、晚睡晚起还是两者皆可?学习意向是出国留学、考研深造、自主创业还是求职就业?休闲兴趣是运动健身、书法绘画、歌舞乐器、旅行出游还是动漫或网游达人?是否有特殊需求,如身高超过190厘米,体重大于180公斤等?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玉华介绍,助力新生建立新型寝室关系,需要适应新生的群体性特点,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宿舍需求也成为学校和老师了解学生的新窗口。作息习惯、学习意向、休闲兴趣,这三个需求指标在匹配室友的过程中权重各是多少呢?“作息时间是第一位的,尽量百分百匹配。其次是学习意向,接着是休闲兴趣,”孙老师说,朝夕相处起码四年的大学宿舍,是学生重要的课后小环境,应充分尊重其个性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宿舍分配机制,对传统的学生管理也带来了“冲击”。过去,新生安置是根据已定好的专业,分完班级,再按照班级来排定宿舍。然而,只有人群基数足够大,需求匹配率才能更高,若先在班级这块切分开,“按照趣缘分配住宿”的可操作性就降低了。如今,新生录取后,首先被各自归入大类招生的理工、经管、人文等三类下,然后直接根据学生需求安排寝室,最后才根据寝室组合为班,分配辅导员。这样的操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