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邀专家共同探讨“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2018-08-21 10:19:27|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静安邀专家共同探讨“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老建筑保护别脱离环境 周边环境可能价值更高

  东斯文里位于苏州河滨河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域内67街坊,是本市最大的成片广式石库门建筑。记者8月20日获悉,静安区正在东斯文里探索石库门里弄建筑保护和利用新路径,力争实现新建建筑与保留历史建筑空间的协调。

  “对老建筑的保留保护,不能脱离其所在环境,周边环境可能比建筑本身的价值还要高。”8月20日,著名建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郑时龄,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做客2018上海书展 “静安区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讲座,探讨历史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让原有环境感觉延续下来

  这两年,社会各界对历史建筑的关注度极高。但在专家看来,我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远远不够,那些“长得不好看”却有高价值的建筑,最需要保护。伍江说,历史建筑是否应被保护,取决于其价值。很多住着不太舒服、看着破破烂烂的历史建筑,可能有很高的价值。

  在保留保护历史建筑本体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价值。位于苏河湾地区的老北站地区,堪称石库门博物馆,目前确定下来的保留保护体量比新天地加上田子坊还多。静安区委托同济大学专家完成《老北站地区风貌保护研究及城市设计》,秉承成片保护和分级分类保护的原则,从保护历史风貌出发,构建了这片区域由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地块肌理等历史风貌要素为主体的保护体系。

  “历史老建筑保留保护,要留存历史文化的可读性,这种可读性不是做出来的,要从其原有环境中体现出来。有时周边环境可能比建筑本身的价值还要高。”阮仪三说。伍江也表示:“老建筑原有环境是历史建筑价值所在,环境的拆与留,应更多考虑如何让原有环境的感觉延续下去。”

  改造别冲击历史文化保护

  上海还有大量里弄建筑没有列入文物建筑。住在里面的很多人,还过着“72家房客”的生活。这样的里弄建筑应如何保留保护?

  几位专家均提出,上海里弄建筑要降低人口密度,对房屋合理修缮,才能更好保留保护。阮仪三说:“历史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就是‘留存’,如民居留存着传统生活方式、传统邻里关系等。新式住宅区不会有这样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所以,历史建筑的保留保护还要让住在建筑里面的人特别是与石库门有‘血缘’关系的人留下来。”

  伍江提出,里弄建筑改造还要转变一种观念,不能简单地将石库门与现在的理想化住宅相提并论。“老建筑的功能变化是正常的,但新功能进入后,不能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产生冲击。对里弄建筑进行改造,只要能用、用的人能接受这种用法,就可以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