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钢渣回填滩和铁砂采砂场,如今却是吸引百余种鸟类驻足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去年,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揭牌。本报记者赵立荣摄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前提是坚持生态优先。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从钢花到浪花:一个滨江新区的蜕变
——记者现场采访宝山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
参加“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上海段采访的记者们,昨天走进位于宝山区的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以及智慧湾科创园内的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体会宝山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
钢渣上建起湿地公园
【现场】
阳光懒懒地洒在湿地上,来自大自然的天籁——清脆的鸟鸣声不时响起,小动物们趁着难得的清凉出来活动。
这里是市区难得一见的湿地森林公园——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长江黄浦江交汇于此。据统计,开园以来园内已发现鸟类144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部分鸟类成了园内留鸟。
谁能料想,这个被许多摄影爱好者视为“宝地”的湿地公园,竟是由钢渣回填建起来的。这一曾经的长江滩涂上的钢渣垃圾场,见证了一场老工业区的华丽蜕变。附近的“原住民”都知道,上世纪60年代起,受限于当时的炼钢技术,周边的上钢一厂、五厂在炼钢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钢渣。人们将这些钢渣陆续回填在这片长江滩涂湿地上,经年累月,便形成了如今这座湿地森林公园的陆域部分。
【实录】
讲述人:宝山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董义
我们当地老百姓都把这座公园亲切地称为“生态绿肺”,它不仅改善了空气质量,还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上世纪工业兴起的时候,许多企业生产时会冒出或黑色、或黄色、或红色的烟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但是现在,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成了一个天然氧吧,让人们能够享受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真正的绿色生活是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里的,除了在观赏层面,还要坚持“实用主义”。傍晚时分,这里有许多人在木栈道上漫步。人性化的亲水平台设计可以让人们在江边感受清风拂面的快意。个性化垃圾桶、休闲椅的设计也很有创意而且实用。未来,公园内的设施还会向“智能制造”方向不断升级。
感受长江河口生态美
【现场】
五个玻璃展示窗的颜色渐渐淡去,从海水窗口到淡水窗口,依次展示了海龟、鲶鱼等多种鱼类,甚至还有长江口珍贵的水生物——中华鲟。这里不是水族馆,却是沪上难得一见的主题类科技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惟一以河口为主题的科技馆。
轻轻走过地上的互动区域,那投影而成的游鱼仿佛真的受到了惊扰一般,四散退离。戴上立体眼镜,人们感觉如鸟儿般飞翔,而钻滩涂、芦苇荡捉蟛蜞和跳跳鱼的小游戏又让人不觉又回到了儿时。展馆里不乏有趣的互动游戏,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据了解,该馆以“自然、生态、科技、人文”为主题,设置序厅、资源环境厅、科研应用厅、人文历史厅以及四维动感影院。以“水”为重点,科技馆将既是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人们观江临海,远眺邮轮,休憩娱乐,拥抱绿色的绝佳选择。
【实录】
讲述人: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何青
整个长江河口,作为湿地生态保护区而存在,起到的是调节生态系统的作用。首先,它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鸟儿们可以在这里觅食。其次,长江口是中华绒螯蟹最大的天然产卵场,起到了丰富渔业资源的作用。此外,这里还是重要的洄游通道,中华鲟在这儿洄游到长江上游干流和金沙江的下段产卵繁殖。
我们视线所及的仅仅是长江河口的一部分,实际上它还有庞大的水下三角洲区域,可以一直连通舟山渔场。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所在的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搭建起一个绿色生态系统,让植物、动物拥有更舒适的生长环境,也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融洽。
3D打印走进日常生活
【现场】
与人们意想中的僵硬、刻板不同,世界上第一条运用3D打印技术制成的白色连衣裙在模特身上尽显灵动,别具一格的造型、崭新的制作材料拓宽了设计者的思路,创作火花就此迸发。一瓶瓶装着光敏树脂等液体材料的小罐子也成为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里重要的展示内容,让人们对3D打印技术的前世今生又多了一份了解。
在整个博物馆中,最吸引目光的当属全球首款3D打印机,是馆方用于永久收藏与展示的。这台打印机的面世,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3D打印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是中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首家以3D打印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展示一系列尖端的3D打印成品,让人们对这一略显高冷的技术拥有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实录】
讲述人: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馆长朱丽
我们目前以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为依托,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以3D打印为主导的创新产业聚集效应,帮助许多3D打印企业实现其商业价值,构筑起3D打印生态圈。
未来,博物馆还将关注一系列3D技术的行业运用,如医疗、消费品等领域。通过一些主题性、专题性的论坛、讲座和沙龙,真正让这一高科技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博物馆也将继续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新理念,使生产制造更有柔性、灵活性,从而让未来的产品远离千篇一律的大规模制造模式,向更具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发展。
北外滩之变:从老码头到世界级岸线
■本报首席记者张懿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昨天来到黄浦江虹口段,全方位领略了北外滩世界级水岸风情。
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黄浦江从未像现在这样彻底敞开胸怀,慷慨地把全部的江风江景呈送给人民。去年底,黄浦江两岸地区岸线实现全程贯通开放,在涉及的8个区、45公里岸线中,虹口北外滩的2.5公里是最核心的一段。
令人震撼的生态空间
【现场】
登上浦西已建成的最高楼、毗邻北外滩的白玉兰广场320米顶层露台,数十位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记者顿时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往北眺望,可以一直看到滚滚入海的长江、甚至包括“生态明珠”崇明岛。在围栏边大胆往下探头,则可见一根绿带沿岸铺陈展开,这就是北外滩的生态公共空间。
走近滨江,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花园。绿草茵茵,遍植大树,许多乔木的树冠足以为几十人遮阳。为转型生活岸线,海鸥饭店旁的经营场所全部拆除,封闭的游船码头经改造后开放,除了建设众多的绿地小品,滨江各单位还让出了更多空间来建设公共设施和健身观光步道。
【实录】
讲述人:北外滩居民张界那
十年前我嫁到北外滩,住进东长治路上的一条老弄堂。虽然和黄浦江咫尺之隔,却很难真正走近它。因为附近货运码头作业时带来扬尘,从窗口看出去,天经常是灰蒙蒙的。
2016年底,沿着一根新开通的健身步道,我第一次从家门口走到了黄浦江边,那种美好的感觉让人实在难以忘记。自那以后,北外滩越来越美,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去黄浦江走走已成为我和孩子最喜欢的休闲方式。不仅年轻人,老人也是受益者。我们弄堂的裘奶奶身体不好,医生让她必须经常晒太阳。过去,裘奶奶经常要坐半个多钟头的公交车去和平公园晒太阳。现在,滨江绿地相当于是家门口的公园,她开心得不得了。
科技人文点亮一线江景
【现场】
北外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江景和绿地之美,更有在此汇聚的科技和人文景象。在滨江沿线,每隔几十米就可以看到一个标注着“超·爱上海”的立柱,这就是目前全球最快的公益性WiFi。高速的网络覆盖,不仅能在朋友圈“秒发”浦江美图,更可以支撑其他一些智慧设施。比如,北外滩岸线上的一家无人便利店,支持扫码开门,选择商品后可扫码买单,全程不到一分钟,记者们纷纷在此补水解暑。事实上,连滨江体育设施也十分“智慧”,包括可以测算射门力量的智能球门,可以帮孩子锻炼反应速度的智能迷宫等。
作为上海面向世界的窗口,基于深厚的人文底蕴,北外滩沿江用数百米的玻璃墙建起一条文化长廊,通过历史图片和二维码展示出“码头衍变”“西学东渐”“名人踪迹”等故事,从而让往来的游人在这个特殊的露天博物馆接受到一次文化的洗礼。
【实录】
讲述人:北外滩管委会王兴余
如今的虹口滨江既有得天独厚的一线江景,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每当晨光熹微和夕阳西下的时候,滨江步道上各类健身、漫步、休闲、观光的人群络绎不绝;各类群众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轮番上演,许多时尚品牌也选择在此进行新品发布。原本功能单一的邮轮码头,摇身一变成为时尚新品发布平台,滨江的活力和魅力不断提升。
高质量发展迸发活力
【现场】
生态的提升实际上能从长远支撑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自上海开埠后,北外滩沿江岸线就是货商往来和人流汇集之地。近年来,随着滨江一线向人文、生态、智慧滨江转变,整个北外滩的经济和产业布局调整,功能不断提升。
目前,航运、金融已成为北外滩功能区的主导产业,占到了区域经济贡献度的49%。在北外滩的引领下,附近区域集聚了5000多家航运和相关企业、35家各类航运要素机构,还有1500多家金融和财富管理机构,管理的资产规模突破4.5万亿元。与此同时,科创在北外滩的发展也愈发蓬勃。据介绍,随着宝马(中国)研发中心、尼桑(中国)研发中心、国科创新研发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的入住,北外滩将进一步注入科技新活力,呈现更为强烈的产业、功能变化,老城区焕发青春的全新道路越走越宽。
【实录】
讲述人:北外滩入驻公司白领盛琛
我在北外滩的一家公司工作了六七年。刚来的时候,我们公司所在的办公楼是附近极少的几栋商业楼宇之一,原先从窗口望下去,满眼都是老旧居民区。现在,越来越多的现代楼宇在这里建起。对我们来说,带来的一个好处是,因为人气越来越旺,大家在中午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地方吃午餐。此外,公司领导现在很鼓励大家利用午休时段,去滨江沿线跑一跑、动一动。天气还没那么热的时候,我曾和同事一起到杨浦大桥打了一个来回,感觉就是两个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