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营增改革试点纪实:主动请战成"探路人"

2018-07-10 08:45:12|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主动请战探索“上海经验” 上海营改增改革试点纪实

  营改增试点改革,无疑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一项不可不提的重大税制改革创新,其减税效应持续显现,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开始试点至今的六年时间里,上海一直坚守其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战略定位,在营改增改革中承担着“探路人”的重要职责。

  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试点企业新老税制的顺利转换,基本解决了试点行业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和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在破解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瓶颈方面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改革成效。回首营改增在沪试点改革之路,大致可以分为改革前的调研筹备阶段、部分城市部分行业试点阶段、全国部分行业试点阶段、全国全行业试点阶段和当下正在进行的规范增值税制度阶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图片说明: 2012年2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税务局开出全市首张服务业增值税缴款书

  主动请战上海率先试点营改增

  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开发布的数据,在未实施营改增的2011年,上海第三产业占比尚不足六成。许多体制、机制、管制和税制因素制约城市产业转型,其中营业税税制下的重复征税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尽快实行营改增试点改革刻不容缓。

  “早在营改增试点之前,上海就已经开展相关的筹备工作,而且规格相当高。”据上海市财政局税政处处长印征平回忆起当初,早在2009年5月,上海成立了由国家和上海多个职能部门、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现代服务业税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在课题组系统开展预案研究,并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提出在上海率先实施营改增试点的初步设想,并于2011年初正式向国家提出申请,得到了多个上级部门的积极回应。

  由于之前课题组准备工作充分、预案研究成果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在距离上海提出申请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同年11月2 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行业率先开展营改增试点,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

  对症下药对企业实行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

  但上海地区的局部试点并非一帆风顺。在改革初期,由于试点行业较少、试点地区有限,部分企业的税负的确略有上升。上海市财政局税政处副处长顾以凡向记者举了上海某个航空公司的例子,在2012年的前几个月,由于没有购入飞机和大型设备,企业缺乏进项抵扣,税负较营业税时期大幅上升。

  “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的原则和要求,在地方试点期间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顾以凡解释道,企业在增值税税制下较原营业税税制下多承担的税额将获得财政补贴,以确保税负不增加,保证平稳过渡。得益于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该航空公司平稳度过了税负增加的前期。进入下半年后,随着公司买了新飞机、添了新设备,进项抵扣大幅增加,全年核算下来税负还较营业税税制下更低,企业的积极性被更好地调动起来。

  在最先试点营改增的交通运输业中,不仅是高端的航空企业得益,大量的小微企业也因此获利。上海启亚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实行营改增之前,其营业额的还不到50万,工人也就10来个,典型的小微企业。2012年,借着营改增试点的春风,“启亚”完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后税负减少,又添置了几辆货运卡车,规模也得到了增长。

  管中窥豹,营改增大浪潮可见一斑,据悉,2012至2013年,上海共对约1.1万户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实施了营改增试点财政资金扶持。

  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的“上海经验”

  针对上海在营改增改革试点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海财政局也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进一步调整优化营改增试点政策的意见建议,为国家进一步加快改革试点进程和调整优化营改增试点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这些意见建议不少已体现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后续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和政策规定中。”印征平向记者说道,比如影响和制约税制改革效应进一步放大的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两个局限”问题,上海提出了加快扩大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范围的“双扩围”意见建议。

  建议得到积极响应,从2012年的9月开始,营改增试点地区逐步扩大到北京市、江苏省、安徽省、福建省等地。到了2013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并在随后的时间内逐渐扩大了试点行业的范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

图片说明: 2016年5月1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开出全国全面推开营改增后,沪上的首张增值税发票。

  营改增从上海起步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国试点,直至于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实现了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消除了重复征税,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专业化社会分工协作,有力地支持了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上海营改增先行先试的改革探索和引领示范,为后续国家推广复制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

图片说明: 2018年 5月1日上海一消费者拿到新税率发票。

  渐入佳境营改增6年来改革红利持续放大

  随着改革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试点行业范围逐步扩大、试点政策日趋完善,上海营改增试点的改革红利不断显现放大。

  首先,试点行业税负呈总体下降态势。与原实行营业税税制相比,实施营改增试点后,本市所有试点行业整体税负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据统计,2017年,本市营改增试点减税1280亿元,是2012年营改增试点减税金额的9倍以上,加上2012年至2016年已累计减税1968亿元,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规模达到3248亿元。

  其次,营改增对“稳增长”的助推作用不断增强。在这次改革中,国家将税制改革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机结合,通过税率设置和优惠政策过渡等制度安排,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税制环境,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上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大量服务业小微企业税负降幅达到40%左右,成为本次试点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不仅如此,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加速集聚上海。2017年,上海共新增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5户、投资性公司15户、研发中心15户(分别累计达到625户、345户和426户),国际性跨国公司落户上海的意愿明显增强,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为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不断前行改革任务没有完成

  “目前仍叫试点,就是因为改革仍在路上,任务没有完成。”印征平补充道,下一步,上海将紧紧围绕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上海要“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的总体要求,在深化完善和拓展提升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先行先试、聚焦突破的推进力度,加快建立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不断优化完善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协调发展的税制环境,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作出新贡献。重点推进落实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2018年国家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和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以及对部分行业实施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等增值税改革措施,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红利,进一步提升各类企业的受惠获得感。

  二是继续密切跟踪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妥善处理试点过程中出现行业性、整体性问题,重大政策问题及时研究提出建议上报国家部委,进一步优化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

  三是积极配合国家部委做好增值税改革立法重点税制要素问题的研究论证工作,加快有序推动税制改革进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