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专业不容错过

2018-06-22 10:54:46|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专业不容错过 毕业生都非常吃香

  ■顺应大数据的热潮,今年不少沪上高校首次招生的新专业里,都齐刷刷出现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从不少高校今年的就业情况看,统计学、信息管理等一些和大数据“沾边”的专业,毕业生都非常吃香,薪资水平处于应届生的领跑位置

  ■不少院校今年开设的新专业踏准 “热点”,从“新工科”“人工智能”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都是高度契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受到重点扶持的专业方向,而且都有学校的强势学科作为依托

  2018年上海高考分数将于明天公布。由于实行考后填志愿,对今年的应届高三考生而言,眼下这几天,头等大事莫过于填好一张专业志愿表。

  哪些“好专业”是今年的考生们不容错过的?各大高校招生又有哪些 “新行情”?记者这两天走访了沪上多所高校,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多所高校的招生办主任除了极力推荐各校的 “王牌专业”外,还不约而同地提及了今年首次推出的新专业。

  过去,不少考生和家长面对新专业,往往很犹豫:看似名头不错,但是办学实力和师资都无从考量,最后往往出于“保险”的考虑而弃选。而今年,不少大学招生办主任则极力“吆喝”:一批“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专业真的很不错,建议考生大胆填报。

  多所名校今年新增大数据专业

  顺应大数据的热潮,今年不少沪上高校首次招生的新专业里,都齐刷刷出现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目前,已有多份业内蓝皮书都指出,未来3至5年,大数据人才的供给难以跟上需求的增长,人才数量缺口在150万左右。而另一方面,从不少高校今年的就业情况看,统计学、信息管理等一些和大数据“沾边”的专业,毕业生都非常吃香,薪资水平处于应届生的领跑位置。据悉,在目前 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企业的招聘岗位中,60%以上是面向大数据人才。

  不言而喻,站在风口上的大数据专业,势必会吸引很多考生和家长的目光。但是,高校的办学实力究竟如何?

  上海财经大学今年一口气开设了两个大数据专业,其中一个授予理学学位,一个授予工学学位。该校招生办副主任彭曦介绍,今年首次招生的两个“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分别隶属于该校统计与管理学院(理学)和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工学),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各有侧重。其中,授予理学学位的大数据专业,其办学基础是学校的统计学专业,而在成为一个独立的新专业后,专业核心课与传统统计学专业显著不同,目标是培养能从事大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把握实际经济金融运行或者商业运作规律的复合型数据科学人才。授予工科学位的大数据专业由于脱胎于计算机专业,所以专业核心课主要涵盖数学基础、程序设计、体系结构与数据安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行业知识与应用等,重在培养能胜任大数据分析、处理、开发和研究等领域工作,特别是能以数据思维解决财经应用领域预测与决策问题的高端复合型科技人才。

  今年,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也都新增了大数据专业。

  新专业踏准“热点”,强势学科做后盾

  考生和家长很容易发现,不少院校今年开设的新专业之所以十分诱人,因为都踏准了“热点”,从“新工科”“人工智能”到“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都是高度契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受到重点扶持的专业方向。和过去一些院校出于招生考虑而“跟风”开设的热门专业不同,今年不少高校的新专业都有很硬的“娘家”。

  同济大学今年新增十个本科专业,其中七个与“新工科”有关。除了大数据,还有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海洋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的工科专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而我们最新招生的七个专业,都不是从零开始打造的,而是依托学校最强势学科,结合近年教改取得的成果和教师们最新科研成果而开辟的。”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告诉记者,最近几年,该校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了十余个教学试验区。此外,为培养新兴产业急需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学校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已在本科阶段开设96门交叉课程。而这些已经取得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成果,都是新专业应运而生的基础。

  上海大学今年新增的专业中,也有“智能制造工程”。该专业致力于以机器人为载体,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培养智能制造新兴工程领域高端领军人才。上大招生办副主任汪宏斌介绍,这个新专业设置于学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自动化工程系下,依托学校已入选国家 “一流学科”的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洞察到人工智能迅猛的发展势头,上大今年还新增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个上大新专业都设在 “专业组1”——从去年招生情况看, “专业组1”录取分数线在上大投放招生的几个专业组中是最高的。

  人文社科领域,不少新专业走了高端路线

  除了理工科领域,今年,不少高校也在人文社科领域开设了不少优质新专业。

  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所呈现的旺盛人才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新增三个小语种专业,分别是捷克语、乌兹别克语和斯瓦希里语。上外招生办主任王斌华介绍,从学校近年办学经验看,“一带一路”建设明显提高了小语种人才的就业质量。“今年新增的三个小语种专业,语言对象国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国家经济实力不俗,且语言使用人口众多。”王斌华举例说,上外早在2015年就开设了乌兹别克语课堂,2016年乌兹别克语正式成为全校通识选修课。此外,在国内高校中,能开设乌兹别克语这类中亚语种的院校还属凤毛麟角,考生完全不用为就业发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今年新增国际经贸规则专业,人才培养走的也是高端路线,主要服务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以及国际争端解决,服务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和 “五个中心”建设。该校招生办主任魏舒介绍,这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培养具备扎实法学基础,并复合经济学、投资学知识结构,通晓国际经贸规则,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并掌握规则制定技巧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