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读”书单何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8-05-30 09:32:29|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一份“不必读”书单,在网上炸开了锅。由于多个转载版本断章取义,严锋紧接着发布了澄清的文章,说明自己原意是强调阅读不能“一刀切”,读者不应对专家书单太过盲从。

  无独有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也透露曾多次有人让他荐书,均被其婉拒。他认为,人的精力和现实需要毕竟有限,读者要明确所求知识的领域以及自己的程度,然后去找最合适的书。

  那么,究竟该不该开书单?书单消费背后是怎样的阅读心理?此次“不必读”书单一石激起千层浪,恰恰引出了大众对于当下的“书单乱象”,对于读书本质的更深层思考。毕竟,阅读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情,没有也不可能有模板。对于读者来说,最合适的书单,还要靠自己来寻找。

  破除专家荐书的“必读”迷信

  这几天,一则题为“复旦中文系教授写了‘不必读’书单”的文章在网上疯转。与大家常见的“必读”书目相反,文中列出了诸多作者认为不必读的书,包括“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所有名著的续书”“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等,一时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原作者严锋很快发文澄清,这份书单来自于他的旧作,网上流传的版本裁去了他当初写在开头的数段文字,丢失了原意:“我的意思是这世上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书单,专业阅读与非专业阅读的差别非常大。……现在流行的书单都是专业人士推荐的书,非专业人士最好长个心眼,别听见风就是雨,也许他的蜜糖,就是你的毒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严锋进一步解释说,他之所以要开列“不必读”书单,其实是想强调,这是一个讲究时间成本的时代,也是一个高度定制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阅读就更不能够“一刀切”,照搬他人的选择。这份“不必读”书单也仅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读者不必太过拘泥。“同样的书,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人群,价值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应该为自己定制适合的书单。”

  众多书单实为促销广告

  随着这一份“不必读”书单的传播,有关“书单”的话题也在网上迅速发酵。在评论中,许多网友在为作者的 “真性情”点赞的同时,也针对身边林林总总的书单纷纷发出吐槽:“买了无数 ‘必读’书,大多没翻几页就放架子上了。”“看多了专家推荐书单,都夸得天花乱坠,这篇简直是书单界的一股清流!”

  在专家看来,这一次不必读书单激起的风波,正是对当下书单乱象问题的一次集中呈现。朋友圈里,我们时时要经历各种名目、各种类型、各种专家开列的书单的“狂轰滥炸”:“一生必读的 60本书”“权威专家力荐,2017年最值得读的10本书”“了解中国历史,选这 20本书就对了”……然而细细推敲,真有必读、最值得读的书么?许多不过是披着“书单”外衣的促销广告罢了。出版人彭伦说:“读者需要明白,微信时代,书单中有的书是运营公号的出版机构塞进的‘私货’。”

  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书单能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广告手段?换言之,为什么有读者喜欢照着书单来买书?在评论家黄德海看来,这其实反映了一种“不怎么读书,唯恐找不到捷径”的阅读焦虑。对于阅读量不够,缺乏明确方向,又总想着要读点“有价值”的书的读者来说,打着“权威”“必读”旗号的书单似乎提供了一条选书的捷径。但事实上,因为不适合自己,买来的书多数又被束之高阁。现在市面上常常有将数十本“经典名著”打包售卖的套装,也是现成“书单”的一种,其受众中不乏缺少耐心的选书者。黄德海认为,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目,而不是什么都等着别人“喂”。

  阅读是个性化的事,最合适的书单要靠自己寻找

  尽管乱象重重,这并不意味着当下没有好书单。只是比起甄别专家荐书的诚意高低和“水分”多寡,我们更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书单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专家指出,一些书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有益的参考。但并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书单,真正成熟的读者,应该会自己选择合适的图书。

  青年评论家徐刚认为,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很多初学者不知道该从何处使劲,让老师开书单也是人之常情。尤其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书单是非常必要而又有效的导引。国内外几所知名的大学几乎都有专业的推荐阅读书单,让不少学生受益良多。

  至于大众阅读,钱穆、季羡林等“大家”都曾列过推荐书单,《纽约书评》《卫报》等全球知名期刊也曾多次广泛征集作家、学者意见,发布好书榜单。多位专家指出,这些书单都相对“靠谱”,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久前,思南书局开设“在思南·一个人的书单”栏目,邀请一些作家、学者,每人荐书数本,并写下简短评语。作为荐书人之一,黄德海认为,这一书单的开设目的,并不在于要让读者照着买、照着读,而在于给出每个人的一种阅读视角。而这,或许也是今天多数书单的意义所在。

  但是,无论再怎样权威、中肯的书单,也不可能适合每位读者。1920年代,胡适、梁启超等人均为青年学生列出了国学领域的推荐阅读书目,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许多典籍被列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但这些书真的必读吗?鲁迅专门撰文嘲讽了一番,而后应友人之邀,又列出了一份学习文学的书单,与胡、梁选书截然不同。这也恰恰佐证了,每个人对书的理解和视角不尽相同,要给出一份“适合所有人的书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