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吐芳华:上海制造推出去

2018-05-18 09:16:22|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之春”发新枝吐芳华:世界一流请进来,上海制造推出去

  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将于5月17日晚落下帷幕。为期三周的音乐节里,共推出了66部(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上海标识度的原创新作,134名才华横溢的音乐、舞蹈新人从这里启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1

图说:第35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官方图

       舞台上,37台汇集“世界一流”艺术家的高质量音乐舞蹈节目轮番上演;舞台下,数千名艺术家走进地铁、商圈、社区,将精彩演出带到百姓身边。4所艺术音乐院校敞开大门,几万名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精彩直播和录播,则让几百万“网民”足不出户就能共襄艺术盛宴。

       做强文化“码头”,涵养文化“源头”,上海文化老品牌“上海之春”正以崭新活力开启新征程。

  世界首演 当“码头”也当“源头”

       把“世界一流”请进来,将“上海制造”推出去,是 “上海之春”不变的追求。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新形势下,这一走过60余载春秋的老品牌,更要助力上海做大“码头”、涵养“源头”的目标。

       在本届音乐节上,众多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团体与艺术家纷纷来助阵。欧洲嘉兰古乐团、汉堡议会音乐家古乐团、莫斯科大剧院歌剧院、美国太平洋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娜塔莉斯图茨曼及其室内乐团更是将他们登陆中国的首演、首秀、首站放在了“上海之春”,充分表明他们对“上海之春”平台和上海文化大码头的信任与信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

图说:莫斯科大剧院带来歌剧《沙皇的新娘》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与此同时,自“上海之春”平台涌现的一批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原创新作,依托上海大码头的全球优质资源为支撑,也在不断提高集成、配置能力。它们的全球首演,正刷新着世界对上海乃至中国艺术创作的期待。

       开幕演出《谛听天籁·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集结八位来自上海本土、北京、天津和奥地利的中青年作曲家,创作推出八部音乐风格各异的交响作品,以朗诵、合唱、独唱、钢琴等多样形式跨界呈现。《锦绣中华——西北风情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不仅是上海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一市音乐资源的大集成、大融合,更是民族音乐呈现方式上的一次创新升级。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

图说:开幕演出《谛听天籁·中华创世神话原创作品音乐会》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由上海爱乐乐团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联合委约的《龚天鹏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在艺术形式上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精华的珠联璧合,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了国际国内同步直播,是用国际语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有益尝试。芭蕾舞剧《睡美人》集成本土院团创作力量与国际编创专家团队,对标世界一流进行全新创作,最终呈现出上海版的华美巨制。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

图说:芭蕾舞剧《睡美人》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四场世界首演对资源集成、配置和融合的方式,大大激发了“上海之春”品牌原创力。

  新人新作 传统中汲取能量

       作为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始终不变推新人、创新作的初衷。不同于以往,青年艺术家们热衷追逐国外艺术潮流,在本届音乐节的舞台上,最耀眼的新人新作都是将目光调转到身后,关注中国五千年的来路,自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用作品的“辨识度”验证那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龚天鹏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的作者龚天鹏是90后,虽说10岁左右就被家人带去海外求学,但他骨子里深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部交响新作中,他将中国国粹京剧之美融入交响乐,《贵妃醉酒》的美、《霸王别姬》的悲,戏曲声腔、程式化表演、悉数被他“破译”并转化为音符。民乐新概念交响作品《牡丹亭之梦的十二个瞬间》的作者郭思达是80后,他首次尝试将古典乐曲、古老声腔融于民族管弦乐中,跳脱固有的思维和概念,让民乐与戏曲揉捏地更为紧密。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

图说:张亮指挥《龚天鹏第十交响曲“京剧幻想”》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作为全国首次对非遗传统舞蹈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民族瑰宝舞之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汇聚全国150位非遗舞蹈传承人同台献艺,之后更吸引近百位专家学者开展论坛研讨,演出网络直播时,有143万网友热情“围观”。

       此外,《古月·新声——陈应时解译敦煌古谱音乐会》、跨界融合创新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等演出,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开掘和再创造,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兼具,体现了当代音乐思考与传统文化的奇妙“化学反应”。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6

图说:跨界融合创新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青年作曲家、演奏家和青年编导、舞蹈家群体的崛起,是“上海之春”品牌永葆青春的源动力。而本届音乐节的大部分参演项目都采用了新老融合的方式,大量启用年轻艺术家担纲作曲和编创,让“老品牌”焕发了青春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