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问题导向”抓改革敢于较真碰硬

2018-05-14 10:05:28|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上海大调研 上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展开为期一年的全市大调研 大调研:“问题导向”抓改革敢于较真碰硬

  ■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展开各种形式调研73.96万次,共收集各类问题43万件,其中民生难题、改革难点、开放盲区成为调研“靶向”

  大调研,这是迈进新时代的上海,从上至下、全市涌动的一个热词。大调研,不仅成了广大干部了解基层、贴近群众的最优选项,更成为拆解难题、推动深层次改革的最有效路径。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以丰富维度充分聚焦上海大调研。当前,上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展开为期一年的全市大调研,在改革开放一线发现问题,在基层前沿解决问题。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展开各种形式调研73.96万次,通过明查暗访、蹲点座谈、网络平台等渠道共收集各类问题43万件,其中民生难题、改革难点、开放盲区成为调研“靶向”。

  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破难题、闯难关。

  对于上海来说,改革开放已经步入深水区,如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真正落地生根?改革接下来的发力点究竟在何处?上海市委大调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坚勇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大调研这一方式,不仅收集起那些“散落”在基层的现实问题,更帮助相关部门在梳理问题的同时逐步寻获解决之道。

  ■积弊难点被列入改革清单

  借由调研,那些积弊已久的改革难点逐一浮出水面。央视报道列举了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这里有不少由历史遗留形成的“小小区”。大调研中,“小小区”物业不到位、公共设施不足等问题反映较多。

  欧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许勤在接受采访时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800多户的居民区分属三个小区,也分三个物业公司管理,遇上问题,三个物业公司推诿扯皮;涉及利益,三个物业公司相互争夺。大调研启动了“小小区”整合,实现了多方受益。

  ■牵引改革向深处高处发力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由大调研牵引的一系列改革中,这成了一个基准,也见证了上海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扎实步伐。

  在央视的报道中,列举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船舶通关效率,这也是这次大调研中反映较密集的问题。以往,上海口岸海运集装箱从进港到落地要三至四天,相比国际大港有差距。调研中,上海各口岸部门聚焦“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展开攻关。上海市口岸办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韩强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通过改革,通关流程实现并联再造,基本上能达到48小时货主提货。当世界各地的资源汇聚到上海,这样的通关速度有力助推了开放经济的发展。

  而这项改革,让汽车零配件进口等行业都能从中受益。以上汽大众为例,得益于此次改革,公司目前进口的2000多种零部件,可在第一时间从世界各地到达。

  ■政府管理体系改革有了全新认知和实践

  有两个数据印证了由大调研牵引的改革所激发出的活力。3月,上海签订中外合资合同项目金额同比增长66%,第二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同比增长5倍。

  新时代的上海,正在努力发挥四大优势、全力打响“四大品牌”,加快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未来的上海究竟拼什么?”结合此次大调研,上海率先在提升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寻求新突破,而以“店小二”身份自居的各级政府部门,对政府管理体系的改革有了全新认识和实践。

  浦东新区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办事难这类问题占比达71.5%。针对企业痛点,浦东新区发布《企业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方案》,符合条件的项目,审批可在80个自然日内完成。同时,将企业市场准入的104个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一网通办”。

  目前,上海通过大调研收集到各类痛点、难点问题43万个,已解决22万个,大调研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