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揭牌,5月向公众免费开放 那些年上海人喜欢怎么办婚事
上世纪50年代的黑白结婚照。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新世纪,结婚证有啥变化?随着时代发展和变迁,结婚礼俗又有什么不同?由市民政局与普陀区政府共同建设的“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昨天揭牌。这是全国首家省级婚姻文化展示馆,将从5月1日起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婚姻是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同一个城市,不同的时代,婚姻文化不尽相同。上海婚姻文化展示馆择取“婚姻登记管理制度”“婚姻习俗”和“家训家风”三个板块,以清末民初上海婚俗为导引,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文化发展为主体,采用文字、图纸、照片、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把各个历史时期的结婚照、结婚证、陪嫁物品、结婚礼俗等一一陈列以及场景再现,生动翔实地介绍了上海婚姻文化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上海婚姻登记管理的发展历程、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忠孝礼善和”的上海故事,体现了海派婚姻文化的传承,见证了民间婚姻风俗的发展脉络。
记者在展馆看见,这里展出了很多不同时代的结婚物品,比如民国时期的结婚纪念牌,刻着“同心永爱”四个大字,代表着祝福;上世纪60年代结婚证上印着毛主席语录;“三五”牌座钟,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结婚标配之一。
而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新人的结婚证都有哪些变化?展示馆还展出了不同年代的结婚照,上世纪50年代流行黑白结婚照,结婚证很像奖状;上世纪60年代的结婚照上,新人们流行中山装和齐耳式短发;到了70年代,婚纱加西服的结婚照逐渐流行起来;上世纪80、90年代结婚的新人会去影楼拍一张欧式风格的结婚照;进入新世纪,新人们除了证件照片,也会拍摄不同个性的婚纱照。
从清末民初到新世纪的婚姻习俗变化,展示馆图文并茂进行展览。上海解放后,随着《婚姻法》颁布实施,包办婚姻逐渐被自主婚姻代替,长期存在的早婚现象逐步消除,“排八字”“送彩礼”等已很少见,婚事简办已成为风尚。
上世纪60、70年代,上海男女的结婚形式发生变化:有的在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就在单位举行婚礼,单位领导宣读结婚证书,新郎、新娘谈一下恋爱经过,再助兴做做游戏,亲友们吃些喜糖,婚礼就结束。当年找个木匠给婚房订做大木床、大衣柜和桌子、椅子等木制家具,用老一辈的话说,要凑够“72条腿”或“36条腿”。上世纪70年代经典的结婚嫁妆就是“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外加收音机,手表要“上海”牌,缝纫机要“蜜蜂”牌或“西湖”牌,自行车要“飞鸽”牌或“永久”牌。进入上世纪80、9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上海人的结婚习俗也发生变化,结婚必备大件升级为电视、冰箱、洗衣机“三大件”。
进入21世纪,新人们追求个性、时尚、浪漫,婚礼成为时尚前沿,集体婚礼、植树婚礼、旅行结婚等新式婚礼为婚俗改革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