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旦原创短剧《海上花》在第三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上演
图说:复旦剧社原创短剧《海上花》上演 官方图
在南海海域海上阅兵举世瞩目之际,恰逢昨天(4月15日)是第三个国家安全教育日。复旦剧社原创短剧《海上花》在相辉堂上演,讲述大学生士兵的军旅情和中国梦。
“我们通过这出戏,想告诉大家,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穿上军装,但我们要学习军人的精神。”该剧的创作者、复旦剧社的指导老师周涛说,“每个人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学生们在学校好好学习,以后也可以在自己的战线上保卫祖国。”
保卫祖国,男女平等
《海上花》(以下简称为《海》)改编自周涛2013年创作的话剧《天之骄子》(以下简称为《天》)其中的一个桥段。《天》剧的主线是一个男孩,大学期间入伍,分配到了航母上,因为从前军事机密的关系,他并不知道父亲就是航母的舰长,因此在入伍之前,父子之间有点积怨。当父子在军舰上相见后,父亲正准备冒着生命危险试飞新型飞机,儿子为父亲做甲板导航,最终父亲平安归来。儿子长大了,两个男人,互敬军礼。
图说:复旦剧社原创短剧《海上花》剧照 官方图
相较传统军旅题材中的热血男儿,《海》则截取了《天》中地勤组的一个女兵的故事。也是大学生入伍,女孩是那个组中唯一的女兵。在一次考核中,女兵因为例假,身体不适,不慎在甲板上弄丢了手电筒。头顶上飞的是舰载机,脚底下踩的是战术导弹,航空母舰上容不得一点马虎。“今天要是出了一丁点事,失去的将不只是全体航母舰员的生命,而是整个航空母舰,是这移动的27亩国家领土!”舞台上,中队长严厉斥责着不慎丢了手电筒的女兵,并因此将全队的成绩评定为“不通过”。最终,女兵从中明白了军人的职责,刻苦训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士兵。
李悦玥,是复旦微电子学院2016级本科生,这次的女兵一角由她饰演。李悦玥的爷爷和外公都曾是军人,对于军人“根深蒂固”的纪律性,她深有体会,“你先是一名军人,再是一名女生。”李悦玥说,当她成为了一名军人,才真正理解了“严守纪律”和“服从命令”的意义。
图说:《海上花》中的女兵角色 官方图
爱护国徽 克服困难
说来有趣,对创作者而言,写好一出军旅题材的故事,必须要深入生活。可是剧中的航母,是国之重器,军事机密。“究竟航母上什么样,我们谁也没有上去过,就只能凭想象了。我们就参照一些影视作品,也查了一些外国的资料。好在观众也没有上去过!”周涛笑着说。
这出戏,从2013年诞生至今,剧社的同学换了一拨又一拨,主演也换了几轮。不过,只要每一次剧社联排这出戏,周涛都会对同学们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要保持人民币的平整、干净。“因为人民币上有国徽,在军队里面,国徽就像烙印一样戴在帽子上,也刻在心里。”在他看来,对于军人来说,国徽、国旗和国家领土都有着无比崇高的意义。将这样的意识投入到《海上花》的创作中,他说:“保卫航空母舰就是保卫国家的领土!”周涛说。剧社里的同学们,来自各个院系不同专业,“我告诉他们,我们排练的磨合过程,就像航母上也是由各个工种分工明确,联合作战的。”周涛说,“在演戏中克服困难,默契配合,也是一次学习军旅精神的实践。”
图说:复旦剧社原创短剧《海上花》上演 官方图
坚守岗位 目光如炬
这次的演出中,舞台上还真有一位大学生士兵。刘向昆,饰演后勤组中一位男兵,他曾于2015年9月份入伍,退伍回归校园后,他也再一次回到舞台,“又当了一次兵”。
“我发现,刘向昆当兵前后变化很大,人更成熟了。”周涛说,“入伍前,大学生的眼睛都是明眸善睐的那种样子,当刘向昆退伍回来后,我发现他的眼神更加坚毅。我想可能和他当的兵种有关,雷达工作,让他的眼神就像山猫一样,时刻警惕着。”
当然,舞台上的同学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和刘向昆一样,穿一次军装。周涛认为,戏剧的教育意义不是白话式的,而是在精神层面上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通过这出戏,想告诉大家,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穿上军装,但我们要学习军人的精神。每个人要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学生们在学校好好学习,以后也可以在自己的战线上保卫祖国。”
谢幕后,李悦玥也深有感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每个人都对国家有热爱有使命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国家的安全才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