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道婆纪念馆日均约50名游客

2018-03-22 09:21:18|来源:解放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黄道婆纪念馆日均约50名游客■公共交通不便,且没有一处停车位■相关负责人:影响了黄道婆文化宣传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从地图上看,黄道婆纪念馆与轨交站点的距离着实不短,而步行到公交站点也需要不少时间。 /晨报记者 张佳琪 制图/张继 

  700多年前,元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出生在“松江乌泥泾地区”(今徐汇区华泾镇)。2003年,华泾镇为了感谢黄道婆对棉纺织事业所做的重大贡献以及她给后人带来的恩惠福祉,建造了黄道婆纪念馆,该馆于当年3月21日开馆。

  然而,开馆15年来,由于地处偏僻,公共交通不便,且没有一处停车位,黄道婆纪念馆一直门庭冷落,平均每天到访游客仅有50余人。

  “我们也在想办法增加客流,希望让纪念馆发挥其科普教育基地应有的作用。”徐汇区华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他们希望能为黄道婆纪念馆,争取到停一辆大巴车和两三个轿车的停车位,缓解一下停车难问题,“这是当务之急”。

  游客遭遇:

  公交要走近千米

  开车前往难停车

  黄女士对印染以及刺绣等女红一直感兴趣,她利用空闲时间制作的手袋,在朋友间成了抢手货。当了妈妈之后,她就希望把这个一技之长传授给女儿。在她的熏陶下,5岁的女儿不仅对种棉和纺织有了很多了解,还喜欢听妈妈讲黄道婆的故事。黄女士一直想带女儿去黄道婆纪念馆看一看,让孩子对历史人物有个直观了解。黄女士说,她在上学的时候,曾经跟同学一起去过。

  3月18日是个周末,黄女士正好有空。“因为我记得黄道婆纪念馆那边交通不便,当年我去参观的时候,就转了好几辆公交车。”黄女士说,出门前,她特地在导航上查了一下线路。但让她大失所望的是,导航推荐最近的线路是乘坐地铁到12号线龙漕路站下车,然后还需要乘公交车,最少也得乘8站,而且下车还要步行近千米,才能到达黄道婆纪念馆。

  家人建议,带着孩子出门,乘公交车跑那么远,还要步行一千米,最好还是开车。黄女士觉得有道理,就开车出门了。然而,这个选择后来让她懊悔不已。

  根据导航,黄女士过了徐浦大桥,就下了外环,穿过龙吴路,绕到徐梅路上,从东向西行驶到黄道婆纪念馆门口。“路边一直有金属护栏,直到纪念馆门口才有一道豁口,车可以开到门前,但是没有停车的地方。”

  黄女士说,如果她把车停在纪念馆门口,正好就堵住了门。她也想过把车停在徐梅路上,可是路边又没有划停车位,不敢停:“写着‘黄道婆墓’的大门牌坊下面,铁门也只开了一半,里面也没有停车的地方。”

  无奈之下,黄女士只好在导航上找附近的停车场。她沿着徐梅路一直往前开,上长华路,直到华发路口,才把车停在一家酒店门口。

  “我们出门的时候是阴天,等我停好车,已经下雨了。”黄女士车里备了一把伞,可是,母女俩身高悬殊。“我撑着伞,牵着女儿,女儿的衣服就会淋湿。没有办法,我只好抱起女儿,这样两个人都可以遮住。”

  然而,因为孩子太沉,走走停停,回到黄道婆纪念馆门口时,娘俩已经汗流浃背。“冷风一吹,女儿立即就打喷嚏。”黄女士说,因为停车绕了很多路,让她心情很不好,加上新馆里纺织体验部分周日没开放,她们草草结束了参观行程。

  “回到家后,女儿咳嗽、流鼻涕,我也感觉晕乎乎的。”谈到这次黄道婆纪念馆之行,黄女士感觉很不方便。

  记者体验:

  展品丰富游客少

  体验展厅无客到

  3月下旬的一天,根据导航,晨报记者从龙漕路地铁站出来,搭乘714路公交车乘坐8站后,在华发路长华路站下车。导航显示,到黄道婆纪念馆还需步行738米。因为下雨,记者没有骑共享单车,而是选择步行,大约15分钟,走到了黄道婆纪念馆门口。

  记者注意到,高高的牌坊(大门)外侧,青砖铺成的狭小空间,看上去像是停车位,但实际上根本停不下汽车,上面停着几辆共享单车。该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纪念馆里面还是纪念馆外面,确实都没有停车位。他们对此也感到很无奈。

  从大门进去,绕过一处绿植,就可看见黄道婆墓。早春细雨淅沥,墓上芳草萋萋。墓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处展馆。

  东侧院门匾额上写着“先棉”,是黄道婆纪念馆的主展馆。展馆里有一尊黄道婆石雕,另有大约300平方米的展示馆,内有弹花机、纺纱机、织布机等,共有30多台(件)。在棉纺织品展厅里,各种花色的棉土布、蓝印花布、棉织衣裤、围裙肚兜、床单被套等物件有300多件,据说其中不少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珍品。此外,展馆里还搜集了各类反映黄道婆生平事迹的实物和图片。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在主展馆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末如果天气好,有时候能有上百个游客,“今天下雨,一天也就二三十个人来参观”。

  除了主展馆,2017年9月底,黄道婆纪念馆又开了一个新展厅(又称“二期场馆”)。新展厅除了一座黄道婆小剧场外,还布置着纺车、印染工具,还有一些棉花和布匹。工作人员说,在这里,参观者可以开展一些体验活动,“来体验的游客中,学生比较多”。

  虽然是星期天,但是新展厅除了一位工作人员留守看场外,在记者进去之前,竟连一个游客都没有。工作人员透露,即使在平时,人也不多。

  由于游客接待量比较小,目前黄道婆纪念馆主展馆只安排了三名工作人员。新展厅(二期场馆)是合作方自己安排人员在管理。

  “黄道婆是元代著名纺织家,她把从海南学到的传统手工棉纺织技术无私分享给邻里乡亲,繁荣了地方经济。”新展厅负责人石女士主要是做纺织工艺和设计这一块的,她看上的是黄道婆纪念馆这个平台,于去年5月把自己的棉纺体验馆搬进了黄道婆纪念馆,场馆布置和体验课程的设计花了几个月时间,直到9月底才正式开馆。然而,开馆之后,她才发现,这里人太少了。

  “一方面是刚开始,知道我们体验馆的人不多,另一个原因是交通很不方便,制约了很多接待机会。”石女士说,这里既没有停车位,公共交通也不发达。而且,开车要绕很远才能进来。

  [官方声音]

  根本上解决困境

  还得重建纪念馆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方努力,去年黄道婆纪念馆有20347名游客,而以前游客量大约是18000人。平均算下来,去年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约55人,以前只有不到50人。

  该负责人坦言,黄道婆纪念馆的活跃度和场馆利用率,无法与中心城区同等规格的场馆相比:“黄道婆纪念馆全年游客接待量,大约相当于其他同类场馆高峰时段一两天的接待量。”华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黄道婆纪念馆客流量较少,淡化了黄道婆纪念馆的开放以及活动举办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影响了黄道婆文化的宣传。

  “为了解决黄道婆纪念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硬伤,近年来,我们镇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希望能在华泾镇中心区域重建黄道婆纪念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困境。”该负责人坦承,新馆重建需要协调多方资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几年来仍没有定论。该负责人说,2018年他们希望通过跨部门沟通,能为黄道婆纪念馆争取到停一辆大巴车和两三个轿车的停车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