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图书馆:周恩来在此亲自指挥武装起义

2018-02-09 15:53:06|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传承红色基因 | 东方图书馆:周恩来在此亲自指挥武装起义

  东方图书馆遗址位于宝山路584号市北高级职业中学内,昔日恢弘的建筑今已荡然无存,只剩学校绿地上的一块纪念碑。1927年3月,东方图书馆曾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周恩来亲自坐镇指挥,党史留芳。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图书馆被侵华日军炸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0

图说:上海市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旧址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闸北战区最难攻坚

  1927年2月19日,在党领导的上海总工会领导下,上海36万工人高呼“援助北伐军,打倒孙传芳”的口号,举行总同盟罢工。军阀当局派出杀气腾腾的大刀队,白色恐怖瞬间笼罩申城,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被镇压在血泊中。

  生死存亡时刻,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起义。会议决定组建由周恩来等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机关,此外还设立特别军委,由时任上海区委军事运动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负责。

  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打响,参战的工人纠察队员有5000多人,周恩来和赵世炎在前线负责指挥。多数地区的战斗很快解决了,独独由直鲁联军盘踞的闸北久攻不下,是“最难啃的骨头”。

  敌人以闸北北火车站、商务印书馆俱乐部(即东方图书馆)、湖州会馆等防御支撑点,负隅顽抗。经过奋战,起义当天,纠察队先后攻下湖州会馆、三个警察署和天通庵车站,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攻心劝降“围而不打”

  号称“远东第一图书馆”的东方图书馆隶属于商务印书馆,收藏中外图书不下46万余册,珍本善本更是数不胜数。当时,东方图书馆是敌人的军需所在地,是总指挥部和北火车站之间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守军虽仅一个排的兵力,但弹药充足,火力强大,又凭借钢筋水泥建筑,易守难攻。

  紧急关头有纠察队员建议,干脆一把火烧掉图书馆,看敌人投不投降。正在火线指挥的周恩来听说此事后,及时赶来制止。他指挥大家用步枪组成火力网封锁对面敌军的大门,利用附近建筑物包围敌人,改用“围而不打”的办法,同时对敌人进行攻心劝降。

  上海城市历史研究专家张姚俊曾写道,“21日下午,纠察队把一块绑着劝降书的大石块扔进了楼内。过了半晌,劝降书又被丢了出来。敌人在书信背面回复,要求停战,却只字不提投降之事。双方整整相持了24小时,到22日下午,敌人因外援不至,军心动摇,一部分人企图从后门逃走,被堵在门外的纠察队员抓个正着,余者则打出白旗归降。”东方图书馆终于回到工人纠察队手中。

  东方图书馆被拿下后,迅速成为上海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周恩来坐镇指挥了总攻北火车站的战斗。起义胜利后,还选举产生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首、联合各阶级各阶层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机关——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民政府。

  炮火炸毁“文化宝库”

  资料记载,东方图书馆是一座钢筋水泥五层大厦,占地约3亩半,始建于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资建造。1926年5月3日起对外开放,年均进馆阅览人数达3万人。茅盾等许多著名人士都曾在此汲取文化养分,暗中为党工作。

  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300多名工人和群众为寻求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而牺牲。起义队伍中还有一支大军是由商务印书馆的印刷工人组成。周恩来指挥攻打东方图书馆和北火车站的两场战斗成为革命佳话,工人运动留下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也将永载史册。

  在1932年爆发淞沪抗战中,这座东方“文化宝库”毁于日寇的炮火下。东方图书馆创办人张元济的孙子张人凤曾撰文写道,“一批跟着张先生做古籍整理、校勘工作的年轻编辑,到张家慰问,张元济见到他们,大家抱头痛哭。”东方图书馆中大量珍本古籍,有不少是海内孤本,不可复得,它的损失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如今,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周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建议,东方图书馆的建筑图纸保存完好,可根据历史原貌复建,这对城市发展历史来说很有意义。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专家点评

  首次大胆尝试夺取中心城市

  东方图书馆被誉为东方“文化宝库”。这是上海一处重要的红色遗迹,记载着大革命时期我党独立领导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夺取中心城市的第一次大胆尝试。起义共消灭3000多名北洋军和2000多名武装警察,收缴枪支5000多支。起义胜利后,上海各界代表举行市民代表会议,成立上海市民政府。1977年,该旧址被列为革命纪念地。198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旧址”纪念碑揭幕典礼在此举行,成为永远的红色遗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