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018-02-01 13:25:11|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坚持“面向全体、高端引领、农村优先、关注新教师”,不断完善机制 上海: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如何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有了明确对标尺。

  在上海,教师队伍改革建设已经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结合教育综合改革,上海坚持“面向全体、高端引领、农村优先、关注新教师”的原则,在教师素质平均水平较高的情况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着力增强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发挥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作用,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奠定了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五年来,上海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收入增加87%,116名中小学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普教系统的名师、教育家纷纷在不同的培训体系中找到了成长路径……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愿意加入、并留在三尺讲台。

  目前,上海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约15.72万人,其中本科学历及以上13.32万人,占84.7%;40岁以下教师人数超过50%,总体呈现年纪轻、学历高的特点。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上海正在路上。

  为不同层次教师发展“搭梯子”

  多年来,上海建立了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高端教师的多种发展途径,教师们明显感觉———走上讲台后,发展通道清晰,工作动力十足。

  上海早在六年前就建立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让大学毕业生实现从校园到讲台的“无缝衔接”。如今,该制度已培养出近3万名新教师,约占全市基础教育系统教师总数的20%。

  “一名较为资深的学科教师或特级教师领衔,跨校或跨区4至6人组成核心团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这是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2014年计划一推出,复旦附中历史教师李峻就迫不及待报了名。三年研究周期结束后,李峻所带团队进步显著,共有12人获得26项荣誉称号与职业晋升,14人获得50项全国、市区级奖项。

  在上海,李峻这样的团队共有32个。“团队计划”打破了我国传统以行政机构为主导的教师发展路径,形成了以一线教师为主体的团队发展组织模型,目前已形成13个团队实践研究成果,其成员共出版专著27本。

  高端教师对一个区域教育全局的引领有着重要作用。2005年起,上海市推出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双名工程”)。十多年来,已实施三期的“双名工程”培养出近3000名学员,成为全市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几乎所有荣获“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的普教系统名师、名校长都曾担任“双名工程”基地主持人。其中,第三期“双名工程”从2011年实施至今,已获得三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及学员出版专著超过120本,为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出谋划策。上海“双名工程”的经验也为很多兄弟省市采纳,成为指导全市乃至全国培养教师的参考文件。

  打破中小学教师职称“天花板”

  2013年至今,沪上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出现了116名“教授级”教师,他们都是正高级教师。这是上海中小学师资队伍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曾几何时,中小学教师职称评选一度到“副高级”就遭遇到了“天花板”。201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给广大中小学教师送上一份大礼: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设置中小学教师正高级职称。上海对此的探索早就起步,继2013年本市在徐汇、普陀、浦东三区试点并评审产生首批11名正高级教师、2016年在全市推广并评审出51名正高级教师后,2017年又有53名教师通过正高级教师职务评审。这些教师分布于基础教育各学段,涵盖20门学科,其中学前教育教师两名、乡村教师两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正高级职称教师中,70%是在专业发展领域已有成就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工作者。

  市教委人事处负责人表示,破除职称“天花板”,留给老师的不仅是希望,还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职称评聘的杠杆作用,使得教师更注重克服专业发展中的困境,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本市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提高待遇,教师获得感满满

  让上海中小学教师颇感欣喜的是,收入增加了,职业获得感也大大提升。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五年来,本市中小学教师平均收入增长了87%。

  近五年来,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增长明显。2017年,上海继续大力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努力形成导向明确的激励机制、科学管用的绩效管理机制和落实到位的督导机制。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全市统一的教师绩效工资水平,消除了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间教师待遇的差距,郊区教师的工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按照规定,各区在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还对乡村学校予以倾斜,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激励教师扎根乡村教育,各区也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乡村教师津贴、专用班车等政策,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绩效工资改革不仅要总体提升教师收入,更重要的是转变收入分配的理念。”市教委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的核心是营造“薪随事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氛围,利用增量契机优化分配结构。根据要求,各区绩效工资筹量为绩效总量的10%,学校统筹量不得低于总量的50%。绩效注重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乡村教师、班主任和作出突出成绩的教职工倾斜,向工作量大、责任重、业绩优秀的教师倾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