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燃职工演戏梦 市宫“星空剧社”首台大戏今晚首演
图说:《这是最后的斗争》剧照 剧方供图
最深沉的爱,自有其最朴素的表达方式。
1月5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星空剧社”首台大戏《这是最后的斗争》,将在茉莉花剧场首演。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们,不光为舞台奉献出自己的业余时间,还贡献出了大白菜,热菜热饭,甚至是家里的家具……拳拳此心,也不只是因为爱戏。
爱演戏 带家具
身边,有很多人怀揣着表演的梦,只是生活和工作,让他们把梦想连同戏服,塞进了箱底。苟且于朝九晚五,柴米油盐。
去年6月,市宫发起了一个公益项目,成立了“星空剧社”,为的就是重燃职工演戏的梦想。剧社的宗旨是“繁荣上海职工戏剧文化,排演优秀的戏剧作品。”市总宣教部职工志愿者负责人李琰很感慨,“曾经,职工在话剧舞台上有着很出彩的表现,市宫曾经创排了《于无声处》就是最好的例子。”
图说:《这是最后的斗争》剧照 剧方供图
《这是最后的斗争》正是剧社成立以来的首部作品,职工们自然要全力以赴。
事实上,这台戏里的职工演员有不少是表演系毕业的,只是工作后都把曾经的专业放在一边了。导演顾攀说,“一开始坐排的时候,他们是找不着北的。”通过一次次的热身,对于剧本和人物的逐渐熟悉,剧社的成员们才慢慢觉得“曾经舞台上的感觉抓回来了,丢掉的东西都回到身边了。”
为了把戏做好,从导演到演员,从台前到幕后,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剧组中,负责协调道具的李晟骅其实也热爱表演,但服从大局,甘居幕后依然兢兢业业,“正式演出时,我特意联系了一家饭店,到时会送来热腾腾的饭菜,舞台上看起来才最真实。”而演员手里拎的菜篮子,李晟骅也想好了,“各种各样冬天大过年的时令蔬菜,我都准备好了,大白菜要多放几颗,北方人爱吃。”导演顾攀说,“不只是大白菜,舞台上还有些家具,也是大家从家里带来的。”
看到大家对舞台的热情,李琰颇为感慨:“我不禁想,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我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就让舞台,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图说:《这是最后的斗争》剧照 剧方供图
爱工作 不请假
毕竟,星空剧社的成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周末或者休息日大家才能凑齐。
整个剧组来自各行各业,譬如前面提到的李晟骅,他是虹桥锦江大酒店市场销售部主任;饰演何大明的孙量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事业发展部馆员;饰演何慧敏的朱敏菲是国联安基金行政经理;饰演康媛媛的伊依是SNH48艺人导师兼歌手……
“我知道,大家工作了一周很累,有的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有的人这期间得了肩周炎,包括这两天降温了,很多人都感冒,可是他们也从来没有缺席过。”顾攀说。
为了演出工作两不误,刚刚过去的元旦,他们一天也没有休息过。“每天从中午12点开始,一直排练到晚上10点结束。”顾攀说,“他们要求更早一点开始,但我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休息,由于这次演出没有设置B角,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不能累倒。”
图说:《这是最后的斗争》剧照 剧方供图
爱小家 爱国家
能让大家的热情如此之高,除了舞台的吸引力之外,《这是最后的斗争》这出戏中所蕴含的力量也功不可没。
《这是最后的斗争》是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编剧,国家话剧院2009年排演的。这台戏和一般商业娱乐性质的话剧不同,它以热情饱满的现实主义笔触描写了社会转型期中一家三代人的困惑与坚守。
该剧以一个何姓家庭在除夕之夜发生的一系列变故为切入点,描绘出一幅中国百姓眼中的“家、国、天下”画卷,堪称批判现实主义的反腐力作。全剧的主旋律《国际歌》作为一条情感线索,始终贯穿全剧,并在结尾时奏响了剧中人物命运的最强音。
“戏里的大家庭象征着我们的祖国,每个家人都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家里人多,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正视它去改变它。”顾攀说,“因为爱家,才更加热爱民族,热爱祖国。”(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马上评:小小的梦】
可能,相比起十里洋场中各种世界级的演出,“星空剧社”的演员们的表演技巧,看上去确实有些稚嫩。假以时日,技巧终究是可以磨练出来的。
时光,无法磨灭的是梦想。坚毅的眼神,执着的步伐,就蕴藏在《这是最后的斗争》的台前幕后。
走上舞台,是他们从心中的梦想,曾几何时,可望而不可及。他们是幸运的,因此倍加珍惜市宫能给了他们这么好的一个专业平台,助他们梦想成真。
又岂止是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小小的梦想,诗和远方的憧憬,就在川流不息的街头,在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在地铁上,在熄灯后……
祖国终究会让每个小小的梦想,慢慢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