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文汇报  2018-12-27 14:09:25

  原标题: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上海大学“大国方略”“创新中国”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本版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2018年7月,上科大物质学院左智伟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重大研究成果。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上海理工大学青年长江学者朱亦鸣教授带领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雷鸣团队围绕核酶结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国内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科学调查船“淞航”号,这是上海海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原创歌剧《贺绿汀》应邀在国家行政学院演出。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上海中医药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入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继“一流学科”、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后取得的最新突破。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渐入佳境 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图片说明:上海体育学院中乒院教师张怡宁在中国乒乓球学院巴新训练中心指导巴新运动员。

  编者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016年以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全面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深入实施《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方案》。根据“成熟一校启动一校”的工作原则,本市分批启动了地方高水平高校的试点建设并有序推进。

  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经验辐射、创新驱动。各试点高校立足长远,紧密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发展要求,不断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报推出专题报道,分享各校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进程中的特色亮点。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解析它们的经验和成果,对于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启迪。

  上海大学: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实现超越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学校以钱伟长教育思想为指导,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人才。

  2017年,学校入选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家战略导向打造学科高峰

  在“2019年QS综合排行榜”上,上海大学列全球422位、国内第16位。在“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上海大学首次跻身世界500强,国内第48位。“QS全球排名前400学科”由2015年8个上升至2018年15个。

  上海大学瞄准海洋强国、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需求和“一带一路”倡议,根据运载系统高速化、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前瞻布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学科群。致力于解决海上智能运载系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在装备的应用及型号列装上取得突破。

  以海上智能运载为学科群建设目标,由专家智库确定“总体设计”、“结构与材料”、“智能控制”、“动力与载荷”四大学科群重点建设方向,围绕海上重大战略任务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组建了十个跨学科创新研究团队,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联合攻关。2016-2017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18年3项成果分别通过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复评,新增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建立了海洋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

  “立德树人”,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

  上海大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用首创的“项链模式”率先创设“大国方略”通识课,给学生一双眼睛看懂中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培养学生从容和坚定的大国自信。学校先后创设“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和“经国济民”等课程,到最新开设的“人工智能”等三门课,八门课程五门在线九部著作,成功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延伸。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继2014年开设“大国方略”课程后,新开发“创新中国”“创业人生”“时代音画”“经国济民”“智能文明”“量子世界”等课程,实现多学科师资协同育人。2018年,“创新中国”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深入推进学科交叉实现内涵式发展

  上海大学紧扣科技前沿和学科特色,使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依托“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构建基础与应用相互促进、多学科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通过点上突破带动学校整体水平快速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跨学科交叉课程建设,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组建一批跨学科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青年教师启航计划,有针对性地增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2016年,“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教育部批准。2016-2018年,上海大学连续三年获批“111引智基地”。2017年,吴明红团队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在《Nature》上发表。2018年,Mark Waller教授在应用深层神经网络及人工智能算法领域的最新成果在《Nature》上发表;曹世勋教授与RICE大学KONO教授在量子物质研究方面合作的最新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

  上海科技大学:

  立足“小而精”,打出新建高校创新大品牌

  上海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上科大”)是围绕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精神,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科院共同创办、共同建设。建校5年来,得益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规划,上科大致力于创建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创新型的大学,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立志、成才、报国、裕民”为育人理念,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一流人才。在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上科大近年来发展稳健、初见成型,打出了新建大学的创新品牌,走出了新型高校的特色道路,学校实力与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

  “上科大造”,实力初现

  上科大从2014年开始以“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多元选择”的模式招收本科生,2018年,首届本科生毕业并被授予上海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在毕业典礼上,上科大公布了一组关于本科毕业生的亮眼数字。

  首届199名本科生中,约34.2%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5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6人进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约33.2%的毕业生在顶尖高校攻读研究生;约25.1%的毕业生直接就业,工作单位包括通用电气、诺华、上海证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7名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等身份在知名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了20篇论文。

  学校从零开始,吸引一批又一批优秀海内外人才加入,师资队伍年轻化、国际化。现有常任教授199人,其中外籍常任教授35人,平均年龄38岁。最具上科大特色的师资队伍中科院特聘教授,目前已有255人。上科大和张江高端学术平台还吸引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校建立实验室,培养年轻教师和研究生。

  上科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还在呈现“加速度”产出的趋势。2016—2018年三年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世界著名科学杂志发表重要成果,《科学》1篇,《自然》2篇,《细胞》3篇。

  上科大培养年轻人才也已初见成效。比如,今年在《科学》《自然》杂志发表重要科研成果的左智伟教授和徐菲教授,都不到35岁。而且这些重大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青年教师进校后取得的,是成色十足的“上科大造”。

  选择“小而精”,而非“大而博”

  上科大地处张江,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多家中科院研究机构及高新企业毗邻,独特的区位优势、“院市合作、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和近年来不断壮大的人才队伍,培养了上科大不俗的科研实力。

  目前,上科大仅设立了物质、生命、信息、创管、创艺五个学院以及免疫化学、iHuman和数学科学三个研究所,选择“小而精”而非“大而博”,通过深耕聚焦相关学术领域,形成专业优势。

  目前,学校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承担和参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项目的建设。其中,承担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总投资95亿元,是国内迄今投入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研制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研究型与国际化,无缝衔接融入人才培养

  “跨学科、跨领域”,讲求综合交叉。在上科大,每位本科生都必修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独特的必修课还有“设计思维:应用创新”和“经济学导论”等,在人文社科领域还有“中华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及“文明经典导读”课程群。

  更让人“压力山大”的是,很多自然科学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依据国际标准,英文教学、原版教材、英文试卷司空见惯。上科大还积极与哈佛、MIT、加州伯克利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合作,提供包括“3+1”国际交流项目(一学期或一学年)和暑期课程、暑期科研等项目。

  将“研究型”、“国际化”的无缝衔接式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中的途径,上科大给出的答案是“导师制”。在上科大,每5-7位本科生就结成一个“导师小组”,有一位常任教授、两位特聘教授为他们“保驾护航”。除了定期与学生见面指导学习生活、开展小组活动外,导师们纷纷敞开高水平实验室的大门,邀请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如2014级物质学院本科生陈安琪在大一时就加入了助理教授林柏霖的课题组,今年3月,她在国际知名期刊《焦耳》(《细胞》姊妹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创新性成果。

  上海理工大学:依托实验室和平台让学科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学科建设怎么做?这是一道难题。作为目前上海市地方高水平高校建设中唯一的理工科院校,上海理工大学选择以实验室和平台作为载体,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既使学科建设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施对象,又符合了理工科大学的特点。据悉,上理工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是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重点建设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系统科学5大一流学科。

  凝练方向,探索创新组织模式

  实验室的建设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布置几间宽敞明亮的房间、买一堆先进设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三大国际实验室建设以国际团队、国际标准、国际通行管理模式作为基本内涵,各自组建相关前沿领域的若干小实验室,领衔教授作为实验室负责人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负责、全过程把控。在这种架构下,更有利于学科凝练特色方向、聚焦学科前沿。

  在实践中,学校鼓励实验室建设围绕学科发展目标,探索各种创新组织模式。

  有学科高峰引领型,如未来光学国际实验室下设的太赫兹技术实验室,利用全球领先的学术影响力,吸引了俄罗斯的“清华”——莫斯科大学全面合作。2018年9月,双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在莫斯科大学物理楼揭牌,这里曾孕育了7个诺贝尔奖。

  有重大需求导向型,如智能制造国际实验室下设的高端机床实验室,在与三大龙头企业沈阳机床、秦川机床、上海机床多年合作的基础上,根据高端机床研发的国家重大需求,引进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团队,同步攻关关键技术。

  有前沿技术推动型,如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国际实验室下设的机器智能研究院,与德国汉堡大学合作,研制出全球目前最能体现“平衡、高效、智能、安全、经济”的“智能助行机器人”。

  有学科交叉融合型,如系统管理特色平台下的深海装备系统研究院,用系统工程方法指导研究深海石油、可燃冰等能源物资的采集和利用,融合了系统、机械、能源等多学科的力量。

  事业引人,团队育人

  一流人才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实验室和平台为载体,以事业引人,以团队育人,更有利于集聚志同道合的人才。

  根据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给出的“创新团队”模式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创新团队负责人不但拥有各个小实验室建设的主导权,而且可以自主吸纳团队成员、按团队接受三年期的长聘考核、并完全拥有团队津贴的分配权。一年来,学校全职引进了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各1名,国家千人2名,国家青千3名,各类省部级人才29名。

  此外,参照国际惯例,博士后和青年教师是实验室研究的主力军。因此,学校实施“沪江博士后”计划,引进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打破任职年限和身份限制,设置职称评聘各类“擂台赛”和“绿色通道”。

  贴近前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上海理工大学,先进的实验室和平台使得学科建设更贴近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变革前沿,为新工科教育改革带来了最直接的动力。

  一是项目课程,把本科生的教学课堂“搬进”国际实验室,以项目为导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项目为需求让学生选择课程模块,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培养综合能力;二是产业学院,把教学现场设在企业生产一线,同时把国际实验室分中心设到企业;三是荣誉学位体系,引导优秀学生自主挑战难度更高的荣誉课程,授予荣誉学位,并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渐次构建起“宽进严出”体系;四是专业国际认证,目前全校已有40%专业通过了国际认证,2018年5月管理学院通过的AACSB国际商学院认证,是中国内地第20家。

  上海交大医学院:

  让科技创新离人民健康更“近”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深化改革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对接领域国际前沿、服务国家需求,搭建优质高效的科研支撑和学科交叉平台体系,通过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源头创新、力推临床研究,引入国际一流,更好地服务“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风格、交医特质”的目标。实现目标并非一日之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保持定力,敢于担当。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所说:“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须有我。我们要不计一时得失,才能坦荡筹谋;有担当,才有可能发展。科学发展是硬道理。”

  运行才一年的研究院“火”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雷鸣团队首次解析了酵母以及人源RNase P全酶及其底物结合状态近原子水平高分辨率三维结构,阐明了其全酶组装和酶促反应的分子机理,这一发现为后续的新型抗生素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和理论依据。2018年9月和10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和《Cell》上。这个运行才一年的研究院火速登上了国际舞台,可谓一鸣惊人。

  上海市教委IV类高峰学科持续支持建设的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牵头,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进行实体化建设,于2017年12月正式挂牌运行,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雷鸣研究员为核心,联合上交医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及上海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团队,协同攻关,致力原始创新和服务于人类健康。

  为何要把科研机构放在附属医院

  陈国强说:“要真正为健康中国做出引领性贡献,不能总把国人的健康寄托在他国的诊断和治疗标准上,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临床研究,制定适合国人的诊治标准。如果我们附属医院的专家都不进行研究,十有八九的医生都成为医匠了。医匠只能看病,无法推动医学进步。”

  “要把科研论文写在人民健康上”,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科研团队也在临床第一线扎下了根。近年来,上海交大医学院以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在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布局一批优效学科平台。通过政府、医学院、附属医院三方共同投入,加大对生物样本库、仪器设备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等基础设施投入,更好地为临床学科研究保驾护航。

  精准医学研究院组建了基础医学—转化医学—临床医学—精准医学齐头并进的团队,真正成为连接基础科研和临床医学的纽带,并和九院临床学科一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比如通过和辅助生殖科合作,发现了畸形精子症的致病因素,有望揭示相关蛋白质影响精子变形的分子机制,并为此类不育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案。

  多个扎根附属医院的科研平台陆续成长

  除了精准医学研究院,多个扎根在附属医院的科研平台也在茁壮成长。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教授领衔建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建设。就在不久前,研究员左小磊团队与济南大学于京华教授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分子穿越”原理的纸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核酸的快速灵敏检测,有望为便携式现场生化检测提供新的手段。该项工作成果在线发表于《纳米快报》,可谓初战告捷。

  附属新华医院于今年10月成立的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院,初步多个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的研究方向。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附属医院目前也已先后着手建设各自医院的科研平台,吸引世界顶尖人才加盟,推动医院学科特色发展,促进基础—临床协作转化。

  肩负着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双重责任和期待,让科技创新离人民健康更“近”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扛责任,继续砥砺前行。

  上海音乐学院:以文化人,以美育人锻造原创歌剧助力“双一流”建设

  出人才、出作品是艺术类高等院校办学基础与特色。上海音乐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与文艺方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历史上诞生了一批代表中国、享誉世界的优秀文艺创作: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交响组曲《长征》、《幸福河大合唱》、歌曲《致世博》等为代表的优秀经典作品,既汇聚了上音在教学、创作、表演与实践方面的综合成果,又为服务国家和上海的文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2017年,上音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到打造原创音乐精品和人才培养的新阶段。入围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名单,又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新动力。

  聚焦大势,唱响“上海之音”

  2018年,学校新创作一批音乐原创作品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交响乐《丝路追梦》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和中国国家艺术节的舞台上走入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奏响“时代之音”;获国际大奖的原创音乐剧《海上音》在海内外持续推广,唱响“上海之音”;为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与中国文化精神,原创音乐剧《梦临汤显祖》、歌剧《汤显祖》、歌剧《贺绿汀》、交响乐《炎黄颂》、多媒体交响剧场《良渚》、器乐剧《笛韵天籁》、跨界融合作品《东去西来》等一批大型舞台作品在全国巡演推广,引起热烈反响。其中,以歌剧《贺绿汀》创作、排演、巡演,形成艺术科创、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综合学科成果,成为学校开展立德树人成果的标志新典范。

  打造经典,树立文化自信

  上音原创歌剧《贺绿汀》讲述了人民音乐家、上音人敬爱的老院长贺绿汀成长奋斗一生、讴歌人民的故事,展现贺老在艺术上承前启后、融汇中西、树立文化自信、追求创作卓越,成为当代文艺工作的楷模。

  歌剧《贺绿汀》融合音乐创作与演奏、歌剧表演艺术、音乐设计与制作、舞台制作呈现、艺术管理等综合学科。《贺》剧从出品人、创作者、演奏与表演、舞台设计制作等均为上音师生,上音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任出品人并担纲作词,青年编剧陆驾云任编剧,著名作曲家、特聘教授张千一领衔音乐总监并作曲,廖昌永教授任总导演及主演,数媒学院团队担纲舞美设计,交响乐团全程伴奏等。以艺术实践拓展课堂教学,以“大师传帮带”团队带教模式,形成点-线-面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每场演出的演职人员阵容逾200人,通过20余场巡演,学生演员以A/B/C角滚动调整,使学科专业的学生基本达到100%参与。

  树根立魂,培育德艺双馨

  在原创歌剧的创演过程中,上音充分认识到作品的深刻教育意义对于音乐人才培养树根立魂的重要契机,逐渐摸索出一条“一路走、一路学、一路演”的艺术实践教学与音乐思政新模式。学校党委把党建思政工作建在火线上,在剧组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巡演中学习中国革命历史。党委书记开设党课,将课堂设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武汉“五大”会址等红色地标,成为上音思政课程的创新亮点。从该剧组走出来的学生在国内外各类音乐重大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新生力量。

  《贺》剧演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吸引了现场观众达30000余人,在线收看超过50万人次。音乐剧的延伸品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已超过300万点击量,以一部歌剧带动的社会服务效应不断扩大,引发社会对“红色音乐基因”话题深广度挖掘。上音以《贺》剧再出发,进一步打造音乐原创,推动文化生产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上海音乐学院以一部歌剧为带动,着力锻造具有红色基因、经典语境、国际视野、海派风范的原创音乐品牌,牵引多学科系统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文化生产力的贡献力量。

  上海海洋大学:

  把论文写在世界大洋和祖国江河湖泊上

  12月20日,新浪网上一个名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戴小杰:躬耕渔业研究30年不忘蓝色初心》的视频备受关注,它讲述了一位教授和一条金枪鱼30年的“恋情”,展现了学者躬耕渔业研究三十载的“蓝色初心”。戴小杰所在的远洋渔业国际履约教师团队,201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他们为代表的海洋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展示着这所高水平地方特色大学的魅力。

  一年前,上海海洋大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学校也跻身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试点建设行列。这所践行“勤朴忠实”的百年学府,“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在“双一流”建设的路上,正结出累累硕果。

  乡村振兴,他们在路上

  崇明区,在上海海洋大学专家们的眼中,就是一个“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上海海洋大学专家指导下,以专业蟹苗育苗技术打造崇明清水蟹品牌,甚至能和阳澄湖蟹媲美。上海海洋大学还采用“科教”融入模式,充分挖掘学校学科优势。学校向崇明区大量输送人才,开展河道生物资源调查,建设生态示范村,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等,想法子让崇明更加兴旺。

  今年8月,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海海洋大学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丽水市人民政府在浙江丽水市签署《共同创建浙江(丽水)渔业绿色发展创新区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2022年)》。

  学校重点实施“渔业科技教授博士服务团”项目,开展援疆、援藏渔业产业扶贫工作。在新疆,为伊犁特克斯河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的渔业资源养护提供技术支撑;在贵州铜仁、遵义,建设数字化渔业基地;在西藏亚东,开展亚东鲑资源保护与开发。

  生态保护,他们在行动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现挂职崇明区水务局(海洋局)的陈立婧发现,崇明岛上东风西沙南侧的长江水域,常年栖息着约30头江豚,可作为迁地保护的建群个体。她说:“我们将利用学校的优势,推进江豚迁地保护区建设,为打造‘东滩候鸟天堂,西滩江豚乐园’,形成两翼齐飞的崇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助力。”同样,长江水域生态保护也在行动。2018年3月,农业农村部长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上海海洋大学共同发起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该中心研究成果为国家开展长江流域退捕转产出台政策提供准确参考数据和信息,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政策、决策和实施提供了科学建议。上海海洋大学对南北极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环境的调查研究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科学家们阐释了南极鱼卵抗冻机制;突破了对北极海冰的预测研究;首次发现北极沉积物的阻燃剂替代品。

  大洋大海,他们谱写生命之歌

  11月14日,由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方家松教授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深渊生物学资源勘探、获取和开发的前沿技术体系研究”正式启动。这是学校深化改革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标志着承担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显著增强。

  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船舶压载水检测试验室”。该实验室是我国首个拥有双证(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证书)的专业从事船舶压载水检测的实验室,也是我国唯一具有国际互认资质的压载水检测实验室,将为我国的船舶压载水国际公约履约能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学校积极实施“亚洲校园”项目,把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到世界。2017年,中葡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2018年,中葡海洋生物联合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年会召开。

  上海海洋大学表示,将沿着“双一流”建设的方向,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着力提升特色领域研究,助力精准扶贫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等方面扬帆起航。

  上海中医药大学:发挥学科优势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中国答案

  在几千年中医药文化深厚底蕴的浸润中,在百余年海派风尚的引领下,上海中医药大学迈过一甲子岁月后呈现生机勃勃: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成为上海市地方院校中唯一有两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的学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均被评为A+学科,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超越源于信念,支撑起这些第一的背后是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共识: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任务,面向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发挥学科优势,为健康中国提供中国式方法。

  高峰造尖,构建顶尖学科优势

  学校交叉科学研究院柯细松博士,长期从事药物的化学生物学研究。2017年初,他被引进到中药学科时,基于中药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空白。柯细松依托创新团队机制,在最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支具有鲜明学科交叉特点的高水平团队,成员来自多家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建立合作。一年后,第一批成果涌现,团队先后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化学生物学》《药理学趋势》等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同时成功申报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这样的创新交叉团队,学校首批建有20个,在多个领域取得优秀成果,突破了学科建设多年瓶颈,以CNS(Cell、Nature、Science)为代表的高水平论文全面突破。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介绍,学校开展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全面实施学科“高峰造尖行动计划”,通过引智育才、国际合作、学科交叉,三拳组合打造顶尖学术优势,建立中药生物技术、手性中药关键技术、中医药国际标准等顶尖优势创新团队,提升基层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全面提高重点慢病中西医协同疗效,为健康中国提供“中国式”答案形成有力支撑。

  跨界育人,培育卓越创新人才

  “我收到伦敦国王大学的offer啦!”2012级药学班学生黄韬分享了一个喜讯。这在毕业生中并不少见。中药学院有一个名叫“闪药”的“跨界育人导师团”,除了常规的专业和基础课程,黄韬一直跟随导师团导师吴晓俊进行科研学习,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还作为第二作者发表了一篇论文。

  该导师团的团长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之璧和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峥涛教授,导师团充分利用面对面访谈会、第二课堂、业务指导等资源平台帮助学生收获多维知识和经验,了解学科发展趋势,明晰未来人生方向。

  这样的“跨界协同育人共同体——服务学生成长导师团”学校成立了40个,覆盖全体本专科生,以“名师”“名家”“名医”领衔的导师团团长们活动累计100余次。该项目获得2018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称号。

  学校党委书记曹锡康指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是抓好一个“根本”,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全力以赴抓好卓越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这一主责主业。

  起草标准,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

  随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朋友圈”,中医药在全球应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校确立了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引领和主导权。近十年来已向全球发布了3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正在制作中的标准有44项。

  国际疾病分类(ICD)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2018年6月,WHO ICD-11正式发布,其中首次纳入的传统医学章节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家领衔编撰并完成。此外,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由学校组织专家起草的《WHO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已提交,并顺利进入全球审评阶段。

  为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学校与海外的大学、医院、研究所等合作,目前已建成捷克、马耳他、泰国、美国、毛里求斯、摩洛哥等六个海外中医中心,还在希腊正式挂牌运作全球第一家太极健康中心,打造中医药国际品牌。风正劲,杏花韵味传遍海内外。

  上海体育学院:“国际化”推动体育外交诠释中国体育科技内涵和魅力

  走进新时代,体育教育承担起新的使命。上海体育学院近年来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通过国际化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不断创新,上海体育学院在提升中国高校在国际体育学术界的话语权和引导权方面发出了中国的声音,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步伐不断推进。连续两年在软科“全球体育类院系学术排名”中位列全球百强,是国内排名最高的高等院校;在“2018世界最佳体育科学学院排名”中,上海体育学院位列全球百强,亚洲排名第一。

  创刊6年跻身世界一流期刊,推动中国体育科学走向世界

  上海体育学院主办的《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创刊只有六年,而这本年轻的期刊创造了中国学术期刊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它是中国内地第一本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中国内地唯一同时被SCI、SSCI、PubMed收录的学术期刊;连续四年在2000余种中国人文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也是我国被SSCI收录的所有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已迈入国际一流体育学术期刊行列,正代表中国体育科学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秉承着高起点全面推进“国际化”的原则,《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推进稿件、审稿、出版、传播、读者的全方位国际化。高效运作的国际化编委会是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编委会由39名编委组成,其中外籍编委77%,几乎都是SCI/SSCI Q1、Q2区域期刊的高产作者,学术背景优秀。他们当中有国际生物力学学会主席、国际运动免疫学会主席、欧洲体育科学学会主席、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主席等;还有7位教授担任美国国家体育科学学院院士。编委们还积极投身学校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参与博士生的开题,指导学科发展,接受并指导学校师生到国外高访或做博士后研究;还有部分编委被学校纳入国际高水平专家人才柔性引进范畴。

  上海体育学院院长、期刊主编陈佩杰教授2015年被授予美国国家体育科学学院院士荣誉称号,成为中国体育科学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士,这也是国际体育科学界对上海体育学院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领域成就的高度认可。

  随着该期刊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在推动传播中国优秀体育文化,提高中国体育学科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对上海体育学院优势学科创新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助力学校产出一系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打造面向世界的体育学科高峰。

  积极参与“体育外交”,铺设国球国际推广之路

  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体育外交”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再次上演,这次“体育外交”的主角是乒乓球。习主席来到中国乒乓球学院巴新训练中心训练,鼓励正在训练的施之皓和张怡宁争创佳绩,做两国人民友好使者。作为国家“体育外交”的重要参与者,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乒乓球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工作,通过国际培训、海外分院及训练中心、大型国际赛事和训练营等方式,全面铺开了一条乒乓球的国际推广之路。

  巴新训练中心并不是中国乒乓球学院的第一个海外训练中心,早在2014年,中乒院欧洲分院成立,这是中国乒乓球学院的首个海外分院,坐落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卢森堡,至今已经完成14次训练营和教练员讲习班活动,为参训运动员教练员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协助。奥运冠军张怡宁作为中乒院院长助理和国际交流讲师,多次参与训练营工作,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提供现场指导。

  中国乒乓球学院国际培训的印迹遍布世界各地,至2018年7月,中乒院已经接待了新西兰、埃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斯洛文尼亚、英国等21个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团队,共计来训队伍55团次。来训团队中已知有数名运动员成绩获得明显提高。其中,埃及1名男运动员在来训5次后发来邮件,表示在最近的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新西兰1名男运动员在来训4次后,成功获得2018青年奥运会参赛资格,并成为了乒乓球项目“年龄最小的”参赛者。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