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三角区域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调研“太湖水环境治理”
新民晚报  2018-12-17 09:05:29

  “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也要大力修复水环境。本月12日至14日,长三角三省一市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调研活动,这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进行联合调研。

  据悉,联合调研活动由上海市人大牵头,与江苏、浙江、安徽省人大联合组织,代表们调研了无锡、苏州和嘉兴、湖州等地太湖水环境的治理情况。

长三角区域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调研“太湖水环境治理”

图说:太湖流域的水车灌溉。陈高勇 摄

  曾经,长江中下游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河网密度一般在0.5km/km2以上,湖泊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近三四十年来,由于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功能定位认识不清,出于防洪、通航、发电、灌溉等现实需求,长江中下游兴建了大量水利设施,大部分河流、湖泊都建有闸坝控制和混凝土硬化护岸设施,人为切断了天然水系江河湖的连通性和水陆联系途径,导致湖泊面积逐渐变小甚至消失,河网水体流动性减少,蓄水防洪能力削减,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鱼类回游受阻,生物多样性降低,中下游河网水体黑臭和湖泊富营养化呈集中爆发态势,严重危及长江水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中,2007年5月,太湖爆发大规模的蓝藻引发危机,无锡市从那时开始持续10年进行环境污染整治,共关停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企业3060多家,化工企业数量从2007年2955家减少到2017年850家。同时,无锡高新技术产业从2007年26.7%,提高到了2017年42.3%;互联网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让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齐头并进。

长三角区域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调研“太湖水环境治理”

图说:长三角三省一市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进行联合调研。陈高勇 摄

  目前,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的数据分析显示,2017年太湖总体水质为Ⅴ类。与2007年相比,氨氮下降71.8%,总氮下降31.9%,但是仍有可能发生较大面积蓝藻的可能性。太湖局局长吴文庆表示,太湖流域污染物入湖总量远远超过水体纳污能力,太湖营养过剩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

  治理蓝藻,一个重要办法是:变废为宝。太湖七里堤沿线4个打捞点,5000吨蓝藻每天由此变为藻肥料。在分离站内部,蓝藻经过抽吸、破壁、分离、脱水等多项工艺,快速转化为藻肥。这些藻肥将替代部分化肥和复合肥用于园林绿化及水稻、蔬菜种植。蓝藻变废为宝,为太湖水环境治理找到有效途径。

长三角区域全国人大代表首次联合调研“太湖水环境治理”

图说:工作人员正在打捞水藻。杨建正 摄

  此外,2002年以来,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还探索了“引江济太”——将长江水引入太湖及流域河网,为太湖周边及下游地区供水,加快水体流动,增强水体自净,缓解地区用水状况。其中,新建成的太浦河金泽水源地,承担着上海市西南五区约700万人口供水任务,上海市、浙江省从太浦河取水规模大幅提升,对保障太浦河供水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太湖局加强太浦河沿线的水质监测,探索太浦河水源地供水调度及突发水污染事件太湖水量应急调度,建立完善太浦河水质预警联动机制。

  未来,太湖局将加强源头污染防控和减排,协调地区、行业间的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