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科学家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为治疗慢性痒提供新思路
新民晚报  2018-12-14 11:19:39

  原标题:越痒越挠,越挠越痒!上海科学家发现这种“恶性循环”因脑而起,为治疗慢性痒提供新思路

  越痒越挠,越挠越痒!究竟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保持淡定、轻松摆脱“痒觉-抓挠”的“恶性循环”?用脑!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发现,大脑中可能存在一群“瘙痒”神经元,“痒觉-抓挠”的“恶性循环”就是因此而起,专门对这群“瘙痒”神经元进行干预,就有可能治好慢性瘙痒。

  这支来自上海的科研团队,首次确定了大脑中存在一群在痒觉的信息处理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神经元亚群: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住”着一群表达速激肽的神经元,通过下行环路“掌管”脊髓水平痒觉信息处理,促进抓挠行为的产生。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今天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为治疗慢性痒提供了新的思路。

  痒的秘密

  痒,是一种可以引起抓挠的不愉快的感觉。其实,与视觉、听觉等感知觉一样,痒觉也是大脑加工处理的产物。对于动物而言,痒觉是一种事关生存的重要保护机制,痒觉引起的抓挠动作可以去除皮肤上具有潜在危害的异物。然而,痒也是一种病。慢性痒患者常常会由于无法控制瘙痒所诱发的抓挠行为而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的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科学界对痒觉信息处理机制的了解目前还十分有限,所以临床上对付慢性痒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针对慢性痒治疗的药物开发更是严重滞后。

上海科学家发表最新科研成果 为治疗慢性痒提供新思路

图说:痒觉下行调控的细胞及神经环路机制的示意图 来源/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上海发现

  在痒觉研究领域中,科学家们以往的研究主要探索痒觉在皮肤、感觉神经元和脊髓中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相比之下,对大脑如何加工处理、动态调节痒觉的研究则少之又少。近年来,孙衍刚研究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专注于探索痒觉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去年,该研究组发现了一条将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进而诱导抓挠行为的长途“神经高铁”,名叫“臂旁核”的脑区是其中的关键“中继站”。今年,研究人员又将探究的目光聚焦另一个脑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一系列实验显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存在一类表达速激肽的兴奋性神经元,杀死或抑制这群速激肽神经元,能显著降低痒觉诱发的抓挠行为;反之,激活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速激肽神经元,可以在没有外周致痒刺激的状态下诱发强烈的抓挠行为。可见,大脑中的这群速激肽神经元是遏制“痒觉-抓挠”的恶性循环以及治疗慢性痒的潜在靶标。

  治痒新招

  孙衍刚告诉记者,我们的皮肤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外界的致痒刺激,但由于这些刺激没有达到一定的阈值,所以我们通常不会感觉到痒。脊髓中存在一些抑制性神经元专事设定产生痒觉的阈值,平时这些神经元像门一样将外界的痒觉刺激阻挡在外,只有当外界致痒刺激达到一定阈值,才能推开这扇“门”,让你感觉瘙痒。而孙衍刚研究组最新发现的这群速激肽神经元则有助于推开这扇“门”,降低产生痒觉的阈值。

  “我们的研究发现,激活大脑中的这群表达速激肽的神经元,诱发小鼠强烈的抓挠。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说是最令人惊讶的,它表明大脑中可能确实存在一群‘瘙痒’神经元。”孙衍刚表示,该项研究有望改变解决慢性瘙痒问题的思路,提出针对脑内负责痒觉信息处理的神经元进行干预可能是治疗慢性瘙痒的一种新方法。“不过,我们的研究使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不能忽略人和小鼠之间可能存在物种差异。此外,我们目前仍缺乏非侵入性操控这群速激肽神经元的方法,这些方法未来可以帮助人类治疗慢性痒。” 孙衍刚表示,研究成果目前尚无法直接用于临床,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确定痒觉信息处理的核心神经环路。“我们还将确定在速激肽神经元中特异性表达的分子,希望能从中筛选出可治疗慢性瘙痒的药物靶点分子。”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