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开足马力向“世界强港”迈进
新民晚报  2018-11-14 09:36:3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视频连线洋山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他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洋山港区建成和运营,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更好条件。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在我国全面扩大开放、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书记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提高港口运营管理与综合服务能力,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作出更多努力。”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戌源说。

上海:开足马力向“世界强港”迈进

图说:洋山港一期二期集装箱码头航拍全景。徐程 摄

  跨江入海 中国智造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竣工。从此,上海港跨江入海,踏上新征程,并陆续刷新多项纪录——国内第一个保税港区;第一个靠泊1.8万箱超大集装箱船的枢纽港;集装箱年吞吐量2010年首次领跑全球,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去年底,全球单体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自动化码头——洋山港区四期码头开港……如今,上海港已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线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上海航运中心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务院2009年4月颁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要求上海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开足马力,向“世界强港”迈进。原有码头的泊位与设备资源无法满足逐年增高的货量,洋山四期应运而生,成为上海港发展的新起点。

  2017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标准箱,达402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3%。今年7月18日晚,洋山四期实现“昼夜吞吐量”和“单机产量”的双突破。无论白天黑夜,偌大的码头装卸现场,中国制造的桥吊、轨道吊和自动导引车(AGV)悄然忙碌,准确迅速地抓放箱;借助地面6万多个磁钉引导,AGV穿梭自如,准确到达指定位置;不远处的控制中心里,寥寥数人在遥控指挥着这一切,劳动强度明显降低;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犹如自动化码头的“大脑”,高效组织现场生产,码头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装卸作业效率提高30%,用工节约70%,能耗大大降低。

上海:开足马力向“世界强港”迈进

图说:在洋山四期全自动码头穿梭的AGV。陈梦泽 摄

  携手苏浙 共享红利

  10月30日,浙江海港集团对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洋山港区一、二期码头的经营管理方)增资50亿元。两家集团分别持有盛东公司80%和20%股权。浙沪两大港口集团携手合作,将强化长三角区域港口间的协同发展,共享发展红利。

  “上海港60%的集装箱货源来自长三角,我们非常重视与周边省市和兄弟港口的协作。”上港集团总裁严俊介绍,除了与浙江联动开发小洋山北侧岸线,还将积极推进与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合作,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影响力和服务能级。

  “下一阶段,上海港将重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四个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科技港口和效率港口。”陈戌源说。

  洋山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今年有望实现200万标准箱的吞吐量,今后将为全港每年新增630万标准箱的通过能力。其他传统集装箱码头也纷纷重点攻关自动化技术。外高桥二期在改造轨道吊,四期在改造轮胎吊远程操作;两年内,洋山三期也将有3台桥吊和4台轮胎吊实现自动化操作。

  打好“绿色”牌,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市交通委副主任张林介绍,首先鼓励集装箱运输“弃陆走水”,去年上海港的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46.7%;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力争港口内集卡尽早实现全面“油改气”;推进港口岸电建设,到2020年,争取全市50%以上的已建集装箱、邮轮等码头具备岸电供应能力。

  中国声音 国际标准

  随着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展到一定水平,包括航运服务在内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张林表示,上海航运交易所及其发布的系列航运指数,已成为国际国内航运市场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堪称软实力的典型代表。“上海海关、上港集团、中远海运集团联合开发了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有望成为中国口岸服务升级的新标杆,进一步优化航运发展综合营商环境。”张林补充说。

  “‘打上海品牌,发中国声音,做国际标准’,是上海航运指数的整体设计。”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说,经过20年发展,已形成17大类、200余个指标的体系,涵盖集装箱、干散货、油运、买卖船、船员薪酬、“一带一路”等。

  上海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正在不断完善,一批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云集上海,全球排名前二十的班轮公司、排名前四的邮轮企业、九大船级社、国有和民营主要航运企业均在沪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洋山港区位于长江和东海交汇处,一手牵着长江经济带,一手挽起海上丝绸之路。溯江而上,上海港在长江沿线投资数十个项目,织起一张综合物流网络,长江支线去年为上海港带来1000多万箱,占总吞吐量的27%;望向东方,来自长江流域的货物在洋山港区集结后,将乘大船沿海上丝绸之路,去往东南亚、南亚和欧洲。近年来,上海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海上丝路”建起越来越大的“朋友圈”。

  空港邮轮 蒸蒸日上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除了需要智慧高效的集装箱枢纽港,还离不开高品质的航空枢纽港和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

  空港发展蒸蒸日上。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有4座航站楼、6条跑道、147万平方米货运区、1个机场综合保税区;110家航空公司开通了至上海的定期航班,联通全球47国、297个通航点。2017年,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1.12亿人次,全球排名第四;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连续10年排名全球机场第三。亚太门户复合航空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今年前9个月,上海两个机场实现航班起降57.6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8825.2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9.76万吨,同比均有增长;还经受住了冰雪、台风、强对流天气等严峻考验,航班放行正常率分别达81.52%和87.7%,全国领先。

  靓丽的数字背后,是精细化管理和高品质服务。今年4月和5月,虹桥和浦东机场相继荣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白金机场”认证。在浦东机场出发区域,共设有186台自助值机和自助行李托运终端设备。10月15日,历经3年多改造,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华丽变身为国内自助流程比例最高的航站楼——从值机、托运、安检验证到登机,国内出发实现全流程自助。浦东机场第5跑道预计年内投入运行,浦东机场三期工程计划明年9月建成投运,年客货设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邮轮经济发展同样势头良好。上海邮轮码头及配套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已形成“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国际客运中心+外高桥备用码头”的“两主一备”格局,邮轮和旅客接待量快速增长,邮轮船票制度试点初获成功。2017年,上海港靠泊邮轮512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297.29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邮轮母港。

  宝山区还与中船集团、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建立合作联盟,将在外高桥建造豪华邮轮,并在宝山区打造配套产业体系,争夺“邮轮设计与建造”这块更大的“产业蛋糕”。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