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星光里” 看20年来上海弄堂的变与不变
新民晚报  2018-11-12 11:12:31

  老上海杂货铺、二八自行车、铝制饭盒、竹藤椅、大蒲扇……住在“星光里”的住户们一登台,一幅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弄堂的生活即景便跃然台上。昨晚,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原创剧目,《雪狼湖》编剧、作曲陈少琪及香港著名音乐人金培达共同打造的华语音乐剧新作《爱在星光里》在美琪大戏院首演。这份来自上海的成长记忆,让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观众,收获了相同的感动。

在“星光里” 看20年来上海弄堂的变与不变

  图说:《爱在星光里》演出剧照 官方图

  故事从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开始,同住在“星光里”这条老式里弄中的童菲和小柔与同样怀有音乐梦想的小伙伴们组成了一支摇滚乐队,励志参加全国“星光秀”音乐比赛。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星光里社区改建。游离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两人在两段人生岔路上开始新的生活。十年后的重聚和遗憾,让人唏嘘感慨。

  上半场,“年代感”成为了舞台的关键词。爷叔们穿的蓝色工作服、长款工装外套;小囡们的休闲运动服、大号飞行夹克、牛仔背带裤、丝绒外套、垫肩中长裙……细枝末节中,浓郁的“年代感”唤起了上海人对20多年前的记忆。无论是每天给儿子准备便当的爸爸、在弄堂口喊着孩子早点回家的妈妈还是互相交换各家食物的街坊邻居,都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而到了千禧年之后的下半场,上世纪鲜艳的服装配色换成了黑白灰的西服衬衫,听音乐的黑胶唱机被MP3代替后,又变成了智能手机。“时间正是我在创作时定下的主题。”音乐总监金培达介绍,“因为时间在前行,我们就能看见城市在发展变化,人也在成长改变,但总有些东西是不变的。”

在“星光里” 看20年来上海弄堂的变与不变

  图说:《爱在星光里》演出剧照 官方图

  从“三姑”张口就来的沪语,到“王明”西装革履的打扮,《爱在星光里》处处彰显着它的上海风格,让许多本地观众对主角的命运感同身受。而在该剧十分“上海味”的同时,却也让许多对上海不那么熟悉的人有了强烈的共情。香港演员陈晓东在看过首演之后就感动不已:“因为它讲的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爱情和成长。”

  这份情感上的互通与编剧陈少琪密不可分。身为香港人的他,对上海有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感情:“上海和香港在有些地方很相似,它们都是开放的,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也容纳了许许多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剧中,男主角的爸爸童真便是一个从东北到上海谋生的外地人,邻居“老山东”更是用他直爽的性格和独特的口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不是仅仅发生在上海人身上,也会让每一个人想起自己当初的梦想和曾经的感情。改革开放40年,经济飞速发展,所有中国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纵使时过境迁,人内心最柔软的东西却从未改变。”(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在“星光里” 看20年来上海弄堂的变与不变

  图说:《爱在星光里》演出剧照 官方图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