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工开物尽显大国工匠风范 非遗传人许四海陶瓷紫砂收藏展在沪启幕
人民网  2018-10-22 16:50:58

天工开物尽显大国工匠风范 非遗传人许四海陶瓷紫砂收藏展在沪启幕

  观众争睹“壶中之王”——“大亨掇只壶”

  人民网上海10月21日电(轩召强)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2018年“天工开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海派紫砂艺术特展暨许四海藏品及文创作品展”于10月20日在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国际展汇·申昆路2377号)正式启幕。其中,33年后再度现身公众视线的“壶中之王”——“大亨掇只壶”,以及大师许四海创作收藏的其他众多精品佳作引来观者如云。

  “天工开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迄今已举办两届,旨在呈现全国非遗传承人的手工佳作,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年展览以中国著名壶艺大师、鉴藏大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紫砂艺术传承人许四海各个时期代表作为主题,并展示其收藏的陶瓷紫砂精品。同时,许四海之子、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紫砂艺术第二代传承人、四海壶具博物馆馆长许泽锋全新创作的“四叶草套壶”也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而300余件展品从6000年前的原始彩陶到600年前的紫砂茗壶,更是堪称一部壶具发展简史,也是中国著名壶艺大师、鉴藏大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紫砂艺术传承人许四海先生个人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

天工开物尽显大国工匠风范 非遗传人许四海陶瓷紫砂收藏展在沪启幕

  展览开幕启动仪式

  展会现场,嘉宾云集,名流汇聚。开幕式由四海壶具博物馆副馆长、吴觉农纪念馆副馆长王靖主持。开幕式上,展览联合举办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致欢迎辞。他认为,非遗是在一代代传承中才保持永久的生命力,也成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力量来源。他盛赞许四海的藏品和他为海派紫砂艺术的传承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高度肯定了举办此次展览对彰显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和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

  40年改革开放给了许四海步入紫砂从艺之路的机遇,开幕式现场,许四海向各位到场嘉宾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在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壶艺生涯时表示:“能收藏和制作紫砂是非常幸运和欣慰的事情。”

  许四海之子、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紫砂艺术第二代传承人、四海壶具博物馆馆长许泽锋,此次与父亲携手举办展览,这也是他继2010年推出中国世博壶后,时隔8年,为迎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以国家会展中心场馆的“四叶草”形态作为灵感,创作了进博会文创产品——“四叶草套壶”。开幕式现场,许泽锋在介绍设计理念时表示,四叶草与紫砂均象征幸运,“四叶草套壶”壶身由四片叶子构成,分别代表真爱、健康、荣誉和财富。以壶会友,他希望将这些美好的祝福传遍五湖四海。

  据介绍,为系统呈现陶瓷紫砂的文脉谱系,在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PortMix虹桥国际展汇馆内,集中展示了由许四海创立的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四海壶具博物馆(1992年经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文特批)所珍藏的从西晋青瓷、唐秘色瓷到宋汝窑钧瓷等历代陶瓷精品和从时大彬、邵大亨到陈鸣远、陈曼生、顾景舟等明清紫砂壶大师珍品,从六千年前的原始彩陶到六百年前的紫砂茗壶,堪称大师云集,精品荟萃。

天工开物尽显大国工匠风范 非遗传人许四海陶瓷紫砂收藏展在沪启幕

  中国著名壶艺大师、鉴藏大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紫砂艺术传承人许四海致辞

  其中最大的看点便是陈列于“国宝区”的“大亨掇只壶”,它原是清代制壶大师邵大亨为宜兴潘家特制的传家之宝,被称为“光器之祖”“壶中之王”。33年前,此壶由许四海用2.3万元巨资及一批名人字画从潘家购得,后入藏四海壶具博物馆,被紫砂界公认为身世传奇的“紫砂第一壶”,“紫砂泰斗”顾景舟还曾专程赶到许四海家里,提出看一眼‘大亨掇只壶’的请求,这也是顾景舟生前最后一次上海之行。此后亦有海内外收藏家、古董商出价从几十万、几百万人民币乃至上千万美元欲从许四海手中收购此壶,均被他一口回绝。他的答复只有一句话,“‘大亨掇只壶’为‘国之瑰宝、民之公器’,应让其在博物馆中为世人共赏。”如今公开亮相,吸引众多慕名而来的嘉宾驻足观赏,一饱眼福。

  许四海表示,“33年前,因有幸鉴藏‘大亨掇只壶’,让‘半路出家’的我与紫砂结下不解之缘,从此幸运地开启了我的壶艺之路。如今,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在上海举行,此举必将吸引全球目光。‘紫壶虽小艺如海。’我愿请出‘镇馆之宝’,让这尊‘幸运之神’携历代名壶在展馆内‘吾壶四海各显神通’,让世人皆能有幸一睹它们的尊容,从而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彰显中华艺术精神、大国工匠气派和上海的文化软实力!”

  同时,作为整个展览的策划人,许四海还强调,他一直想体现传承在海派紫砂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展览中有大量父子、师徒之作。他说,正因为有了父亲陈子畦刻在紫砂笔筒上“想起东坡旧君士,为儿唤起学艺梦”的家训,才会有儿子陈鸣远的“金蟾束柴三友壶”;正因为有了师父储铭的“洋筒壶”,才会有徒弟顾景舟的“双线竹鼓套壶”。“中国的工匠精神就是在这样的代代相传中得以发扬光大,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此次展览的另一大版块便是许四海精心创作的“睡翁壶”“啸天壶”“传炉壶”“束腰壶”“横行一世”等15件涵盖了其各个时期的紫砂代表作,从上世纪80年代初涉足紫砂,35年的制壶生涯,他共制作了1100余把紫砂壶,其中有不少作品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和名家所收藏。许四海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拾荒者”。幼年家贫,他用拾荒来养活家人。动荡岁月之后,他又成了一名“文化的拾荒者”,在文物还不那么受人待见的时候,他以一己之力收藏了大量几百年来存世的紫砂绝品,为国家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他自己也从这些前人精绝的力作中汲取养分,并且厚积薄发,创作了许多堪称中国紫砂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紫砂珍品。

天工开物尽显大国工匠风范 非遗传人许四海陶瓷紫砂收藏展在沪启幕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紫砂艺术第二代传承人、四海壶具博物馆馆长许泽锋创作的“四叶草套壶”

  展览开幕现场,在“四叶草套壶”展区,亦是人头攒动,人们或兴奋地拍照留念,或情不自禁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今年40岁的许泽锋从小受到父亲许四海的艺术熏陶,制壶也有20多年了。他的艺术中固然有父亲的正统的传承,但也有不少青年艺术家的新锐思考。此次在创作“四叶草套壶”的过程中,为了让茗壶更逼真,许泽锋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3D建模等技术,这是父辈从未使用过的手段。此“四叶草套壶”选料上等原矿清水泥,采用传统制作工艺加塑形技艺,造型生动传神、端庄雅致、光泽温润、醇厚大气,既继承了海派紫砂艺术的精髓,更预示着紫砂技艺代代出新的美好前景。

  据悉,此次展览从10月2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将持续至12月7日。

编辑:陆琲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