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兴“文化高地”在浦江东岸加速生长
文汇报  2018-09-21 10:31:59

  原标题:一批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好的文化地标,有品位、高格调的新型文化设施涌现 新兴“文化高地”在浦江东岸加速生长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一个个酷炫的文化地标正在改变浦东新区的文化版图,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等将与已有的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等合成又一处文化集聚区。图为效果图。

  ■浦东,她不再是纯粹经济上的繁荣,而是在经济腾飞时,也在文化领域留人引人、传递温暖。对标国际一流的文化场馆、拓展新型文化空间,这些举措都让奋斗在此、奔波在此的人有了慢下来、留下来的理由

  荡气回肠的旋律落下最后一个音符,银幕上片尾字幕淡出,经历首次大修后再度扬帆的东方艺术中心,日前以全球首演的《英国病人》电影交响音乐会完成了新演出季开幕。上周末,浦东滨江大道上“1862时尚艺术中心”迎来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位世界音乐歌手,由上海祥生船厂改建成的艺术中心开启了“博物馆式剧院”新模式。

  许多浦东市民心里,都有本 “文艺手账”,里面记着浦东文化设施建设的点滴。有心人发现,近年来,这本“手账”加快了更新。仅2018年值得标记的就有:4月,陆家嘴“融书房”开门,新型文化体验空间开始了差异化定位;5月,156岁的上海船厂旧址老船坞变身,“1862时尚艺术中心”被视作金融城里的艺术氧吧;8月,浦东滨江22公里岸线上一公里一回眸的22间望江驿全线落成,惠民的文化休憩站刷新了颜值高度。如若翻到2019年、2020年,“手账”更是切切实实的“大事记”——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浦东美术馆、浦东群艺馆新馆、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这些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好的崭新设施,将是浦东乃至上海市民家门口的殿堂级文化地标。

  曾经,浦东的文化设施建设跑不赢大众需求。历经28年的奔跑与积淀,在满足了人民衣食无忧后,在实现了经济意义上的腾飞后,浦东新区正深入推进实施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素质队伍的“四高”战略,以此推进“文化高地”建设。

  如今,“文化高地”进入了生长加速期,一片宜居城区在黄浦江东岸熠熠生辉。

  浦东怎么大力发展文化,都不为过

  1998年,上海大剧院的开幕轰动了一座城,同时也让一个命题在此后20年越发清晰迫切:上海有没有可能在浦东复制一个人民广场文化集聚区?站在2018年改革开放 40周年,答案已浮出水面:到 2020年,花木地区将拥抱上博东馆、上图东馆、浦东群艺馆新馆、浦东青少年活动中心,加上已有的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浦东图书馆,也许下一个命题会变成“在上海的城市副中心复制一个花木”,也未为可知。

  2002年,88层金茂大厦竣工,大家一边感慨欣欣向荣的浦东每建一栋楼都是魅力新景点,一边也在不断追问:除了景观,浦东还有什么?站在上海打造“四个品牌”、浦东提出“四高”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回答已既成事实:中华艺术宫与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一深沉一热烈,爱静爱动的文艺青年各取所需;沿着滨江漫步,老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艺仓美术馆、民生八万吨粮仓码头比邻而居,城市工业的记忆得以用另一种文脉绵延不绝;世博文化公园里不仅坐拥大歌剧院,更是一座新型的生态公园、文旅结合综合体;而滴水湖畔,凭海临风处,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呼之欲出……可期的未来,心灵的休憩站、智慧的发动机,遍布浦东新区。

  统计显示,交响乐世界名家名团来沪演出,浦东的数量已然超过浦西。正在规划中的上海大歌剧院已然确立了定位。参与其中的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林宏鸣告诉记者:“上海大歌剧院瞄准的绝不仅仅是浦江东岸,而是要努力成为承载上海城市文化客厅功能的新剧院,亚洲演艺之都的新标志,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创作演出的新平台,直至世界格局艺术发展的新高地。”这豪言别说20年前的浦东,放眼彼时整个上海,也无法有此底气。

  上海博物馆东馆仍在建设中,但展陈内容已然提前布局。以藏品来分,浦西将保留目前以青铜、陶瓷为主的经典展示,东馆则着力书画和公益藏品;以设计来看的话,浦西馆根据文物材质设置十个常设展,东馆展览会跳脱材质分类,以破常规的设计来讲述中国故事。东西两馆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这原是上博馆长杨志刚的一己之愿,未来两年就要照进现实。

  而上海图书馆在浦东的新馆不仅“致敬传统”,会把淮海路馆舍里深藏不露的家谱、碑帖、名人手稿、藏书票等上图特色宝贝,带到浦东与读者见面;上图东馆更要做“面向未来”的新馆,增加多媒体设备,打开读者体验、交流、分享的第三空间。已经拥有了浦东图书馆的附近居民直呼“幸福”。

  从笑谈、豪言、一己之愿,直到“幸福”,人们心路的变迁实实在在映照着浦东在文化建设上的加速度跑。

  今天的浦东已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经济向东流,文化向西走”走到了 “逐步缩小浦江两岸文化发展不平衡和浦东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阶段。这一看法印证了浦东决策者的话:“浦东有上海五分之一的面积、四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怎么大力发展文化,都不为过。”

  文化也能成为浦东吸引人留住人的名片

  一个个酷炫的文化地标正在改变浦东新区昔日的文化版图。曾有年轻人说“夜浦东”留不住人,现在,老观念更新了。不仅夜色下的浦东灯光璀璨,艺术之光会照亮生活的每一天;而且,梧桐引来金凤栖,许多文化名人名家也都接过邀请函,入驻浦东。

  闹中取静的浦城路上,一栋通体洁白的建筑物低调雅致,极简招牌直截了当:陆家嘴融书房。推门进去,高颜值的落地书架与年轻的脸庞相映成趣。周边金融城的白领青年闲暇时,融书房成了新晋“打卡地”。1400余平方米的阅读空间,五万余册图书尤其是金融类书籍,加之定期的读书分享活动,使得这一新型阅读空间常常人满为患。今年4月到8月间,陆家嘴融书房接待的活动参与人数近 6000人,并以“在场+在线”的方式覆盖了全国2.2亿人次观众。

  融书房最出名的一场活动,是“文化名家入驻上海浦东”的启动仪式。那一天,周国平、葛剑雄、郎朗、刘诗昆、陈钢、叶辛等 10位文化名家将这座算不上恢弘的书房装点得分外厚重。

  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为文化留一笔点睛之处,浦东的诚意不局限于这座融书房。以功能分,浦东图书馆学习书房、张江科学城书房、临港大隐湖畔书局等,也都是今年在浦东土地上崛起的新型阅读空间。以物理位置分,小陆家嘴的最后一块空地正在建设浦东美术馆;沿江22公里的滨江岸线,浦东不仅把27万余平方米的江畔步道还给了老百姓,原先的采石场、堆沙场、老船厂、小工厂也全都换装成为文化空间;未来,一公里一风景的“望江驿”里还将开通直播空间,引入文化名人进行直播、签售、见面会等活动。

  新区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何为市民、为年轻人量身定制最具创意的文化生活,让年轻人的活力反哺文化产业,这是浦东新区力争实现的文化蜕变。

  浦东,她不再是纯粹经济上的繁荣,而是在经济腾飞时,也在文化领域留人引人、传递温暖。对标国际一流的文化场馆、拓展新型文化空间,这些举措都让奋斗在此、奔波在此的人有了慢下来、留下来的理由。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