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乡贤:乡村振兴守望相邻的“内生动力”
解放日报  2018-09-18 10:30:38

  原标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总有些人用财、力、智助推家乡实现更快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现代乡贤:乡村振兴守望相邻的“内生动力”

  年近百岁的徐德政,在奉贤区庄行镇杨溇村是个“谜”一样的男人。村老年活动室设施陈旧,他自掏腰包购置新设备;村民缺少活动场所,想增添一座口袋公园,施工所需10余万元他从生活费里省出来。过去30年,老徐为家乡杨溇村办过数不清的好事,但因身体不便很少有机会回乡。不过,老徐的故事却在坊间流传,百姓奉他为“乡贤”。

  如果把政府、社会资源给予农村的扶持比作“外力”,那么乡贤无异于一股“内生动力”。乡土社会离不开守望相邻、德才兼备的贤者为乡村发展献计献策,也需要借力乡贤的威望和影响完善社会治理,建立民间秩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乡贤始终是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当下,上海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以杨溇村为代表的一批上海农村重新挖掘乡贤力量,用他们的财、力、智助推家乡实现更快发展。以乡情为纽带的现代乡贤们,能给农村带来什么变化?

  致富带头人

  共享好技术,更多人种出好梨

  周边梨农种植水平日益提升,梨的价格也跟着上去了

  假如你在陆林章的梨园里待上两小时,一定可以读懂他段子手般的幽默。

  “打头一茬农药要重一些,把虫子爷爷弄死,也就生不出子孙了”“先搞清树上有多少‘敌人’,再决定上多少‘武器’”“土地是婴儿,肥料是奶水,要合理配比”……比起当地农业部门技术员的讲解,老陆的传授有股子“土”味,可老百姓却十分受用,一听就懂。近年来,老陆所在的杨溇村牛溇3组数十户梨农死心塌地跟着他这个 “土专家”,“陆林章说啥时候施药,我们就跟上;他说枝条该怎么修剪,我们就跟着学。”

  2016年杨溇村成立乡贤联谊会,村干部上门邀请的第一批乡贤,就有陆林章。“村委会希望我能继续带动更多人把梨种好,把好技术拿出来共享。”每到夏天,老陆有一半时间在别人梨园里泡着,免费帮人疏条,手把手“带徒弟”,周边梨农的种植水平日益提升。老陆说:“原先我光自己种得好,却卖不上价钱。如今大家都好,梨的价格反倒上来了。”

  庄行是奉贤区的农业重镇。以杨溇村为例,全村粮食种植面积达2400余亩,蔬菜 1300余亩,蜜梨 500余亩。而杨溇村乡贤陈嶔崎一人就承包了1930亩水稻田,是绝对的粮食大户。

  陈嶔崎不但自己种粮,也向周围百姓收粮,每年2万亩的回收量几乎占庄行镇粮食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每4个庄行农民里,就有一人不用担心粮食去向,由陈嶔崎的粮食合作社收取。

  不过,这位乡贤带给村民的“福利”还不止于此。陈嶔崎说:“我能利用自己大农户的平台,把农科院的专家请来给散农做培训,也能把自己接触的一些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农药、化肥第一时间推广给大家,还能给闲散的村民增加就业机会”。陈嶔崎将目标对准村里65岁以下尚具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经过村委会统计后,全村48位符合条件的残障村民全部进入陈嶔崎的合作社,承担拔草、烘干等简单劳动。

  今年4月,一家名为玉海棠的生态科技公司在崇明三星镇成立,而公司董事长正是本土乡贤施大钟。离岛多年回乡,他在三星镇流转了5000亩土地,长期聘用当地50余农户,“想通过探索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真正实现新农村、新农业”。而玉海棠的成立,将施大钟反哺农村心愿进一步放大。公司将通过与中国工程院、上海地产集团、中车集团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开展项目合作,逐步在当地建立智慧农业区等集田园科创、田园应用、田园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验区,并加大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在农村污染治理、河道治理和垃圾分类上的运用。

  思想领路人

  仅凭一张嘴,讲活了党的政策

  讲美丽乡村不照本宣科,讲文明创建拿亲身经历说事

  8月末一天,奉贤庄行杨溇村六组那株大槐树下,又集聚起不少纳凉的村民。这意味着,“故事大王”施於民该登场了。

  76岁的施於民是杨溇村 “出镜率”最高的乡贤。因退休前担任干部工作,2016年加入杨溇的乡贤队伍后,主动要求结合特长,负责村里宣讲工作。两年时间,施於民在杨溇村累计开过50堂课、4场故事会,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认出这个时常骑着电瓶车、头发雪白的老爷子。

  施於民每次讲课都会在小本子上做记录,久而久之,他摸清了百姓的偏好,“农村人喜欢听故事。讲美丽乡村,不能照本宣科,要把我在别处看到的见闻拿来,讲全国各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老百姓听了才觉得生活有奔头;讲文明创建,我要拿亲身经历说事,大家更容易理解,也能照做。”

  相比宣讲员施於民,每到秋季才会“变身”的故事大王施於民更受欢迎。退伍前曾任空军轰炸机领航员、领航参谋,光是自己的故事就足够新奇、刺激。

  乡贤的作用,有时是润物细无声的。在金山枫泾,一位游走于田间地头、当了40年宣讲员的老乡贤唐秀芳,就凭着两条腿、一张嘴,把党的政策讲活了,也把村民的心聚齐了。

  “过去老人是根草,现在老人是个宝;过去老百姓盼温饱,现在老百姓盼环保;过去老百姓求生存,现在我们求生态……”唐秀芳今年74岁,可讲起故事来声音清脆洪亮,表情、动作、语气活灵活现,感染力十足。一段快板《社会主义农村真真好》长达4分钟,150多句,唐秀芳全程脱稿,一气呵成,还不打磕巴。听者一面赞叹她的本事,一面又被她的顺口溜逗得咯咯笑。一场宣讲下来,鲜有人中途离席。当地村民爱听她的故事,更爱听她的道理。不久前当地一位老人生病住院,子女却不够孝顺,病中的老人倍感心寒。唐秀芳得知后,巧妙地从侧面对子女进行劝诫,最终让一家人化解了心中隔阂。

  受施於民影响,四弟施象元如今也加入了乡贤队伍,成为杨溇村的法律宣讲员;二弟施天尧常居杨溇村,门前800米长的一条村级主干道路,成为他发挥乡贤作用的战场——每天按时出门打扫,把这条人人经过的村道变成村组的门面。

  都市反哺者

  青年人回乡,建起幸福老人村

  乡贤要让老百姓认可、服气,要品质优秀能坚持付出

  前不久在松江叶榭堰泾村,土生土长的青年人蒋秋艳和她的小伙伴一起,为当地高龄老人建起 “养老不离乡”的幸福老人村。在这个项目范围内,所租用房屋皆是村民的闲置农宅,每间卧房里,两张床铺,一个卫生间,衣柜、空调、电视及助老设施等一应俱全;自留地被分隔成大小相等的田垄,用木栅栏围起。入住的老人,多是本村或邻近村庄的村民,环境没有改变,依然可以侍弄瓜果蔬菜,生活却得到了全方位照料。

  蒋秋艳说,村里走出去的孩子们大都和她一样,适应了都市生活。可守着老宅的爷爷奶奶们,却始终离不开这片土地。“能不能让不愿离村或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村老人,也享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幸福老人村做到了。按照日间照料、临时居住、住养护理等不同等级和分类,蒋秋艳根据行业参考价,将相关费用降到本区最低。如今,老人们在这里有了欢笑和陪伴,一些原本住“双人间”的老人甚至提出搬到8人间。

  70后汤春强是杨溇村乡贤队伍中最年轻的,早先离乡打拼,创办一家保洁服务公司。听说杨溇村正在申请创建以环境整洁为考核标准的“和美宅基”,汤春强主动承接其中两个村组的环境打造工作。两个月里,他带着员工帮村民清运垃圾、拆除违章,重铺水泥过道5000米,为10条河道完成削滩做坡,还额外给村组做了全覆盖的污水纳管工程,彻底阻隔周边河道污染源。“汤春强的保洁企业不算大,承担村里的环境整治和后续维护工作也牵扯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他坚持只收取人工和成本。”杨溇村村书记杨利锋说。

  不过,要加入乡贤队伍,光有热心还不足够。乡贤要让老百姓认可、服气,要品质优秀,能坚持付出。从去年提出参加意愿,到今年正式成为一名乡贤,汤春强花了足足一年时间向百姓表达 “诚意”。逢年过节,他带着慰问品走访困难户;高温天,他主动提出要给病残家庭送风扇……经过一年“考察期”,不少老百姓认识了,也认可了这个心细如发的年轻人,汤春强如愿变成一名乡贤。

  不久前,杨溇村又一名乡贤志愿者“崭露头角”。大调研过程中,杨溇村了解到村民长期缺少活动场所,需要一座家门口微公园。向乡贤们求助后,从事工程建设的吴新源主动揽下全部土建项目,当天两台工程机械就轰隆隆地开进现场。从事电气生产的乡贤戴新冬则注资购买健身器材。受两位同乡的影响,志愿者朱志良也首度加入到项目建设中,出钱出力。如今,微公园已投入使用,一到黄昏,除了杨溇的老百姓,就连邻村村民也都赶来纳凉。

  记者手记

  故乡,不该是回不去的远方

  上海提出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人才成了绕不开的关键因素。眼下,乡土社会的精英群体逐渐外流,都市青年又找不到回乡创业的合适切入口,村庄,渐渐只剩下麦田里佝偻着脊背的守望者,似乎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真是这样吗?如今看来,有一股微小却绵延不断的力量正在给乡村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他们或以高尚的品格、淳朴的热忱净化乡民的心灵,或以娴熟的农业技术、先进的理念点滴改变着农村数代人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又或者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点、时刻出钱出力,竭尽所能实现百姓心愿……

  人类学家费孝通曾在著作《乡土中国》中指出:“在乡土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虽奔走于繁华都市的边缘,内心深处却始终隐藏着遥远的乡土情结。”今天,大多数人尽管与乡土社会日渐疏离,但能以乡贤身份回归乡村、回报乡村,无异于给了他们一个纾解乡土情结的合理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割舍不断的乡情,势必会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中人反哺乡村的天然缘由,这无疑给了乡土社会一个吸引人才资源、重构社会秩序的良机。

  不过,一味通过情感牵引达到人才回流效果,往往收效甚微且不可持续。要使乡贤成为足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还需优化乡村肌理,完善乡村功能,为乡贤回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给予便利,让乡贤文化代代传承。

编辑: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