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比赛吸引了不少亲子组合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选手们一边和着乐声诵起诗篇,一边缓缓踱上舞台。2018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诗词文赋大赛在经历了五个月的激烈角逐后,12名胜出的选手昨天在嘉定图书馆以诗文一决雌雄。最终,来自嘉定区的邢佳、严海燕和来自长宁区的钱芊含力克一众高手,夺得前三甲。
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市民中持续升温。据悉,从2014年到2016年,三届上海市民文化节诗词文赋大赛累计共25万人参与。而单是今年的参赛者就有15万人之多,创历史新高。
妈妈PK女儿
最终“对决”前,在之前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前100位“百强”选手们在嘉图大厅内领取了奖状。一对“母女档”选手格外引人注意。她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祝伊湄和她的女儿冯天羽。令人意外的是,在决赛的小组赛中,女儿的成绩竟超过了妈妈,以小组第一出线。担任百强晋级赛评委的特级语文教师杨先国表示,像祝伊湄母女这样的“父子档”“母女档”在比赛中并不少见,还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图说:今年参赛者45岁以下占八成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随着近几年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推广和市民活动中的火爆,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爱上古诗文。今年参加大赛决赛的200位诗词“高手”中45岁以下占80%,年龄最小的仅5岁。而参加昨天最终“对决”的12强选手胡书杭不过30岁,已经戏称自己是“年龄偏大的老人”了。
传统VS流行
今年的中华诗词文赋大赛,除了传统韵味,还增添了不少时代气息。从海选开始,大赛就通过线上的“文化云”平台,并在各类文化教育类App、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参赛者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可以报名参赛,登上文化云,答几道诗文题,成了上海年轻人中的流行事。此外,从大赛启动开始,市群艺馆、嘉定图书馆、嘉定区江桥文体中心就陆续迎来了“诗文亭”的进驻。市民们可以在其中点播名家朗读的上百首诗文,还能拿起话筒进行一次“配乐诗朗诵”。
图说:多媒体等呈现方式平添诗意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摄
更吸引人的是大赛中题库内容与时代热点的紧密结合,许多热门影视剧也在试题中亮相,让人备感亲切。《甄嬛传》里甄嬛惊艳众人的一曲惊鸿舞,歌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又是哪位文人的大作?紧贴热点的题目一方面引起了年轻人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人感到“原来古诗文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之近”。
诗意&生活
许多人认为,文学系学生、语文老师等专业人士,会成为大赛的赢家。但事实上,对古典诗文的热爱和钻研与大多数参赛者的本职工作并不相关。获得本届大赛状元的邢佳就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古诗文是她工作以外的最大爱好。之所以喜欢古诗文正是因为经典诗文在她不同的人生时刻契合了她的不同心情。
在决赛中,长相清秀的李远菲身着一身淡色的水墨荷花印花旗袍,浑身透露着中国古典女性的温婉和柔美,让人难以想象她是一名具有钢铁意志的现役军人。从小便喜欢古典诗文的她,在参军之后愈发对军旅诗人的作品感同身受,军旅题材已经成为李远菲现在读诗时的最爱。
获得今年大赛“榜眼”的嘉定区教师严海燕感慨:“诗和远方令人向往。有时候,现实让很多人去不了‘远方’,那么不妨就把诗词带在身边,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