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老建筑成为上海不可缺少的文化环境
文汇报  2018-08-31 09:23:07

  原标题:保护好历经漫长岁月磨砺的绞圈房,就是保护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让老建筑成为上海不可缺少的文化环境

  提及上海特色建筑,人们自然会想到石库门。但石库门起源于何处,建筑界对此众说纷纭。有专业人士认为,石库门脱胎于上海本土的绞圈房,这一说法虽未有定论,但绞圈房却因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

  绞圈房是什么样的建筑?存在于上海哪些地方?日前,记者跟随数位市政协委员赴浦东新区周浦镇、合庆镇调研视察,揭开绞圈房略显神秘的面纱。委员们认为,保护好这些经漫长岁月磨砺的老屋,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市政协常委、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马建勋表示,“保护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些老建筑,更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位于浦东新区周浦镇棋杆村的顾家老宅和张家老宅,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绞圈房建筑制式。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顾家老宅坐南朝北,外墙以竹篱笆防潮防盗,屋脊处的灰雕装饰、仪门上的砖雕等,都显示出这一建筑的精美。据悉,老宅于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建造,历时十几年方告完工,共有 28间房屋,占地两亩多。这里迄今还住着两对老夫妻。

  委员们一行来到时,92岁的老中医顾梦生老人正在朝南的屋内对着报纸习字,这间房的门口仍然挂着醒目的 “顾梦生诊所”招牌,年代久远的医书、老式听诊器整齐地摆放在书桌上,泛黄的墙上贴着老人生平所获得的奖状。顾梦生的叔叔、89岁的顾桂馨老人告诉记者,这栋房子是曾祖父所造,他是住在这里的第四代。

  和顾家老宅相比,位于棋杆村平桥469号的张家老宅显得更为低调。从外观看去,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张家老宅和周围的农家院落并没有区别,步入其中才依稀可见绞圈房的结构。对于老宅的修缮,张家的后人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家都希望 “修旧如旧”,但当年所用的建筑材料,大到砖瓦,小到一枚木插销,现在都无迹可寻。这也成了绞圈房保护面临的共同难题。

  可是与散落在上海各个角落、甚至面临着拆迁的绞圈房相比,顾家老宅和张家老宅又是幸运的。浦东新区去年公布的320处区文物保护点中,这两处老宅被列入其中。周浦镇党委委员周俊介绍,这两处绞圈房已明确了村委会和户主共同为保护主体,由镇文物保护主管部门——文化服务中心定期走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缮解决。此外,曾有相关人士建议,可以将棋杆村的这两处绞圈房作为陈列馆进行保护。

  “有原住民住在其中,他们愿意讲述老房子的故事,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实地探访了绞圈房后,市政协委员杨德钧感慨地说道。委员们一致认为,在城市更新中,保留这些老建筑,更是留下一份乡愁,一份城市记忆。

  在城市更新中,类似绞圈房这样没有“名分”的老建筑并不在少数。对此,马建勋建议,应先对这类建筑是否具有文物属性进行讨论、组织认定。“对需要保护的建筑明确责任,不仅仅是政府要有所担当,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此外,保护老建筑还要和改善民生、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相结合。良好的保护方式应该是让老建筑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环境,提升大家的获得感。”他表示。

编辑:彭丽